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兩年前開始迷顧城的詩,雖然覺得美但是很難看懂,周圍的人都沒怎麼聽給他。


因為你還小,因為顧城的詩太過於純情與浪漫,太過於理想化,與現實迥異,多讀書,顧城是每個愛讀書的人都繞不過去的一個人。


我喜歡顧城有幾年了,他的詩記錄了他在那一刻時是一個怎樣的的人,我覺得不用瞭解他的人,先不說顧城,就說人這個東西,沒人可以完全瞭解,你只要在讀他詩某一刻感受他是個怎麼樣的人就算和他的靈魂共鳴了


顧城的生平經歷和他詩人的神經質氣質,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其實是不太認可的。如果顧城沒有世俗生活中的衝動之舉,他的詩完全有實力選入小學中學教材。不論如何,他的詩作是無可置疑的。


一個蛋糕很好喫,你知道他的配料,製作過程,蛋糕師嗎。你需要知道嗎?你要做的是喫掉它


因為語文課本里沒有他。

不過其實我身邊知道他的人還挺多的。


零碎的看過,不記人。於詩有益則取,無益則去。


顧城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幾乎每一本關於現代詩學的著作、文學史都繞不開顧城。

如果瞭解的人很少,只能說明詩歌沒落了,或者說願意瞭解詩歌的人少了,詩歌對於他們來說,無非就是好詞好句的層次罷了。


每一個在詩歌中浪漫的人,他的生活不一定如此美好。或許詩歌只是他的希冀和幻想,他又有多少不得已吧。就我個人經歷而言,我同情顧城的生活,愛他的詩歌。


前面的答主以及說了一些,但我想說的是

我喜歡顧城的詩,但不喜歡顧城

文學史的心病,如果你喜歡上顧城唯靈浪漫主義詩風,就多讀讀他的詩

聽我說,別去了解他,你會崩潰


過了那段生澀的歲月。


可能像評論裏那樣因為語文書裏沒有他吧,而魯迅大家就眾所周知……

其實看書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吧,並不算冷門相反很有名,像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不知道他的人也應該聽說過這句話


因為現在人們更多的是碎片化閱讀,然而很多的情感博主都是隻發詩或者句子,很少會去說詩人,搞的自己很有文採的樣子


因為社會太浮躁讀書的人太少


願意讀詩的人越來越少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已經迷失在信息的洪流裏了。


為什麼我周圍的人都知道他呢?其實顧城的詩風格比較明顯,屬於「童話詩人,「這種風格獨特的藝術家,當然是有一個羣體去喜歡他的。你自己覺得他好,別人未必呀。


聽過沈從文的一句話嗎?喜歡喫雞蛋未必非要去認識那隻下蛋的雞啊!對吧!作為一位文學大家有這種認識叫做謙虛或自知之明。作為一名讀者只是習以為常,對於「那隻下蛋的雞」知之甚少也就不足為怪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