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中國人帶的。我帶過兩回。
我第一次出國是坐俄航去莫斯科轉機到英國,然後飛機降落以後整個飛機開始鼓掌…我是一臉懵逼的,不禁感西方國家的人民真有素質,用自己的掌聲向辛苦工作的飛行員致敬,我也要學習這種精神。直到後來飛美國的時候整個飛機上的人看著我這個傻逼在那鼓掌…對了…更新一個…

從那以後我就養成了在國外做了傻逼的事情以後就在自己說的每句話後面加個思密達的好習慣~^_^


一般飛機落地後有幾個人開始鼓掌, 其他人就跟著這幾個人。 如果沒有幾個人開始鼓掌,其他人一般也不會開始。所以這個事情不是每一次都有。 我有幾次坐俄航飛機從莫斯科到中國。 其中就兩次落地之後全飛機鼓掌。除了這兩次之外就沒有。

在俄羅斯網上查了關於這個傳統的來源。 蘇聯的時候沒有這個傳統。 那時代除非天氣很不好或者其他意外的情況,而飛機順利落地乘客們才會鼓掌歡呼。90年代開始多一些坐飛機出國。 他們發現歐洲別的國家有這個傳統,俄羅斯人也就學他們了。

而且飛行員不會聽到鼓掌的聲音。 因為他們離乘客們隔著很厚的防盜門。聲音過不去。 不過空姐會告訴他們。 「飛機成功落地。 乘客們很滿意。 故障了」。 用俄語就是 "Полет прошел успешно. Пассажиры довольны. Были аплодисменты"


比起在阿拉伯國家坐飛機的體驗,真的不算什麼。你們能體會一起飛,滿飛機的默罕默德一起高呼真主保佑么。。。搞得每次都有一種我是去撞大樓的錯覺。怕怕。。

2016年9月底,坐俄航經過莫斯科去巴黎。從國內起飛到莫斯科這段降落後,沒有人鼓掌。當時滿失望的,因為對俄航的落地鼓掌早有耳聞,結果當天居然沒有。轉機後那段是法航承運,全飛機大概就我一個中國人(一共看見4個亞洲面孔,1個泰國人,2個日本人,還有1個不清楚)其他大概都是毛子。結果飛機一落地機艙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後來從巴黎回來,也是莫斯科中轉,這兩次飛機降落後都有人鼓掌。

所以我感覺大家可能不是針對毛航鼓掌,畢竟雖然毛航飛機上下翻飛得比一般民航猛,但也不至於到離譜的地步。我覺得是毛子本身喜歡在安全降落後鼓掌,從中國去俄羅斯那趟可能是毛子太少,所以就沒做這個傳統項目了。
歐洲留學生+俄航腦殘粉路過。坐過不少次俄航,經研究發現成功降落後吃瓜群眾鼓掌率大約在60%左右...最近的一次是回國,我帶頭鼓掌的(捂臉


18th Feb 2018,SU205 PEK-SOV


不一定啊,我覺得更像是俄羅斯傳統吧。

有一次我巴黎坐vuing去塞維利亞,半路遇氣流飛機往自由下跌了一段,飛機降落時也有人鼓掌,不知道是不是毛子乾的。
看你們信誓旦旦的,我坐過的柏林到聖彼得堡,莫斯科到索契都沒見有人鼓掌
在歐洲有過幾次經歷,不是每次都有人鼓掌,多半是著陸情況不理想,乘客在艙內透過舷窗都能感覺到。成功著陸後有人一帶頭就鼓起掌來了。印象最深的就是2011年在ORLY,明顯感覺下降了不止一次,中間機長說了啥沒印象了。最終成功後機長廣播也很興奮,大家呱唧呱唧的一個勁鼓掌。那是第一次遇到,真的很懵逼。
據說早期航空不安全 鼓掌是表達對機組成員的感謝我坐過兩次俄航 起飛降落都非常平穩 在滑行過程中就有人開始鼓掌 一直到下跑道(第一次聽見有人鼓掌真的是一臉蒙B)


總結了一下上面的回答,沒有坐俄航飛機要鼓掌的慣例,但是毛子在飛機落地時都是會鼓掌的。

然後俄航飛機毛子多啊
上海到深圳,飛機前幾排坐的俄國人。落地時集體鼓掌搞的全機艙一臉懵逼
不僅俄羅斯航空,德國的航班,以及我相信還有很多歐洲國家的航班都有這個習慣。安全降落之後都有雷鳴般的掌聲!主要還是有些國家的人坐飛機的傳統。

坐過俄航上海到莫斯科,莫斯科到哥本哈根,莫斯科到伊斯坦布爾。發現鼓掌聲音大小是由機上毛子人數決定的。從莫斯科回上海時候機上幾乎都是中國人,完全沒人鼓掌。

另外網上流傳的鼓掌因為慶幸自己還活著是瞎扯淡,鼓掌純粹為了慶祝降落和感謝機組人員。

俄航其實素質很高。有眼罩有耳塞有拖鞋有毛毯,空姐空哥也漂亮,食物也還算好吃。最關鍵的是就算起飛晚也能按時到達,雖然落地動作生猛了點,完全沒有網上流傳那麼扯淡。
很多地方有這樣的現象,義大利,羅馬尼亞,美國, 俄羅斯,印度(有人說他們是從白人那裡學來的),但也不是每次都會鼓掌歡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