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聽關於王陽明的理論,對於良知二字有些疑慮。他說人人都有良知,而良知一詞的定義何來?是非對錯,善惡正邪本身就是人為給予的一種判定標準,良知也不例外。如果良知是人為賦予的一種標準,那每個人對於良知的理解是否會有偏差?我們又應該以何種良知作為標準?如果有了標準,是否又變成一概而論的大道理了?感覺自己懵懵噠~求高人指教!


良知這概念與現代所說的人性有點相似,都是人與生俱來的,而不是某個學派總結出來的理論。孟子最早提出良知概念,而這個概念廣為人知卻是因為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致良知。但並不是說孟子和王陽明提出了良知理論,他們只是揭示了它並冠以良知這個名稱而已。

良知即天理。我以為要要追本溯源的話,最早應當是堯舜時期提出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的「道心」,「道心」「人心」分別與「天理」「人慾」相對應。


良知源於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以良知是指人性本有的,不屬於學派理論,沒有標準答案,以真實生命為準。


為王陽明致良知而來。

孟子言人善,荀子言人性本惡。我言人性先有善。人剛生下為嬰時必飢而食,母則給予。一善帶一善。反之惡母鞭之則惡,投之死地而造之以動物亦是惡。極少。此大體是為善。善而不加之教育,給予過頭則欲生。此亦是惡來。是故善是給予,有節制的給予。是為人性本善,欲為之惡。欲在節制,而非無欲。天生萬物與人取用。取用當節制,也就是你拿了要還。怎麼還,還之而勞而不傷母體。若傷母體,必受所奪。推之大者,人類如此對地球,地球之壽為之大減終將作用於人類後代。


我之前也提過一個差不多意思的問題。四句教說知善知惡是良知,有善有惡意之動。如果說良知是與生俱來的,我覺得上面的說法就有問題了。因為善與惡傾向於價值判斷,而超經驗的價值判斷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與生俱來,我傾向於良知是一種求生本能,任何危害生命的行為會引發良知。生存的發展歷程具體來說就是致良知,不僅能活,還能體面地和諧地活,最後跟儒家的觀點類似。

孟子說不學而能是良能,不慮而知是良知。在這個語境下就不存在與生俱來了,並且他還接著提出了四端學說,有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一下。


是前者。具體去看《傳習錄》。


良知就是佛教說的覺,自性。沒有形象,卻有鏡子的功能,能照一切,又不執一切。


這麼說吧,有很多事物都有理,有車的原理,電腦的原理,而人的原理,就是良知,與生俱來的


  1. 陽明心學(也稱「致良知說」)的「良知」不是當代漢語里道德相關的那個良知。就是相同的兩個字,意思不一樣
  2. 陽明心學本身也不是研究的道德的學問,而是研究真理的學問。是探究人和世界是什麼關係?人應該怎麼和這個世界相處?
  3. 這個關係下的「善惡」並不是外部的僵化的道德教條。是每個人內在的「良知」照見他所遇見的事物時所做出的內在反映。
  4. 一件事情發生在你眼前,或者一個東西、一句話、一個人。。。你內心立刻會有一個聲音告訴你的大腦善惡是非,好不好,美不美,甚至你的身體都會有對應的反應。這是人人都有最真實的反應,完全不需要外在的、統一的、權威的、一概而論的大道理。
  5. 那個能照見外物本質,幫助你獲得真知的東西,就叫——「良知」
  6. 「良知」是生命的本質,人人都有,而且本自具足。
  7. 但在今天,很多人,很多時候,自己的「良知」不太好使,沒能幫自己看清事,看清物,看清人,看清世界,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其實不是鏡子照不見,而是鏡子被各種外來的東西遮蔽了。(這種遮蔽本質上無外乎就是私慾)
  8. 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9. 很多人都著急去「格物」,從外物求得真理,進而改變這個世界,做出一番事業。。。
  10. 問題是,連好賴的都分不清的情況下,再使勁兒格物,能格出什麼來?
  11. 同一件事兒,有人做出來是幹得漂亮,有人做出來是垃圾。「良知」的清晰度已經決定了你對外格物的水平上限了
  12. 陽明先生自己就是卡在這了,12歲立志讀書做聖人,第一個步驟「格物」就卡了,一直卡到36歲,被貶去龍場做驛丞。文武全才,一身的好本事,什麼也沒格出來。
  13. 在反觀向內探求中,先生終於得悟「吾性自足」的聖人之道。由此創立「致良知說」,幫助那些要去「格物」的讀書人,先擦亮自己內心的鏡子。
  14. 就算不做聖人,只是想做一個更好的自己,「良知」也是最可靠的指南針。良知照見之處,人自然知道自己該幹嘛,自然知行合一,自然光明自信


沒研究過王陽明如何闡述良知,只說一下現實。

如果說人天生帶有什麼,就需要觀察剛出生的小孩。

看看剛出生的小孩,他們吃、睡、排泄、哭、玩耍、發獃。然後呢?善惡?哪有那種東西?誰家剛出生的小孩會有這種概念?太詭異了。

雖然有人說性本善,或者性本惡,可只要實際觀察一下就會知道,人性的原點都是一片空白的,哪有那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與生俱來的,建議閱讀:

王陽明《傳習錄》

陳來《宋明理學》

張居正《四書直解》


知,是感知覺知的意思,是我們內心對外界事物的主觀意識形態。事物的本身其實無所謂好與壞,但人有善與不善,人給外界的事物賦予情感,從而產生好與壞,好比晴天和陰天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人主觀上會更喜歡晴天,但晴天和陰天本身都沒有好與壞。

同時,「知」是每個人內心對這個世界上所有是非善惡的標準。是內在超脫生命實質,精神層面里且與生俱來的認知。「良知」就是每個人內在那些向上的,養生護生救生的覺知,包括你的憐憫、惻隱、同情之心等等。只要後天的人間煉獄裡沒有被遮蔽,每個人都有,而且還會不斷被挖掘和豐滿。不能致良知,就容易真糊塗,容易陷入無邊的慾望和嫉妒的痛苦裡。

《大學》里有細講「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意思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覺知,觀照自己的內心的人,才能發現沾惹於我們內心之鏡上的塵埃,也就是蒙蔽與我們內心良知之上的慾念妒忌等等,從而修正和格除它。這是一個一生都需要去踐行的過程。儒家創始人孔子本人也是這樣做的,他到70歲才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他讚揚弟子顏回可以「三月不違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