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金融學貨幣調控來說,金融體系是一個社會財富的生態環境,包括國家(社會財富運行大環境)、居民部門(個人)、企業(三大產業)、金融機構(銀行投行證券民間投資)、央行(監管和調控)。國家金融環境就像一個湖,湖水相當於貨幣供應量,央行管著水庫泄洪蓄水閘門,企業是財富的創造者(製造銷售賣方)、居民部門是投資者(勞力和財富投資)和消費者(購買使用買方)。國家金融政策通過央行調控(放水或蓄水)保障社會貨幣量適度,這樣不會引起物價通脹或者經濟衰退,工具有準備金、存貸款利率、央行票據、國內外國債等等。央行是通過金融數據分析調整政策、調整貨幣量、準備金率高低、存貸款利率等等,通過數據分析結果對相互貨幣政策調整,也是通過滯後的數據分析,判斷調控是不是達到目標或目的。在這個社會中,任何一個個體或群體也離不開金融系統,不管是間接還是直接,各個環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螞蟻金服的運營方式,自有本金少規模,高槓桿運營、大規模放貸給中低收入者家庭成員。為什麼會說是大規模放貸給中低收入家庭成員,高資產凈值企業、家庭完全可以通過正規的銀行進行融資貸款,利率也相應低廉。只有那些無收入學生、不符合正規銀行貸款的中低收入家庭,在金融機構拒之門外之後,才會選擇以高息高代價的螞蟻金服(或互金)借款,雖借款資金不大,可客戶群體規模巨大(幾億人、千萬家庭)。這種貸款方式和美國的次級貸一樣,為不符合金融機構貸款的客戶服務,收益也遠高於金融機構,螞蟻金服融資卻又恰恰來源於金融機構、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一種壓迫或者惡性競爭,螞蟻金服實際是金融服務中介,賺取的利潤卻比金融機構高几倍。

金融調控和螞蟻金服運營方式說完,我們在談談經濟學的企業運營原理。大家都知道,企業適度槓桿有利企業發展,市場是波動的,經濟增長也是波動的。高槓桿的風險在於市場波動會造成本金損失,按照螞蟻金服透漏出來的槓桿率,從經濟學企業管理角度來說,市場波動一個點,螞蟻金服自有資金就消失了,若螞蟻上市對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是高風險的。再從貸款群體來說,假如百分之一的人沒有能力償貸,螞蟻金服的本金就消失了。那麼,一旦螞蟻金服貸款資金迴流有問題,市場和經營風險轉嫁給金融機構或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經濟增長率波動,假如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中低收入家庭償貸能力下降,就會發生次級貸類的危機,風險同樣轉嫁到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投資者身上,從收益和風險來說,對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投資者不公。從中低收入家庭和成員說,他們本身就收入偏低,償貸能力弱,為了應急急需不得不向螞蟻金服借貸,卻支付高於金融機構數倍的融資成本,按照收入支付和財務成本來說,對社會中低收入群體更加不公。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種模式不僅對國家金融穩定埋下隱患,也對社會低收入群體不公,一旦風險出現,不僅僅是螞蟻金服一個公司的事,是國家金融體系、金融機構、資本市場投資者,中低收入家庭的穩定,社會大環境的穩定。我們不能否認他們運營的創新,也不能不佩服他們的商業敏銳性,但他們沒有對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金融體系、金融風險、社會風險進行評估,這恰恰是國家金融監管機構的職責所在,還不包括,這些資金流向問題,假如被中低收入用於購房、資本市場投資等高槓桿領域,風險就會更加巨大。


如果螞蟻金服沒被監管,那麼,理論上,螞蟻金服就靠上市前的這30億的資本金可以通過發ABS滾動無數輪,將貸款的資產越滾越大,同時,螞蟻上市以後獲得上千億的資本金,所能帶動的資產又將會達到超級巨無霸級別,那個時候,螞蟻的貸款資產稍有不慎都將會在整個金融市場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這實際上是我比較委婉的說法)。同時,我們來看螞蟻借唄花唄的借款人,都是學歷低,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的三低群體,不可否認,這裡面有一部分只是借錢應一下急,但是大部分還是存在較大的還款能力的,一旦遇到較大的經濟危機如今年的疫情,這部分借款人還不起本金和利息,就會造成金融的系統風險。這不僅會影響經濟,也會斷送大部分年輕人的前途。而這就是管理層最不願看到的,也是為什麼要強力監管的原因。

手機打字,可能說得不是那麼明顯,歡迎討論。


那會複製華爾街那幫天才(瘋子)搞出一個次貸危機,然後把一個國家的未來毀掉

想賺這錢可以啊,有本事成立無線責任公司,萬一出事,八股抽經也得把債還乾淨才行

這種賺錢 拿,虧本全社會買單的蠢事,不可能再發生第二次了


今年的11.11數據已經是降溫不少了


假如一切隨了馬老闆的意,會發生什麼?

中小貸盛行,瘋狂的驢打滾,喪心病狂的循環套路下去

年輕人寅吃卯糧,6,12,24期各種疊加,終於有一天,發現借無可借,還不上了

銀行發現最近逾期上升趨勢明顯,少數人提前離場或者逃竄(仍然沒有監管或者管制,或者說已經晚了)

崩盤如多米諾,虛假的繁榮一夜崩塌,所有韭菜始料未及

數以萬億計的債務凸顯,社會一片動蕩,人心惶惶,有人還的起,更多的是還不起。

所有中小貸遭到封殺,短期徹底斷絕,物價飛漲,各行業遇史上最強寒冬

部分既得利益者被拿下,重判

馬總下場就不說了,大家都明白


螞蟻是企業。

企業可以破產。

包裝債券,提升評級。 放大風險。

最終全民買單。

銀行敢借我1000個億(3%),我就敢放1000個億高利貸(15.4%),其中12個點是我利潤。

一年躺著掙120億。

貸款人還不起錢,我就公司破產。

那1000個億,銀行擔著去。


螞蟻金服是蛋殼股東,如果能IPO的話蛋殼應該能挺過去


先挖個坑————————————————-

這事兒其實已經在美國演了一遍,現在還在轟轟烈烈的上演著直播,帶來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整個美國經濟的金融化,貧富差距加速擴大根本停不下來,實體經濟衰落,民粹主義盛行,甚至可以說特朗普能夠上台,也可以部分歸功於美國的金融監管不力。

接下來就講講美國的超大型金融機構如何把握了話語權,使得金融監管是一步步緩和,以及監管緩和是怎樣影響美國經濟與政治,把美國帶到如今的局面的。這篇回答會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方面是美國的這些大型金融機構在金融上用了哪些騷操作,另一方面是他們如何去影響政治,把美國財務部變成自己家的後花園的。

—————————反正這個問題也不熱門,先挖坑,慢慢答分界線——————————


會進一步拉開貧富差距。


會讓更多人崇拜馬雲


"我好不容易打敗了五大行,拿到了所有牌照,居然要被監管?」

"對。"

"市盈率還要不斷降低?」

"對。"

"還 tmd可能上不了科創板?」

"對。"

"我不成了跪著要飯的嗎?"

"那要你這麼說,ipo就是跪著要飯的,就這,多少人想跪還沒這路子呢!"

"我創立螞蟻,做小額貸款,甩開銀行,就是因為腿腳不利索,跪不下去!"

"原來想站著掙錢啊?那還是去美國吧"

"哎?這我就不明白了,咱們社會主義的市場,咋還不如資本主義的走狗呢?"

"咱們眼裡,你是社會主義的柱子,資本家眼裡,那你就是跪著要飯的。掙錢嘛,跪著,不寒磣。"

"寒磣!都公然違法了!很他媽寒磣!"

"那你是想站著,還是想賺錢呢?"

"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掙不成。"

"掙不成?"

"掙不成!"

"這個,幾百萬億小額貸,能不能把錢掙了?"

"能掙,P2P。」

"那這個,普惠金融,能不能掙錢?"

"能掙,跪著"

"那我用普惠金融的皮做小額貸,能不能站著把錢掙了?"

"那你大概是在管理員大棒下跪著。"[摳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