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個人理解。

語出《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論山旁之樹》:

「你為何因此而驚怕呢?——人的情況和此樹相同。

它愈想升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猛烈地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淵——向惡。」

意思很明確,尼采認為,強者越想自我超越,就越會否定道德、摒棄良知。

從頭來說,本篇講扎拉圖斯特拉開導一位迷茫的青年。青年執著於「攀登」,希望「升到高處」,換言之,就是追求自我實現。然後他向扎氏傾訴自己在此過程中感受到的種種痛苦、懷疑,扎氏便開導他。應該能注意到,扎氏提醒他特別注意的一個危險是「不良本能」,並熱切地忠告他:「是的,我知道你的危險。但我以愛和希望向你懇求:別摒棄你的愛和希望!」

這「不良本能」是什麼呢?是喪失奮鬥的熱情,滿足於短暫的快樂,是頹廢和慵懶。用權力意志來解釋,「不良本能」就是權力意志的匱乏、衰弱:「我認為,生命本身就是本能,就是追求力的成長、延續以及力的累積、追求權力的本能,哪裡沒有權力意志,哪裡就有沒落。」(《反基督》)

那麼不良本能與道德又有什麼聯繫?為何克服這種不良本能就意味著否定社會道德?因為在尼采看來,社會道德、時代的主流價值觀,都是為這種不良本能服務的,是這種本能的表現。可是從哪看出?從社會道德的內容。

弱者害怕強者,害怕這些特立獨行的個體。於是避免自己遭受他們的侵害,「謙卑、憐憫、仁慈、愛人如己」被抬升為美德,「冷酷、殘忍、欺詐、為所欲為」被貶斥為罪惡。他們之所以崇尚這樣的道德,不是因為他們由衷熱愛前者,而是因為對後者懷有深刻的恐懼。後者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風險和痛苦,干擾他們享受「短暫的快樂」。他們當然要推行這種道德,將之「高尚化」、「神聖化」,共同壓抑其他的追求。在尼采眼裡,大眾一直是這樣頹廢和愛享樂,大眾除了儘可能的自保,沒有其它的根本目的。

但本篇的那個青年不一樣,他追求「高處」,哪怕最終是為了「墜落」。什麼是「墜落」?我理解為一種壯烈的自我毀滅,一種生活方式的最終完成。打個比方,例如某位寫作愛好者,畢生願望是寫小說,於是,讀書是他的「登攀」,作家是他的「高處」,創作一生是他的「墜落」,如果這種墜落竟無法實現,那倒還不如去死。在這點上說,他與大眾是不同的,他是積極的。

所以強者不應該順從弱者的道德,要把根扎到「惡」里去。不然,一天到晚為仁義道德束手束腳的,很大程度上並不能實現自己內心的真實追求,也就去不到高處。

雖然寫《扎》時,尼采還沒有提出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的區別,但這裡已能看見些影子。


我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這句話體現了尼采哲學兩個方面的思想。一個是悲劇,另一個是受能量守恆定律影響的整體思想。

悲劇方面,嚮往陽光可以說是追求理想,但現實世界畢竟是不完美的,而且有些東西是我們改變不了的,此之謂黑暗。我們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情。如果要去奮鬥,則不可逃避,必須直面,必須容納,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改變。此之謂接觸黑暗。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尼采認為,這個世界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在最初的時候強力意志是一體的,隨後才不斷分化,精細。此消則彼長。永恆輪迴的基礎也在於此。

但我要澄清一點,接觸黑暗並不是認可黑暗。


我認為這是一種守恆定律,有光明的地方必定有影子,太極有白就有黑,無論一個人再怎麼完美,終究有醜惡的嘴臉,善人很少,所謂善人其實也不過是壓抑了自己的惡。但是人終究有惡的念頭,越公平,正義的組織其內部必定腐爛發臭。當世界沒有罪犯的時候,每個人也就成了罪犯。


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想理解尼採的這句話,就得了解一些東西,山上的樹是什麼,大地又是什麼。這跟大地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看看原句:人不正像樹一樣嗎?越是向著光明的高處挺升,就越是向著黑暗的地下伸入——甚至伸入惡中。哎!我們看到了大地,那麼什麼是大地呢?我們需要聯繫前文,也就是序篇的一些話:從「超人是大地的意義」到「靈魂想要以此逃避身體和大地。」這一個片段。我們可以看到,尼採的大地絕對不是簡單的大地的意思。再讓我們看看「山上的樹」是什麼意思,我們也可以看看前文的一句話:是人類為自己確定目標的時候了。是人類種下他的最高的希望之芽的時候了。他的土壤對這樣的種植還足夠肥沃。但這土壤有一天會變得貧瘠無力,從中再也長不出參天大樹。同樣的,我們再一次看見這個思想:樹從大地吸收養分長向藍天。

我有點事,先說到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