詩人包含層面應該更廣吧,文人的應該更講氣質。詩人講頓悟,文人講漸悟。有詩興那一刻你變成了詩人,而只有有殉道之心才無愧爲文人。詩人的缺點太多,是因爲人人皆可爲詩人。文人的缺點更多,因爲他們是文人。


但凡寫詩的人,都可以成爲詩人,程度水平的高低不影響稱呼,就像帥哥美女一樣。

但文人不一樣,他是千百年來受儒家文化薰陶,從小受到專業訓練過的這批人,而且這還不能算文人,通過科舉考試贏得了功名利祿,才能算文人,而沒取得的,要麼埋沒於歷史的雲煙,要麼在另一方面取得了卓然於世的成就,這就是爲什麼,人們總覺得文人的遣詞造句技巧高超,出口成章,第一,人家從小就練,跟你考試一樣也是寒窗苦讀出來的。思維不一樣。第二,沒有名氣的,都沒有流傳下來,你也就不知道了。


這提的問題我本身是不贊同的,因爲問題本身就很混亂,而且其觀點恕在下不敢苟同。

首先,人人都可以成爲詩人,你沒開玩笑吧?嗯哼,如果從最無恥最寬泛的角度來看,的確是這樣,很多人表面看起來,會寫幾首詩就自詡爲詩人,其實要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的詩人沒那麼簡單。一個小學生也會寫詩,但一個會寫詩的小學生和顧城放在一起,有可比性嗎?完全沒有!再拿餘秀華、汪國真和泰戈爾放在一起,有可比性嗎?完完全全沒有!嚴格定義上講,詩人並非是會寫詩的人,他有很多複雜的內在指標上的要求,一個真正的詩人更應該是一個詩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人文主義者、道德上的高度內省者、有標格的大寫的人,才能稱爲嚴格定義上的“詩人”(稱之爲“詩學家”更恰當,稱之“文學家”也還可)。對於真正會寫詩並寫得一手好詩的專業人士(詩人不是職業,暫且以“專業”形容)而言,隨着他們對詩歌創作的精進,他們對詩人的定義越嚴格。哪些詩人是真詩人,哪些詩人是僞詩人,他們心裏是有一把量尺的。

其次,在下作爲一名詩歌創作者,敢問題主,誰告訴你詩人靠頓悟、文人靠漸悟?那只是你以個人膚淺的視角看到的一種表面現象而已,不是事實。另外,拿一些不着邊的指標來給詩人和文人分類,對詩人、文人的概念也缺乏深度理解,然後提的問題也不清晰,整個就一玄學、自我臆測式的看法,不僅缺乏層次和深度,很冒昧的評論一句,這完全是二本院校的大學生思維轉速。

當代詩人陳先發就說得非常好:

“大詩人都是無忌而敞開的,他的傷口、他的渾濁、他的雜質觸目可見,他身上總是有太多意外與讓人不適之物。你甚至覺得他的全集中,有那麼多垃圾場、裝錯門牌的房子、路標混亂的路段。你隨手可抓住軟肋攻擊他:其實他早已包含了自我攻擊在體內。當代論詩尤是如此:小或僞詩人總是那麼春風十里和無可挑剔。 ”(當然,這只是真正的詩人應當具備的諸多內在面之一,真詩人的內涵非常豐富,有待每個追求詩藝提升之人的不斷探索)

文人則不一樣,稍微會舞文弄墨的人都可稱爲“文人”,而可以靠舞文弄墨爲職業、並有不小名氣的人,才能稱爲“作家”,比如郭敬明也是作家。但唯有在文學創作領域有很高造詣(注意,這裏的造詣是客觀指標,不是喜歡他的讀者多就代表他造詣高)的人才能稱爲“文學家”。偉大的文學家也可稱爲文人,但他們又得加上修飾語纔行,“(有風骨、標格和民族擔當的)文人”,這層定義又較之“文人”更嚴格了。

其實“詩人”、“文人”的範疇很曖昧,如果定義不夠嚴格,會讓很多人鑽空子,爲自己掛上“詩人”、“文人”的名號,拿着一袋華麗的詞藻在網絡上招搖過市、賣弄矯情,吸引了一大批外行的看客爲他們點贊、搖旗助威,在這個連文學創作也看顏值的時代,又有多少人真的懂真正的文學創作呢?他們對一篇文章好的感想無非是“寫得好看”,似乎文字是一種視覺藝術,讓內行人哭笑不得。像韓寒旗下的作家蘇更生便是這類作家的典型(她的文章真好“看”),假大空,矯情,無病呻吟,靠華麗的詞藻和華而不實的文風吸引大衆讀者眼球,還有更多靠文字顏值喫飯的僞作家,我就不在此一一點名了,簡直氣死人,對文學創作連基本的尊重和虔誠都沒有,當代的僞文藝青年們卻拿他們膜拜有加。好吧,這是個僞文藝和浮躁盛行的“看顏值”時代。很多年輕人追韓星也是如此,覺得帥,就喜歡,可他們歌曲的藝術水準、唱功和中國好一點的歌手差遠了,顏值+舞蹈+非主流,就可以造一個韓國明星。他們的歌真好“看”。

想起最近微博上薛之謙發佈《高尚》的MV,我看了很多人在微博下方的評論,很少有人點評他的這首歌或MV的藝術指標,也很少有人去評價這首歌帶給他的直觀感受,很多評論都在述說一句話“他長得真帥”……他這MV把歌曲主題帶偏了,讓人誤以爲是在談愛情,其實薛之謙的《高尚》並非寫愛情,他寫的是一個抑鬱的歌手面對一羣膚淺看客的不解,言外之意,“如今我紅了,你們纔來聽我的歌,更多的人是因爲我的段子!你們根本不懂我,也不懂我的音樂,我費盡心思在娛樂節目裏搞笑,神經質,吸引了你們的眼球,然後你們覺得我帥,我現在爲了紅都不顧面子了,拋棄尊嚴了,看我多高尚,我的瘋狂我自己都看不上,你們看我紅了纔來聽我的歌,你們要什麼真相,不就圖個皮囊,不如讓我留在櫥窗,供你們欣賞。”

然後我給他的MV轉發並評論了一句——這歌真好“看”,不,這MV真好“聽”。

也算替薛表示同情。

“詩人”這個身份是個軟柿子,有點文筆的人都想捏。無意間翻到幾個微博裏自稱詩人的,男的一個還好,文字精煉度雖不夠,也還可觀,文風上已有中國新詩在當代發展起來的某種共識,竟是國外流進來的某種東西,都在尋求“爲了讓人看不懂而寫作”,女的那一個卻不知是寫的什麼鬼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意象胡亂地甩給你一堆,毫無美感可言。你說詩歌有值得統一遵守的創作規律麼?沒有!但在無規律之中又隱約存在某些難以言表的、看不見的美學規律,需要以親身體會激發靈感(靈感是別人給不了的,不是關在房間看點圖片、讀點書就能有的,真實的經歷才能構成真實的素材),以文學創作之語感和少量的理性爲斧鑿,去精雕細琢,才能成佳作,故杜甫也要爲此捻斷數根鬚,賈島有“推敲”之美談。創作的真實性和匠心精神是對創作基本的尊重,若一個人不能靜下心來,以虔誠的“匠心”和自由的心境去寫詩,寫出來的不過是一堆自己都看不懂的怪物罷了。中國新詩之發展,大體上在往某個共同的方向爬去,大家的文風都在模仿國外,中國的活的文明,也被西化了。很難看到可以比肩鄭愁予的大詩人再次出世。唯有少數詩藝尚可觀的大陸當代詩人(如胡桑、馬驊)在尋找中文自家的文化土壤。沒有十年磨一劍之沉澱,沒有對“詩藝內”和“詩藝外”的孜孜追求,沒有以個人性靈澆灌詩歌的覺悟。正如鄭愁予在其詩選開篇自序所言,做一個詩人恐怕難以爲繼。

因爲詩人,不只是會寫詩的人,真正的大詩人,他對詩有更高的抱負和自我呈現,他要會寫詩,詩歌技藝爐火純青,更要會做人。有時候在人前說自己是詩人很可恥,因爲我對詩人的定義太過於嚴苛,又在不斷追求那種大寫的、純白的人格,真正偉大的詩人,亦是真正偉大的人,他們胸懷理想和抱負,而他們做人的原則,和常人相反,他們時刻在自我反思的路上,和自己拉扯着、掙扎着,用靈魂的痛苦或歡樂,歌唱出詩歌與遠方。

居然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陳居士啊

你從哪個角度看我是個詩人或者文人?

咱們就是普通交流,不要緊張。

說出來,我可以改。


謝邀,沒想過會被邀請回答這麼文藝的問題

我覺得是否可以直接用釋義來解釋這個問題

已知

文人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指會寫文章的讀書人。

詩人是指從事文學體裁詩歌創作

又知,詩歌屬於文學體裁的一種

綜上所述,詩人即文人,文人未必爲詩人。


詩人是什麼,只是作詩作詞嗎,個人以爲,詩人誰都可以當,文人卻不行,當文人起碼得有一個豪放不羈,有自己的性格,不會那麼容易被一些外在物質或者是外在因素所幹擾。我記得之前看過一段話,很多人其實是比較討厭文人的,爲什麼?因爲文人好像都有一種臭脾氣,不是你有錢有權就能讓他給你寫個文章?或者寫個論文?文人我覺得就應該是有屈原,文天祥那種氣節,當文人不止是文化,最重要的還是一種骨氣,第一次寫,寫的不好還請多多包涵
誒,謝邀。只要你失戀或或正在失戀,你很有可能成爲詩人。bty文人這個稱呼愧不敢當,太神聖不可侵犯~

謝謝邀請。

你覺得自己是什麼,那就是什麼。如果你要得到圈內人的認可,那麼你就聽某些答主的。如果你只是想要大衆認可,那很容易。本文不做贅述。

看來我又可以在個人簡介里加上詩人了。


沒聽說過這句話呀。。。。。把這句話顛倒過來講,我覺得也一樣說得通。別去糾結詩人、文人這些身份上的問題,生活已經夠複雜了。我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平時多讀書(雖然小說居多),偶爾寫下自己所感,就很愉悅了。

詩人,文人,酸腐學子對自己的稱呼而已,而文豪那是真的沒幾個人敢往自己身上套的。

所以你的問題有那麼一奈奈不準確,人人皆可成爲詩人,文人那是因爲詩歌,文字都可以用來記錄任何一個人的經歷和展望,所以大字不識也可念個數來寶和打油詩,打油詩和數來寶要是遇到哪個文豪說不定就變成現代版的詩經。而能把文字,詩歌昇華到更高的層面的那就是文豪。

另外借用句佛家之語,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着而不能證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