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在2020年,以史實為依據的文藝作品還會受歡迎嗎?歷史題材創作對於我國文化輸出傳播來說,會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如《長安十二時辰》


同為輕佻五毛,你們竟敢自稱嚴肅歷史?當心被本土教團舉報,綁上十字架,烤得皮酥肉嫩,滋滋作響。歷史題材出口,我看問題不大,日本有大河劇書寫時代精神,我們在《XX王朝》以後是否應該有自己的歷史廠牌?美國那麼點狗皮歷史還都是雞鳴狗盜還整天拍正劇呢。我們當然應該有。

反正你們懂我,基於史實的想像更顯雄奇。要防得是舉報和和稀泥的監管。又不能讓正反雙方和古代印度一樣辯論定勝負。不如學金庸吧。《易》寫成《春秋》寫成《陰符》寫成《道德經》寫成《心經》都是傳統文化。為什麼不能寫成奇幻、科幻、甚至西幻呢?

我支持不斷復原甚至對時代有用的歷史題材,只是怕我們這些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學家捲入麻煩裏,回頭又被打成「掉書袋子孔乙己」、「封建迷信祥林嫂」、「畫圓不成小阿圭」……觀眾喜歡算老幾,地方灰產不喜歡。要你還有什麼用?

心正做什麼都有用。只能這麼說了。也很無奈,我就是地方盲流斬的桌腳,你們好自為之。

社會對我們忘恩負義非常糟糕了。還有替我們被騙錢又騙我們錢的。

真的。不想講了。悲憤。在中國就是欺負老實有知識的人。其他都是裝裝樣子的。


小說受不受歡迎

看你文筆和邏輯啊

還看你放在什麼平臺針對什麼受眾


能不能收到大眾歡迎,不是看題材,是看故事。

大眾感興趣的是傳奇性的歷史故事,而不是枯燥的歷史知識。


只要不是披著歷史皮實際以宮鬥、戀愛、賣腐(再此向bl愛好者說明:bl元素我個人不反感,在此強調以bl為噱頭博人眼球的「賣腐」)為題材的影視和小說,相信應該還是會很受歡迎的。

中國歷史如此悠久璀璨,就算只是照實拍出來,單純從內容上講也肯定比為博收視率才編出來的幾個宮鬥、戀愛故事更吸引人。


以史實為依據好看的戲,始終是大眾需求的,幾乎不受時間波動影響。

不好看的,以史實為依據也沒用。


建議題主百度下肯·福萊特,有可能的話再讀一下他的中世紀三部曲和世紀三部曲,他成功把歷史小說寫成了暢銷書,應該是當代的歷史小說第一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