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多資料,有說在臍下3寸,有的說在臍下1.5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體表還是體內?臍下還是臍內?


丹田的位置在,肚臍下一寸三分處,初練歷的人,不可,去刻意追求,只是一守著這個,大致的部位就可以了,功夫到了,自然就有氣感,到時候你自然而然就能感覺到丹田在哪兒了,守丹田應該朦朦朧朧,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只用目光微微的內視丹田就足以


說丹田基本就是搞存想,玩導引的,如果是搞這些,根據方法不同,相互之間都有所差別,至於丹法,立意甚高,起點太玄,若非參透陰陽玄機,識得日月盈虧,萬難在傾刻間奪得造化玄機,鑄神室歸金鼎,鋪就聖基;年青時候這個東西別太花費時間去深研,就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好了,老了沒事情磨時間再去研究吧,金丹一門號稱一氣若存,猶可還丹,真有對路,老也不是問題,而且歷史上的真人,都是晚年才有所得的。


確切的說,丹田是體內的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點,位於膀胱之後,直腸之前,為壬、督、沖三脈所起之處,諸經彙集之所。因此又稱丹田為「氣海」(並非指氣海穴)。初學練功時只需意守大致位置,等氣感出現後隨著氣感意守。

丨,丹田位置應該在小腹部坎卦和離卦運行之間


道門把丹田分為「三個丹田」,分別在人體軀幹的三個部位,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位於頭部,中丹田位於胸部,下丹田位於腹部。這涉及到,中醫學、道醫學、氣功學、修鍊學,等許多學科。

丹田可以是一個範圍,也可以一個點,可大可小,可漲可縮,同時,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情況不同,所以,具體的丹田感應位置因人而異,你說的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這些穴位是指的「下丹田」,即可以擴張到體表,也可以縮減到體內,亦可以居中,剩下的「上中」兩個丹田亦是如此。


丹道這裡面本來很多東西就有很多爭議,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甲會說他感覺到就在肚臍內三寸,乙會說他盤坐時臍下三寸的位置氣感最明顯,文字資料記載也似乎各自截然不同,我傾向於是氣海的位置,氣就在這個位置坎離相交後生出內丹,然後才叫丹田
下丹田是腹部,臍下小腹,中丹田是胸部,胸口,上丹田是頭部,丹田在體內不在體表,具體位置不強求,全憑氣遊走。
千萬丹經都是隱喻。切莫執相
丹田就在小腹氣海穴。但通常氣功和道家內練功夫不太一樣。一個重丹田,一個重玄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