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公司做活動運營,很多時候都是需要用補貼的方式進行刺激用戶下單、復購等;但經常在方案里會被質疑剛需用戶為什麼要給補貼?你的剛需用戶的哪類人等問題,想看下大家的想法。


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拉新,留存,促活;

這個三個主要點,都是為了服務剛需用戶;做活動的時候,本來就是給剛需用戶做補貼;

如果你做活動不是為了補貼剛需用戶,做活動有什麼意義呢;只有你的剛需用戶留下來,才會達成你活動的主要目的;活動應該有目標人群的,好好看一下你的目標人群到底是誰,百分之八十是你的剛需用戶吧,難道你想拉過來一群薅羊毛的用戶?

建議重新梳理下,好好考慮下,做活動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是小澤學長!!!


高復購用戶,低復購用戶分別畫像,活動規則可避開高頻用戶,但高頻用戶可以分享加分,高頻用戶更願意分享,也可帶來新流量。

這個問題很簡單,運營活動不是用剛需非剛需區分,而是存量和增量。你說這類屬於存量用戶,如果你們公司不大或者前面有很強的流量方,那麼補貼就是給用戶一個理由優選選擇你們。認為有需求就可以做的人放在現在完全就是不懂基本的商業邏輯。


隨便說說1.活動運營搞活動肯定是照顧到所有平台上的群體2.如果產品市場上沒有競品,那不補貼我覺得是沒有影響的。如果有那我會去看看他們的產品,他們的補貼是怎麼樣的,來調整自己方案

最好不要區別對待!不然會使剛需用戶心裡不爽。最好的方式就是給用戶免費體驗幾次,真正覺得好的用戶,後面會繼續使用。


你說的這剛需用戶,應該是你們自己的老客戶吧,老客戶才是我們最應該維護的,如果非要有所區分做活動,或許可以針對性的做活動,通過數據,給老客戶分等級,推廣活動的時候避開這類客戶做推廣。


這和是否剛需無關吧。既然是活動運營,肯定需要創造大大小小的玩法來激勵用戶來參與。一方面,能夠達到促活的效果,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另一方面,活動可以帶來更多新的用戶,以保證對應產品所形成的世界源源不斷有新鮮血液的加入,提升產品的生命周期


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你的客單價到底高不高,如果你的客單價一千塊,那麼給用戶補貼100,或者換句話說優惠一百,那也無妨,畢竟願意付費的都是精準用戶。而如果對你不感興趣的用戶,即便你定價一元,意義也不大。

不補貼可能獲取精準用戶的數量會少,但是有補貼可能就會更多一些。

具體的數據還需要你去測試一番,一旦有補貼確實能夠提高銷售額,那麼預留一些價格空間通過補貼獲取精準用戶,也無妨。


非剛需用戶都補貼了,剛需用戶不是更需要麼,把剛需用戶發展成忠實用戶,再幫你去口碑營銷,比你直接去補貼那些你都不知道在哪裡的用戶有效得多。


失去了剛需用戶,你損失的更多,一個忠實的用戶都得不到一個非忠實用戶的待遇,大數據殺熟被曝光了就完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