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或一些攝影照片中的黃土高原到底在哪裡?不要告訴我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這種泛泛的概念,我想知道從北京出發到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哪個村能夠欣賞到這種景色,什麼位置能拍攝到相對較好的照片(航拍除外),能儘可能多的感受黃土高原一帶的人文,求詳細。


不知道你是否已經去過了。我告訴你具體的地方,陝西清澗,子洲,綏德,榆林的榆陽區東部黃土高原區,這幾個地方都可以,小說《平凡的世界》裡面故事就發生在黃土高原,故事原型在陝西清澗和延川一帶,不過延川現在綠化的不錯,樹很多,沒有那種滄桑感了。所以:清澗,子洲,綏德,這三個地方是純正的黃土高原,黃土層很厚。另外山西的永和縣也不錯,永和縣和陝西延川只隔一條黃河,有高速可以通過。所以從北京出來,你可以直奔山西永和縣,然後走黃河大橋到延川,延川是《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上學工作過的地方,路遙很多作品都是以這裡為原型寫的,接著從延川北上去清澗,這兩個地方距離很近,清澗是路遙的故鄉,然後清澗去綏德,路上可能會經過路遙展館,綏德是陝北文化的中心,綏德方言甚至有陝北官話之稱。然後從綏德向東過黃河到山西太原,太原到石家莊,回北京。這一路途中肯定會有很多驚喜的地方。


山西運城,可以看到黃土高原景色。

運城是華夏古文明的發祥地,有鹽運之城之稱。運城市有百里鹽池,池水有時是紅色的,很漂亮,鹽池有中國死海之稱。很值得去看。題主很想看黃土高原風景,運城也是很好的選擇,多地農村依舊有窯洞,還有地下窯洞。運城聞喜縣漢武帝賜名兩千年來都一直沿用,在聞喜的北垣可以看到黃土高原地貌,如黃土塬,黃土梁,溝壑縱橫。很美!

謝謝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
隴東:甘肅省慶陽市。答主家鄉,中部和南部的塬面保留完整,適宜農業種植的塬面多,生活條件較好,農耕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西部和北部山區較為乾旱,生活條件艱苦。西北部有一部分位於400mm等降水量線以外,已經半沙化。東部子午嶺上全是森林,風景秀麗,流水潺潺,還有稻田,我很喜歡騎行去那邊玩。

陝北:陝西省延安市,榆林市。延安市區基本上沒什麼塬面,人們在河谷居住。榆林更加乾旱一些。

晉西南:山西省臨汾市。沒去過。隴西:甘肅省蘭州市。城市在河谷裏。關中:陝西省西安市。位於關中平原中心,雖說也屬於黃土高原,但是去了之後感覺就是平原,和華北平原沒什麼兩樣。以上地區雖然地理上都在黃土高原上,但是各地氣候地形、風土人情其實都有差異。

題主就好比問:華北平原到底在哪?哪個省哪個縣哪個村是?那你只需要出南六環,四周的農村大概就都是了。

以上。
跨山西省、陝西省北部、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河南省等地區


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下堡鎮下衛底村。——我姥姥家所在的村莊。

是個很棒的山村,不過還不是那麼極端的電影電視裏的那種。那種你可能得去陝北,你可能得查查那些影視劇是在哪裡拍攝的。

●黃土高原最重要的四個字是▼溝壑縱橫▲
陝西和甘肅的部分城市都在黃土高原上,我家鄉就是,不過太窮了,不建議你去


八百萬年以前,現在黃土高原地區正在從幾千萬年的汪洋湖泊變成沼澤濕地,以前一片汪洋變成了湖泊星羅棋佈的平原,就如我們今天看到的江漢平原一樣。再往前追溯5000萬年,也就是人類出現初期,在青藏高原南部還維持在2000米高,中部是和現在和華北平原和嶺南山區一樣時,非常富饒的土地,是盤古文明羨慕的地方。這裡在第三太陽紀曾經形成了著名的玄黃文明,這個文明如此著名,楚國人在3000年前還在崇拜玄黃,把他們當遠古的上天來崇拜。崑崙文明的北部是巨大的北海,隨著地勢慢慢升高,特別是2000萬年的一次快速抬升,崑崙腹地和北海的水土出現流失,流向這片西起青海日月山,東到河南洛陽,南至陝西秦嶺,北到陝北長城區域,湖面遼闊,水如汪洋,面積有如今的六個渤海之大,我們可稱其為黃土原湖。在黃土原湖的西岸,除了大地抬升外,地球上的天氣乾燥而寒冷,1200萬年前,天山山脈發生一次巨大地質變化,整體出現一次巨大而迅速抬升。地震也導致一部分地方出現坍塌,也就是後來在山海經中說的天柱倒塌。這次地質活動後,開始出現了一個穩定的冬季風帶,由西北往東南的風帶,狂風吹起地上的沙土和塵粉,漫天飛揚,長年累月地,加速了它的沙漠化。這漫天飛揚的沙塵被吹落到黃土原湖湖泊,把冬天的湖也水攪得十分渾濁。夏季裹脅卵石的洪水和冬季的攜帶沙土西北風同時作用400萬年後,慢慢的,一點一點,一層一層的累積起來,天長日久,湖底的積塵日漸豐厚起來,積了幾百米至上千米。由於西北季風,所以風沙塵粉多是由西北向東南運行,在塵粉的運行過程中,大的顆粒總是要先落下來,中小的和細微如麵粉的依次後落下來,落進了這廣袤的黃土原湖,在這湖泊的底部就形成了依西向東,泥土層由粗到細的格局。也就是說,靠近西北部的地方,泥的顆粒較粗一些,靠近東南部的地方,泥土顆粒依次較細,一直到甘肅臨夏州那種麵粉般的黃土帶。 在水面湧浪的感應力和重力作用下,泥沙顆粒排布也越來越緊密,這就為以後黃土的堅硬打下了基礎。當大暴雨的季節,強大的山洪又會帶著山石和鵝卵石以及更粗大的沙粒奔向湖區,將這些石塊粗沙平布在已積堆好的靠近湖邊的粘土層上,而大暴雨過後,風沙塵粒又天長地久的落在湖中,將那些石塊粗沙蒙蓋好,靠近湖邊的濕地也經常這樣反覆著,以至可以形成幾層這樣的泥層土、石層結構。現在仔細研究甘肅南部的黃土高原,從山頂到河谷,都是粗細相間,如樹木的年輪一樣,給我們留下千萬年的沉積故事,甚至哪年風大,哪年雨大都能清楚地看出來。氣候是週期性變化的。當地球變得暖和起來時,風暴漸漸的就不那麼強勁了,吹入湖中的泥灰也就越來越少了。溫暖的氣候使湖邊和湖底也就漸漸長起了青草植被。這裡動植物曾經非常繁茂,而且有了大象、犀牛等熱帶動物,動物們常常在了湖邊嬉戲,遊玩進食。大約1500萬年前的時候,這裡的地貌發生很大的變化,印度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擠壓把整個湖區慢慢的推升起來,湖的底部被抬高了,湖水便一渉而下,向東方的底窪地區湧去,流向東海。巨大的洪水帶著泥土在華北平原上堆集,為以後華北平原的形成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礎。900萬年前又進入寒季,以鏟齒象和三趾馬為代表的大型動物很多變成了我們今天發現的化石。黃土湖區愈抬愈高,而湖水變得越來越少,也愈來愈淺了,終於,在大約800萬年的時候,湖水終於乾枯,黃土被擡出地面,漸漸形成了平原。平原幾百萬年變成高原,大象、犀牛等等也就慢慢滅絕了,形成了當今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這就是黃土高原的形成過程。 黃土是風載和洪水運載形成的,慢慢由風塵和洪水容存積累作用而形成。高原是隨板塊地質變化形成的。板塊的力量加洪水運載的力量,再加西北風的三大力量的綜合作用,形成了今天的黃土高原。 幾百萬年的洪水切割,又形成了今天的巨大溝壑和塬地。黃河出海口雖然給我們創造了廣闊的沖積平原,但她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是比較年輕,不足以說明問題。站在過印度恆河平原上的人再走遍甘肅和陝西的地貌,就能很容易地明白這個原理。我們到印度的恆河三角洲,看看那裡幾百米高的黃土,那地下近2000米深的沉積黃土,我們就能想到如果出現神奇的地質力量抬升板塊的那個地方,那裡幾百萬年後也會成為新的黃土高原。


鄂爾多斯,他是唐宋詩詞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片孤城萬仞山、沙頭牧馬孤雁飛、風沙滿眼堪斷魂之塞外;他,是曾經西風蕭蕭、旌旗獵獵、刀劍縱橫、烽火連天之古戰場;他,也是強弩、硬弓、鐵馬、胡笳、羌笛、日中鳴鏑、夜半刁斗之匈奴民族最美麗的家園;他,更是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皓首封侯、記功凌煙之建功立業及最後的歸宿之地。

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千百年來,曾經的硝煙曾經的輝煌,就像是一騎充滿著悲情色彩的絕塵,不僅消失在了茫茫的黃土草原之中,更消失在了無邊無垠的時間裡。唯有那一層層裸露的岩土及無人知曉的溝溝壑壑,依然銘刻著屬於昨天的那份歷史及記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