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歷史資料,香港在被英殖民前屬於寶安縣,那一片區域以客家人為主,本地人沒有說廣府話的,可為什麼現在和這地方八竿子打不著的廣府話成了官方語言呢?


在1974年廣州話獲得香港官方語言地位之前,其已經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通用語言。數據如下:

根據1961、1971年的香港人口及住房調查報告,原籍廣州、澳門等泛廣府地區的比例一直最高,且1961年香港居民將廣州話作為常用語言的比例已達八成:

1971年報告的原數據(全英):

△1971年將廣州話作為常用語言的比例已經高達88.13%

更早年的人口調查報告沒有包含詳細的祖籍和語言統計數據,只有學者的估算數據,顯示1949年香港以廣府粵語為母語的人口比例為48.8%,仍顯著高於其它方言:

而香港流失速度最快的方言也不是圍頭話、客家話,而是四邑話,銳減速度最快。

在一個移民社會,語言的替換有諸多複雜的因素,但在香港的例子中,以廣州話為母語的移民數量長期佔據壓倒性優勢,且在粵語區廣州話也具有類似通語的地位,因此廣州話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語言合情合理,並且有較長的歷史了。

資料來源: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Hong Kong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1971 Main Report,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72

Fan Shuh Ching, The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4

劉鎮發,蘇詠昌,「從方言雜處到以廣府話為主:1949-1971年間香港社會語言轉用的初步探討」


香港在開埠前,漁民說疍家話,香港本島上有限的人口就是這些疍民居多。疍民講的語言是一種鄉下廣府話,沒有oe、yu,Hong Kong 應該就是他們的語言。新界的平原農民講的是圍頭話,是一種莞寶片粵語。客家人相對這些人是後來者,形成的社區基本分佈在丘陵山地進行山地農業,清代因為新作物和人口過密化,山地農業是一個新的發展點,所以現代統計到的客家圍跟本地圍基本能平分秋色。

不過問題跟這些關係都不大,明清全球化進程展開,海洋貿易的發展催化珠三角人口的城市化和商業化,清代廣州一口通商,更讓他如虎添翼。廣府話由此佔領了一個圍繞「現代」形式的貿易產生的商人、市民的生態位。目前可以觀察到的材料,在這個時期裏,在整個西江流域的廣府粵語逐漸驅逐了這個區域傳統的政治消費型城市裡的權威語言平話、乃至官話,這個趨勢一致延續到改革開放以後,普通話挾另一種權威與粵語在現代城市語言的生態位裏展開爭鬥。

回到香港,英國人租借香港的目的就是為了用他當對接廣州的貿易站,中國人都是廣州商人背景和其周邊產業的人口,新生香港城市的語言成為廣州話自然而然。與此同時,新界農民的生活方式並沒有改變,新界太公和客佬的圍頭話、客家話在1970年代以前,使用情況沒有怎麼萎縮,此後香港經濟起飛,大量年輕人口被吸納進城市轉用廣州話,香港各種鄉下本土語言才逐漸枯萎。


經常出現「客家深圳」的謬論。不排除有不瞭解深圳(寶安縣),以訛傳訛,但更多的是某些人的別有用心,妄圖達到「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是真理」,將廣府和客家混居的深圳染成「客家」色!

真實的情況是,歷史上的寶安縣(包括香港)屬於廣州府,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縣治一直在南頭鎮(今南山區)。寶安縣城南頭鎮的居民都是講廣府白話,寶安縣(包括香港)土著居民以講粵語圍頭話為。自古以來,廣府白話就是寶安縣的主流語言。1957年以前,寶安縣的廣府人佔居民的絕大多數。而現在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龍崗區——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屬於惠陽縣,不屬於寶安縣。另一個客家人聚居地——觀瀾鎮,還屬於東莞管轄。客家人是清朝康熙年間「遷海復界」,從興梅、歸善等地遷到現在的聚居地。

排除1979年成立深圳市後的新移民,原深圳(寶安縣)土著居民約30萬人,客家人和廣府人的分佈如下:

1、

深圳鎮(1957年後的寶安縣城,居民3萬人,講廣府白話為主,客家人約2000人)

2、

附城公社(約1.5萬人,粵語人口1.4萬,包括湖貝、黃貝嶺、向西、田貝、羅湖、漁民村、蔡屋圍、南塘、筍崗、上步、福田、赤尾、泥崗、水庫新村。除水庫新村客家人口約1000人講客家話,漁民村居民是解放後的海上漁民定居村,籍貫不一,但以白話為主要語言,其餘的村都是粵語圍頭村)

3、

沙頭公社(約1.1萬人,崗廈、水圍、皇崗、上下梅林、埔尾、漁農、沙嘴、上沙、下沙。除上梅林約800人講客家話,其餘的講粵語圍頭話)

4、

南頭公社(約1.8萬人。除了蛇口幾個漁業隊,語言混雜(海陸豐話居多),其餘的粵語白話1.3萬人)

5、

西鄉公社(1.6萬人,除了靠近石巖的九圍等兩三個村。其餘的都是講粵語。粵人1.4萬,客家人2000人)

6、

福永公社(1.2萬人,廣府人)

7、

沙井公社(1.2萬人,廣府人)

8、

松崗公社(1.3萬人,廣府人)

9、

公明公社(1.3萬人,廣府人)

10、

石巖公社(1.1萬人,客家人)

11、

龍華公社(1.2萬人。客家人1萬,清湖、白石龍等3個粵語圍頭村2000人)

12、

觀瀾公社(1.3萬人。客家人1.2萬。樟閣坑、崗頭、新田(半)等幾個村粵語圍頭人2千)

13、

平湖公社(1.1萬人。粵語圍頭人1萬,唯一的客家木古村1000人)

14、

布吉公社(1.3萬人。客家人)

15、

橫崗公社(1.3萬人,客家人1萬人,廣府村有荷坳村、黃閣坑、長表等村3000人)

16、

龍崗公社(1.5萬人。客家人1.45萬,圍頭話村500人)

17、

坪山公社(1.2萬人。客家人)

18、

坪地公社(1.1萬人,客家人)

19、

坑梓公社(1萬人。客家人)

20、

大鵬公社(包括南澳,10000人,客家6000人。軍話2000人)

21、

葵涌公社(1.1萬人。客家人)

22、

沙頭角公社(10000人,客家人)

23、

光明華僑農場(5000人,籍貫不一。以粵語白話為主要語言)

以上數據,是1979年以前,深圳原居民民系分佈的狀況。粵語人口15萬略強,客家人口接近15萬略弱,其他語言人口不到1萬。深圳鎮、附城公社、沙頭公社即是如今的深圳市中心城區福田、羅湖兩區,粵語白話人口占絕大多數。


先說一下寶安縣,即今天深圳市的前身如果是說帶有香港的寶安縣,那是廣州府的地盤,現在深圳客家人集中的龍崗、坪山等地區,那時候還沒有劃入寶安縣,還在惠州府那邊的惠陽,龍崗一帶劃入寶安縣,那是後來的事了當時的寶安縣縣治在南頭鎮,即今天的南山,那一帶是圍頭人集中區,幾乎沒有客家人,圍頭人屬廣府民系分支,說圍頭話,屬粵語莞寶片,與東莞口音接近,是香港和深圳的本土粵語當時的寶安和現在的深圳一樣是粵客混居,但是不同的是,當時圍頭人佔多數,主流語言也是圍頭話,客家人在當時屬於少數羣體建國後,寶安縣曾短暫劃入惠陽地區,後來又把客家人佔多數的龍崗一帶劃入寶安縣,才導致客家人的數量超過圍頭人的,現在深圳的原住民廣府(圍頭)和客家的比例大概是4:6再說回,割讓前的香港,是圍頭人和客家人混居,一個廣府(圍頭)客家混居的地方怎麼就成為了以客家人為主的區域了?你當廣府(圍頭)人不存在是吧?

因為組成"香港人"的人大多都不是本地人(使用客家話、圍頭話的人),而是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在這些移民各自的方言都不佔優勢,但因為早期華人社會中上層人士主要是使用廣州話,所以廣州話很快成為香港市區的通用語

***

香港開埠後,市區除原住民外,更湧入來自四邑、東莞、潮州等地的人民,各族羣沒有形成統一的交際語。至太平天國戰爭漫延至廣州,大批廣州市民湧進香港市區,才使廣州話開始立足香港。

由於當時說廣州話的都是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加上來港定居的廣州人中不乏商人和知識分子等上流社會人物,使廣州話很快成為香港市區的通用語這種情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基本定型。然而,在新界和今日九龍北部的農村和海上艇戶,各種方言依然是當地的主要語言。

二次大戰後至國共內戰後的一段時期,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其中包括數量極多的非廣州話人口,使香港市區於1950年代變得方言紛陳,其中以隨資本家來港的上海話和隨政要來港的官話勢力較大。

由於平民社會中各種方言都不佔優勢,因此彼此間要以廣州話為交際語,而本地出生的移民第二代便多轉用廣州話,使廣州話逐步從不具壟斷地位的主流語言變成佔絕對壟斷地位的華人慣用語言,而各種方言(客家話、圍頭話、蜑家話、四邑話、潮州話、閩南話、上海話)則只保留在家庭內部使用。

***

個人並不同意匿名用戶的觀點(港英政府為了割裂香港與大陸,防止大陸對香港的意識形態滲透再次發生。因此獨尊粵語,禁止國語)。

如果港英政府真的想禁止國語,在1974年香港通過《法定語文條例》,訂明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的時候,就應該會將中文定為"粵語(廣州話)"。但是該條例並沒有定義哪一種"中文"(國語/普通話/廣州話/其他方言)。

港英政府只是為了普及教育,而採用社會上的最普及的通用語作為溝通、教學和廣播的語言,其中政治的考慮應該是微乎其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