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有重拍開始的二度/七度/增減音程,有沒有辦法可以使其聽起來和諧?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

1.在福克斯分類對位寫作中,重拍上的不協和音程僅僅以延留音的形式出現(出現在第四類/第五類寫作中),並且需要嚴格的預備和解決,延留音音程只能為二度/七度。

2.在巴赫自由對位寫作中,重拍上的不協和音程可以以延留音/倚音/重拍經過音的形式出現,音程形式與預備解決均有所放寬。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和諧音程均需要解決或延遲解決。


是的,一定不能出現,因為復調是非常嚴格的東西,和聲都有好幾個體系,但是復調這麼多年了,就這麼一個體系,他的技法是固定的,但是我們自己寫作的話也沒必要那麼死板,只要考試的時候或者搞理論的時候不要超出範圍就行了,創作的話,我自己覺得還是可以創新一下的。靈活一點。


復調作為作曲技法,跟音樂用的和聲系統沒有必然聯繫。

七度九度的不協和感,私想到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增加三度五度混在一起,形成七和弦、九和弦。四聲部以上的話小case,三聲部麻煩點,只有兩個聲部的話就沒辦法了。

第二,把七度九度弄的到處都是,就不會覺得不協和啦(笑)。因為復調不怕和聲複雜度高,就怕和聲複雜度不一致。


不那麼絕對 你所說的強拍不協和無非就是和弦外音,於是本該再強拍上出現的協和音讓它延遲出現 這樣會導致音樂發展的動力增強 線條性和獨立性更加明顯 這就是復調的精妙之處 剛開始寫會很艱難 沒辦法都是這麼過來的



在復調設計中,重拍上一定不能存在不協和音程嗎(延留音除外)?


在嚴格對位,不可以使用位於強拍、次強拍的不協和音程;自由對位對此的限制有放寬(強經過音、倚音)


如果一定要有重拍開始的二度/七度/增減音程,有沒有辦法可以使其聽起來和諧?


使用不協和音(和弦外音)目的,是強化音樂進行的張力,只要賦予音樂片段向前推進到達穩定(解決)即可。所以某一個點聽起來不和諧,沒什麼不妥。


音樂不是嚴謹的科學,是前人經驗的總結,確實感覺需要,各種例外都可以有。

關鍵點在於你確實有這個需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