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一種比較好的食用油而已。

差不多類似於我們國家的胡麻油。


不是亞麻籽油多有效,而是現代飲食結構omega-6脂肪酸攝入太多,omega-3脂肪酸又攝入不足,亞麻籽油omega-3脂肪酸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多喫亞麻籽油,或者用亞麻籽油代替其他植物油(如omega-6脂肪酸含量高的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能夠平衡omega-6/omega-3脂肪酸的攝入。

我們人體,是一個動態平衡的大機器,任何一個指標長期超標,會破壞平衡,產生不好的後果。Omega-6脂肪酸有促炎作用,提高免疫系統的快速應答能力;omega-3有消炎作用,避免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攻擊自體組織,導致過敏性體質或自體免疫性疾病。合理的omega-6/omega-3攝入比例應該控制在1:1到4:1,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身體調控免疫反應,不多不少,剛剛好

很多研究將西方飲食中omega-6攝入過量和各類慢性疾病聯繫在了一起,西方飲食omega-6/omega-3比例普遍在15:1到16:1,有些人甚至達到20-25:1。 Omega-6脂肪酸大量攝入,日常飲食基本沒有omega-3脂肪酸,身體機器嚴重向慢性炎症傾斜,心血管疾病、癌症、炎症反應和自體免疫性疾病發生的概率也會大大提高。提高omega-3脂肪酸的攝入能夠大大降低這類疾病的患病風險。【1】

慢病患者注意飲食中omega-6和omega-3的攝入比例,疾病控制效果會更加明顯。心血管疾病患者控制在4:1,總體死亡率降低70%;結腸直腸癌患者控制在2.5:1,可抑制直腸癌細胞增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控制在2-3:1,炎症反應明顯降低;omega-3攝入比例越高,乳腺癌患病風險越低。

所以,不是亞麻籽功效好,而是亞麻籽富含omega-3脂肪酸,我們普遍缺少omega-3脂肪酸,對應的慢性疾病就有頻發的跡象。亞麻籽油和宣傳中的功效沒有因果關係,我們也可以通過喫深海魚得到omega-3脂肪酸。我前段時間去了趟寧波,發現那裡的人每天、每餐都喫海魚,基本不怎麼喫肉(豬肉、牛肉、禽類),在那裡待了一週,我只喫了一頓排骨,害得我回到廣東,連喫幾頓肉。像寧波人那樣天天喫魚肉,我覺得他們就真心沒必要再用亞麻籽油了,反而應該使用花生油、玉米油這些omega-6脂肪酸含量高的油。

三文魚、沙丁魚、吞拿魚(新鮮或罐頭)、各類海鮮(蝦、蠔、青口等)、草飼牛肉、奇亞籽、亞麻籽(油)、核桃(油)、黃豆、毛豆的omega-3脂肪酸的含量都比較高,可以多喫。有些專門養殖的雞蛋,是富含omega-3的,這個在國內不常見,可以忽略。

參考:

【1】Simopoulos AP. The importance of the omega-6/omega-3 fatty acid ratio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Exp Biol Med (Maywood). 2008 Jun;233(6):674-88.


我知道的亞麻籽油功效有以下幾點:

1、補腦、健腦,亞麻籽油是陸地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食物油,又稱為學生食品,或者叫做知識分子食品,亞麻籽油是最為補腦的一種食品;

2、緩解關節疼痛,人體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到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當中含有很多ω-3系列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輔助形成關節處的腔內潤滑劑,也能提高體內白細胞的殺菌、滅菌能力,減輕關節的炎性癥狀、減輕關節的疼痛;

3、促進新生兒生長,亞麻籽油含有很多的α-亞麻酸,能夠促進胎兒和嬰兒的機能和形體的發育,特別是對於發育不良的胎兒和早產兒,能夠促使他們的機能發育,達到正常的水平。

所以孕婦應該從孕早期開始補充亞麻籽油。目前市面上性價比高的產品有:醫維他活性葉酸,含亞麻籽油微囊粉5g,a-亞麻酸1500mg,DHA藻油微囊粉100mg。


效果是有的,但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好~

題主可以理解為食療,屬於慢性行為,需要長期食用才會有效果。可是,食用油,最好是不定時的換著喫,這樣對身體可能會更好。


亞麻籽油確實比其他油營養價值高些,但目前牡丹油的營養價值更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