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應該是延遲滿足還是應該活在當下?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但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她的矛盾和糾結:到底是應該關注未來還是享受現在呢?

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你可能對活在當下有什麼誤解。

「活在當下」是指過好當下,它跟延遲滿足不衝突,我完全可以設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在當下去好好完成。


在不影響未來發展的前提下,儘可能的享受現在。

如果沒有未來,現在的滿足也滿足不了幾天。如果不享受現在,未來再好,永遠在未來。永遠沒有享受未來的那天


這可不是你每天都能見到的比賽——19 只黑猩猩對抗 40
個人。而且,這些人還不是隨便什麼人,他們是來自哈佛大學和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的學生。這些黑猩猩來自同樣名聲顯赫的萊比錫沃爾夫岡·科勒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畢竟,想要與哈佛和馬普研究院的學生旗鼓相當地較量一番,你肯定不能隨便找只馬戲團的老猩猩。


比賽中雙方面臨的挑戰是,暫時忍住不喫零食,以此贏得更多的食物。在比賽中,給黑猩猩的獎勵是葡萄,給人類的獎勵是葡萄乾、花生、MM
巧克力豆、金魚餅乾和爆米花。首先,所有的參賽者可以選擇 2 份或 6 份自己最喜歡的食物作為獎勵。這個選擇很簡單,因為人和黑猩猩都知道 6 比 2
好。接下來,研究人員把選擇變得複雜了一些。每個參賽者都有機會立刻喫掉 2 份食物,或者等 2 分鐘,然後有機會喫 6 種食物。研究人員知道,被試者更想要 6
份而不是 2 份食物。但他們能不能等呢?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 2007
年,它是第一個直接對比黑猩猩和人類自控能力的研究。但研究人員發現的無非是人類的本性,或者說,進化需要耐性做基礎。如果不需要等待,黑猩猩和人類都更想選擇 6
份而不是 2 份食物。但如果需要等待,兩個物種就會作出非常不同的選擇了。72%的黑猩猩選擇了等待,以便獲得更大的獎勵。哈佛和馬普研究院的學生呢?只有
19%的人願意等待。


人類竟然被這種極有耐心的靈長類動物擊敗了,這應該如何解釋呢?我們難道要相信,黑猩猩被上天賦予了特殊的自控力?還是說,我們人類在進化的某個時刻失去了等 2
分鐘再喫花生的能力?

當然不是。如果我們處在最佳狀態,人類控制衝動的能力讓其他物種自慚形穢。但通常情況下,我們想像力豐富的大腦不會作出最有戰略性的決定,而是讓我們表現得像是失去了理性。這是因為,前額皮質最擅長的不是自控。它會為錯誤的決定尋找藉口,向我們承諾明天會更好。你可以肯定,那些黑猩猩不會對自己說:「我現在要喫
2 顆葡萄,因為我還有下一次可以等著喫 6
顆葡萄。」但人類總有各種各樣的花招,讓自己相信抵抗誘惑是明天的事情。因此,擁有巨大前額皮質的我們,會一再屈服於即刻的滿足感。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自控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

磨鐵出版社

¥13.99 會員免費


Be present.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行止由心。作為成年人,你的三觀都已成型,這些東西,其實你自己能做出選擇的。人生所有的工作,其最終目的都是滿足人們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只有當自己的需求被滿足時,我們才能快樂。所以,只要不犯法,你高興怎樣就怎樣


延遲滿足的意義不是壓抑慾望,而且緩解焦慮。


這問題就好比人要怎麼生存,摘野果還是種莊稼?

假如遇到天災,沒野果可摘,沒動物可獵,就活不下去。可是秋收冬藏的穀物卻能讓人在這段艱苦歲月裏熬得更久,乃至最終迎來下一個豐收年。所以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可是面臨各種風險的時候,就難以為繼了。延遲滿足,當前雖然更苦一點,但未來一旦遇到風險,是有一定的抵禦能力的。

積累財富就是為了增強之後人生幾十年可能遇到各種風險的抵禦能力。

人生百年,其實也不算短,還是延遲滿足更好一點。


難道為了未來而現在好好做好每件事就不叫活在當下了嗎?

問題有一個錯誤:即是對活在當下設定為「享受當下的幸福」

第二個錯誤則是「為了以後的生活美滿,我延遲它,我選擇先忙碌痛苦,然後再享受生活」

這都是頭腦的定義,都只是詞語而已。但實際上,這兩者也不矛盾

以世俗的話來講,努力也是幸福的,用出世一些來談,無論你休息或是工作,幸福或是痛苦,都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這些全都囊括在你的當下中。

活在當下最開始並不是教導人們要知足常樂,它與「及時行樂」是有區別的。活在當下講的是「念念不忘」,是時時刻刻都不離自體,無論在做什麼,喫飯也好走路也好,時時刻刻清楚什麼是真相。

所以二者並不矛盾。無論你做什麼,你的當下就在那裡


適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