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遇到这种小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路人,音乐剧迷,听说过郑云龙,这段时间因为这事关注了他一下。

这个问题我觉得郑云龙本人已经做出很好的示范了,疯狗咬人,懒得理睬就是了。

据说,这哥们在调查还没出结果的时候,在片场拍戏间隙被抓拍的表情都是挺乐呵地和同事们闲谈,心态是真的好。看了他一些采访,他性格确实就这样,处变不惊,看著还有点憨。

在仝开始咬他以后,他就让仝和空气对线,对方为了煽动舆论往往会夸大其词,郑不回答振华就更急,就越会把这个问题往更严重的方向引,逼郑出来回应。但同时,公众对这个事情期待就越高,很多路人都是抱著吃惊天巨瓜,看污点证人捶死郑云龙的心态在看戏的,把人家底裤都扒出来了,就查出一个接私活排练。

也许因为仝大放厥词后形成的过高期待,我身边所有观望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路人看到最后的公告后都是这个反应

——就这?就这??

因为这样的事,占用大量公共资源,浪费公众时间,散布大量不实信息,而且凭空给政府增加工作量,还让自己的一些粉丝背上恶意举报的污点,就这?连污点证人都称不上,就一豆瓣搬运工。

结果就是郑方屁事没干,连我之前怀疑的降热搜我也找到了合理解释(那个热搜标题相当于直接给他定了罪,但却没有任何锤,新浪一向对踩政治红线的事件谨慎,官方结果出来前不让上热搜也在情理之中),而振华费尽心力煽动舆论,结果却是公信力的进一步下降,以及跳梁小丑形象的反复巩固。说老实话,我觉得你在职场碰到疯成振华这样的人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

我差不多确认那位哥没有什么料了,还指望他重锤出击呢,锤了个寂寞。指望他当纪委还是算了吧,就会欺负人家素人姑娘罢了,还cue陈乔恩唬人,结果呢?还不是屁都放不出一个,这瓜我都吃得没味了。

题外话,我现在觉得郑还挺惨的。

本人不是粉丝,他的风格也不是我很喜欢的那种,基本功是有的,混声技术好,但泛音比较宽,唱歌用力,效果就是听著有点像跑调了但其实没有。这种演唱风格对我这种音感很好、听到偏音就难受的人来说,就是在那个最准的音两边疯狂细微波动,每一秒都对我的耳朵不太友好……关键是真没跑调又不能说人家业务能力不行,嘈都不好吐。但我宁可听偶尔跑调和即兴发挥改调的那种,车祸一两句都无所谓。只是看得出他也很优秀,演技倒是很好,台词扎实,演什么像什么,个子高仪态好,搁国内音乐剧演员里也算出挑的,妥妥的男主气质。这事过了以后我应该不会太关注他了,希望他能带动中国音乐剧卖票,这是我能给他和我们依然很糊的小冷圈最好的祝福了。

最后推人及己,以后如果我们被人用N年前的事缠上,对方叫得特别凶还疯狂想找大部门查你,不管当年是不是无心之过、自己有没有因此捞到很多红利,先找专业人士询问和自查,有问题就说明情况加诚恳道歉。

没问题,那就和群众一块看戏呗,看疯狗撞墙。


说实话,刚出事的时候,肯定有很多包括粉丝在内的人希望郑云龙出来回应,自证清白。可是到现在黑色七月过去,再回头,突然发现郑云龙什么都不回应才是最好的回应。

假设从一开始仝卓跳脚,郑云龙就如所有吃瓜群众所愿,做出回应,解释这个解释那个,一个是没有说服力,这种本人解释很容易被找到所谓「漏洞」,被继续抨击;另一个,就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就算这件事真的能解释清楚,接下来他每次编一个黑料郑云龙都得再出面解释一次。哪次不出来,就说你心虚,不然为什么以前的质疑都回应了,这次不?真每次都积极地去解释小人的鬼话,最后谁是耍猴的谁是被耍的真不一定。

郑云龙的回应,妙就妙在让官方替他回应。你仝卓不是可厉害了号召粉丝实名举报吗,有举报就会有官方回应。说真的,如果仝卓整天就是拿那些黑料坏郑云龙风平,这事官方不一定真的会理,最后虽然没实锤郑云龙还得吃哑巴亏。现在跟著他的举报官方一个一个出来回应,真相大白,粉丝澄清都不用自己写那种连图带字的小作文,直接三方回应截图贴出来。

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挺多人被仝卓工作室的那个「范儿」唬到。他整天一副指点娱乐圈、和吃瓜群众不是一个档次的姿态,搞的好像手里有石锤弄死一个郑云龙不费吹灰之力,下一个弄死谁全看心情。结果随著时间越来越往后,发现他除了会装会作没别的用处,他在自己心里高高在上的权威,在路人眼里就是一条疯狗。

其实想想,这种回应的方式也就郑云龙干的出。他是一个佛的几乎不适合娱乐圈的人,没签公司,团队就几个人,公关少的可怜,工作室都是这次事件结束才成立的。黑色七月的时候,他安心闭关拍戏。各方澄清的当天,正好工作室成立。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华语音乐剧大赏两部代表作震撼全场,大喜登韩国热搜;因为舆论丢的央视资源又有新的资源;须尽欢直播带货能力认证;力士活动和粉丝写下最美的约定「剧场见」,猫猫感动;发布新歌ost;助唱好友音乐会,一场多个造型惊艳所有人;和前辈艺术家一起的艺术宣传授课;街头音乐节目录制;迪奥品牌活动……

总是有人在问,仝卓事件会给郑云龙带来什么影响。其实,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造谣污蔑会随澄清散去,郑云龙经过短暂停留依旧大踏步地往前走,去追随天边的星。而某些人,却永远只能出现在「xx事件」或案例中,谱写「人类迷惑行为」新篇章。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郑云龙的做法就是教科书的做法。如果个人在职场上遇到这种问题且上升到社会层面,闭麦看狗疯就行了,最好有官方能站台。普通人的话还可以利用一下弱势让舆论站在自己一边。如果只是在个人行业领域内那就更好解决了,吃亏的绝对是跳的最欢的,你们可以猜猜现在tz如果要回去唱歌剧,参加节目的话,还有没有节目组敢请他,行业内的各位同事还有没有人会帮他。只要自己行的端坐的正没有把同事全得罪完,和领导之间没有冲突,基本上公司是会默默站在你这边的,哪怕不是为了你个人,从公司角度考虑tz这种人雷太大了,没有哪个公司会想要这种人,今天死咬著同事不放,泄露同事个人隐私,用最不堪最恶心的方式欺负别人闹得人尽皆知,下一次保不准受害的是不是公司的高管,泄露的会不会是商业机密,那可就真的成社会新闻了。而且tz这种人并非背景全无,越是这样的人越让人怀疑他会不会知道的太多了,别说同事了,公司高层都不放心呢,趁著他树倒猢狲散,赶紧赶走算了吧。

在内娱碰到这种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有两种:1、找靠谱的公关团队,法律团队,几套组合拳把对方打得彻底翻不了身;2、不回应,不理睬,不关注。

前者是「有钱人」的办法,后者是「穷人」的办法。那么郑云龙相比于仝卓或者很多娱乐圈明星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呢?——如果是前者那仝卓们根本不会缠住他。内娱啊,并不完全是只要你有理就可以讲理的地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