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後才三國版圖定型


不吃瀉藥。

若論版圖定型為標準評三大戰役,恐怕官渡跟赤壁也得丟失資格,

因為三國中後期除了滅國之戰外各自版圖再無顯著變化,可見你的考察標準就存在問題。

現在一般認為三大戰役必須是要能夠推動或形成天下格局或對其具有重要影響的戰役,由此襄樊之戰除了能提一提三國重要人物關羽的敗亡以外,其他方面並無更有優勢的談論的點。

官渡之戰一般認為是對曹操統一北方起到關鍵性或決定性作用的一場戰爭,通過這場戰爭一舉奠定了曹操一步步統一北方成為北方霸主的格局。此外官渡之戰也是曹操勢力成為天下最強大勢力的轉折點。

而赤壁之戰一般認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雛形,再說通俗點就是這場戰爭內定了未來天下三分的大佬人選,並在客觀上加速了三足鼎立的形成。

而夷陵之戰則象徵著三足鼎立形勢的最終形成,自此之後三國版圖、格局、實力等基本都固化下來,天下真正形成了兩弱聯合對抗一強的相對穩定的局勢。

事實上其他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戰役也有,但論對未來格局的影響力,一般認為這三大戰役是比較典型具有重大意義的。


三國三大戰役這個提法是怎麼形成的,提問者顯然不清楚。否則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話說某時期,三國被定性為封資修的毒草,影響所及,上美三國連環畫創作小組也遭到衝擊,畫家們紛紛反思學習,參與改造。相關畫稿也遭封存。

這時,有人細心統計了毛澤東選集中例舉的古代戰役,認為對古代史不能全盤否定,既然毛主席也用的例子,說明值得後人學習,古為今用。其中,三國時期的戰例有三個,那就是官渡、赤壁、夷陵。這三戰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攻方、強方敗,守方、弱方(至少是戰前普遍不被看好、公認勝率較低的一方)勝。符合反帝反霸反侵略的基調。

於是,三國連環畫創作小組的畫家又被召集起來,要求重畫三國的三大戰役。當有人提出,相關內容早就畫好了,何不把相關部分的畫稿解禁,稍加修改,直接出版?但這個建議遭到否定,認為學習不夠,要用新思想、新認識、新方法,重新畫全新的三國三大戰役。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三國三大戰役的提法開始傳播開來。但事實上,毛澤東本人從未用三大戰役這樣的概念,也從未強調這三大戰役具有結構性關聯和無可替代的意義。也從未有過任何權威的三國史家,將這三戰單獨列出並舉。更不代表這三戰是三國時期最重要、最精彩、最無可替代的三個戰役。

但是,後來人不熟悉情況,真以為有個自古以來的三國三大戰役,於是就開始各方論證。再加上互聯網傳播道聽途說信息的巨大威力,一時間,漢末三大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提法不脛而走。很多三國愛好者也就不免要質疑,為什麼有夷陵無襄樊了。


為什麼這次戰役能被列入三大戰役呢?

官渡之戰,袁紹投入兵力十萬,曹操投入兵力二至三萬。戰爭結果,弱勝強,曹操取得了勝利,袁紹失敗。後續影響,曹操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從此完全掌握了戰略進攻的主動權。

赤壁之戰,曹操投入兵力二十多萬,孫劉聯軍投入兵力五萬。戰爭結果,弱勝強,孫劉取得了勝利,曹操失敗。後續影響,曹操實際上放棄了統一全國的設想,三國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渭南之戰(關中之戰),馬超等反叛軍隊十萬,曹操軍隊應該少一些,但可以隨時動員增兵,指揮統一。戰爭結果,曹操取得了勝利,馬超韓遂聯軍失敗。後續影響,曹操由名義上掌握關中地區變為實際上掌握該地區,為進軍漢中和西涼掃清了道路。

石亭之戰,魏國曹休率領軍隊十萬,吳國投入兵力六萬,因吳國使用詐降計誘導曹休上當,力量對比意義不大。戰爭結果,吳國取得了勝利,曹休失敗。後續影響,魏國滅吳計劃受挫,孫權一年後稱帝。

夷陵之戰,劉備投入兵力五萬,東吳孫權投入兵力五萬。戰爭結果,劉備全軍覆沒,東吳陸遜取勝。

夷陵之戰,無論是雙方投入的兵力還是戰場橫跨的區域,就是和渭南之戰、石亭之戰也不能相比,但為什麼它能被列為三國三大戰役而其他兩次沒有被列為最高級別的大戰役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後續影響。

首先,劉備再沒有能力進攻,天下相對穩定。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率領軍隊來戰東吳,聽說曹操奪取了漢中,與孫權講和,兩家還劃定了荊州各郡的歸屬。從此以後,劉備成為三國主動進攻的一方,孫權雖然在江淮地區對曹魏有一定的進攻,但始終無所作為,所以,不管他開始的作戰目的有多大,結果都是騷擾性質。而劉備,在趕走了曹操佔有漢中以後,大有實現諸葛亮兩路出擊中原戰略計劃之勢。政治上,劉備在漢獻帝還在的情況下,也是高調稱王。就在劉備稱王不久,關羽也發起了樊城之戰,一度兵鋒直指漢皇帝駐蹕之地許都。關羽雖然失敗,但也讓劉備看清了一點,從這兒進攻,對於他實現「恢復漢室」的戰略目標最為快捷。劉備親率大軍東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奪取荊州,進而繼續東進或者是北伐中原。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徹底失去了進攻性,此後到諸葛亮北伐,他沒有直取長安,而是選擇了穩妥的「平取隴右」策略,說到底也是這次失敗的後續影響,那就是蜀漢國的國力、兵力都嚴重受損。諸葛亮的數次北伐都無能力發動一場滅魏之戰。

其次,它的結果是逼迫吳蜀兩國必須和好,共同對魏

這就是夷陵之戰的另一個影響,它讓吳蜀兩國明白了一個道理,誰也沒有能力單獨抗魏,兩國不和則兩國速亡。

官渡之戰以後,袁紹的地域還在,兵力也不見得就比曹操少,但他們整個集團的「心氣」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只看曹操向哪個方向哪個諸侯「揮鞭」了。赤壁之戰,曹操比南下之前還多了一個襄樊,總兵力仍然比孫劉兩家要多,但他跨越長江的能力和心勁同樣沒有了,三國鼎立局面初成。夷陵之戰,劉備雖然國家還在,但早已斷刃。而反觀石亭之戰等其他戰役,它們都沒有這樣的影響力


首先,這個三大戰役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似乎沒有找到時人的定論,有的只是今人的說法。

夷陵之戰而不是襄樊、漢中等戰役能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列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它們都是有三方勢力的主要人物親自參與的主力決戰。

其次,這三場戰役的結果都是決定性的,以一方的主要軍事力量遭受重創,另一方獲得全勝為結局。

第三,戰役的影響十分深遠。官渡之戰後,曹操確立了北方霸主的地位,統一北方几乎已成定局。赤壁之戰後,曹操無力南下,南北形成均勢已然不可逆轉。夷陵之戰後,蜀漢承認了孫吳對荊州的所有權,三國鼎立的基本格局至此定型。

不識數的我還要加上第四,那就是這三場戰役極具戲劇性,所以備受文學作品渲染。

對比襄樊之戰以及其他影響較大戰役:

襄樊之戰:雖然有三方參與,但關羽、曹仁以及後來的曹魏援軍,始終是偏師,呂蒙則是偷襲。戰役的烈度很高,影響深遠。但不是決定性的。于禁喪師被俘,關羽喪師身死。於曹魏而言失去了部分戰力。於劉備而言失去了戰略要地,但未傷及根本,還能夠與江東展開爭奪——直到這次爭奪也以失敗告終。

漢中之戰:兩階段,先是劉備陣斬夏侯淵奪取漢中;後是曹劉對峙,曹操不克而還。雖然進行了主力的對決,但沒有勝負。奪取漢中的意義極大,然而後來的戰爭烈度不夠——劉備據有漢川已成定局,採取防守策略沒出什麼差錯。戰役結果在預料之中,沒有改變雙方力量對比。

入主益州之戰:重要性其實可以和官渡之戰相比擬。但一來具體不是某一場戰役取得的決定性的戰果,而是多路並進,沒有發生主力決戰;二來力量對比不顯著,劉璋明顯較弱,不足以抗衡劉備。

合肥之戰:基本上算是孫權的北伐——不過和武侯北伐的不同點是,孫權兵多、孫權敗得慘、孫權戰果為零。曹魏一方別說主力,偏師都沒怎麼大舉出動。


所謂三國三大戰役只是通俗說法,難道有人認定過嗎?

夷陵之戰中,蜀軍因為水軍上岸避暑的騷操作,被人幾天之內從氣勢如虹打到成建制殲滅。大督馮習、前部督張南、別督傅肜等斗死,鎮東將軍黃權、南郡太守史郃、荊州治中龐林等投北。

荊州軍余部幾乎滅了個乾淨。蜀軍僅前軍就多達4萬人全滅,不僅損失遠超關羽軍,下場也比關羽軍要慘十倍。

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潰逃中被屠殺、奴役的敗軍俘虜暫且不提,荊南各地響應東征的舊部也遭到了嚴厲鎮壓。這些人全死光以後,劉備的基本盤等於被人像拆遷破爛一樣徹底搗了個稀爛。

東吳偷襲南郡、關羽敗亡本來只算折其一臂,如果謀劃得當也許還能找回來;而夷陵之戰則是徹底摧毀了劉備軍主力。多年心血毀於一旦,如果三國演義真的尊劉抑曹,放聲痛哭的就不會是過華容的曹操,而是躺在永安宮床上,在羞憤交加中思念老弟們的劉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