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預警+多圖預警

斗獸話題下總有些不好的風氣,就是把打鬥描述成簡單的回合制或是單純比較體型攻擊力這樣的參數,又或者一定要分出勝負讓一方碾壓另一方。實際上動物之間的打鬥是動態而複雜的,有很多因素,比如場地、個體差異、雙方的健康以及心理狀態都會嚴重影響結果,甚至很多時候是沒有結果的。在這個回答中,哪一方會取得勝利也沒有明確答案,只能分析出雙方最有可能會怎麼打和在特定情況下哪方會有更大的勝算。(沒有明確結論為什麼還要分析,因為霸王龍的戰鬥力總是被誤解到兩個極端,要麼吹上天要麼黑出翔)

既然要斗獸,那先得明確規則吧?斗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然狀態下兩者的互動,另一種是理想狀態下的殊死搏鬥(在自然界幾乎不會發生)。在生態互動中,獵物只需要趕走獵手讓對方放棄捕食自己就能算勝利了,而獵手勝利是必須要吃到對方的肉(要能從狩獵中獲得食物吧,不然消耗時間精力來幹嘛),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必須要殺死獵物的。如果在搏鬥中受了嚴重影響生存的傷害,那麼即便滿足上述條件依然不能算作勝利,因為對動物來說生存是第一要務。在殊死搏鬥裡面不需要考慮受傷,只要讓對方趕在自己之前斷氣就算勝利了,但就是一方必須要當場殺死另一方才算戰鬥結束。

首先給霸王龍找對手。蜥腳類本身是個很大的概念,我想題主你的意思應該是讓霸王龍去打比它大得多的蜥腳類,像歐羅巴龍這樣的小可愛就直接無視吧。

圖:歐羅巴龍,圖片來源見水印

那先來看看比較著名的迷惑龍和梁龍。這兩屬的恐龍都屬於梁龍超科的鞭尾龍類。顧名思義,它們的尾部末梢特別細長,揮舞起來時通過鞭梢效應尾巴末梢的速度理論上能夠突破音障,各大影視作品裡也特別喜歡錶現它們用尾巴抽打掠食者。

圖:梁龍,超長而細的尾部甩動起來能達到難以置信的高速。作者:Fred the dinosaurman (Deviantart)

在《與恐龍同行》和《恐龍革命》中異特龍分別被梁龍和丁赫羅龍的尾巴抽打,在此心疼異特龍兩秒

誠然,這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武器,若尾巴能打中霸王龍則能造成巨大傷害。然而,我想說的是,這兩位選手在霸王龍面前其實很難自保,霸王龍能夠很輕易地殺死它們。原因就在下面的比例圖。

圖:霸王龍與迷惑龍(上)和梁龍(下)的比例。作者:Scott Hartman

看出問題了嗎?迷惑龍和梁龍最大的問題在於脊柱平行於地面的身體形態導致頭部較低,而它們自己的體型又不夠大,霸王龍只需要揚起上身就能一口悶住迷惑龍和梁龍的腦袋。就算夠不到頭部,咬住脖子中段也能直接結束戰鬥了。這個動作如下圖所示,沒有找到示意圖就自己畫了個霸王龍和迷惑龍的,將就著看吧,比例跟上圖沒有太大偏差。

什麼?你說蜥腳類可以像馬一樣抬起前肢站起來?這樣確實可以避免被爆頭,但問題在於,這個動作能堅持多久呢?

《與恐龍同行》里未成年的梁龍抬起前腿防止頭部被異特龍咬住,但應該是堅持不了那麼久的

哪怕對於馬這樣百公斤級別而且腿力強大的動物,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情況下僅用後退支撐也是個極為不穩而無法保持的動作。通常馬只能堅持幾秒鐘的站立就會恢復四肢著地,沒有理由相信腿部相對小得多的大型蜥腳類能長時間保持。所以,當迷惑龍或者梁龍站起來時,霸王龍只需要站在原地不動,等它支撐不住放下來時衝上去爆頭就好了。如果霸王龍缺少耐心的話,在它們抬起前身的時候從側面一撞,迷惑龍/梁龍很可能會保持不了平衡直接倒下。總之,梁龍和迷惑龍都不是霸王龍的對手。

其實馬一般站立的時間就一兩秒

要想一戰,蜥腳類的頭部必須位於霸王龍無法輕易夠到的高度,身型更大的超龍和哈氏梁龍可能具有一戰之力。

圖:超龍。作者:Paleo King (Deviantart)

其實真正更合適的是泰坦巨龍類。很多泰坦巨龍類復原(不是全部)的姿態是長頸鹿式,結構保證了它們的安全性。有很多最大的恐龍候選種類都出自這個演化支,比如阿根廷龍、普爾塔龍、阿拉莫龍等等。這裡選擇阿拉莫龍作為代表,畢竟阿拉莫龍與南方霸王龍有真實的交集,在架空斗獸環節上與其他巨型蜥腳類的表現應當也差異不大(可能尾巴甩動範圍相比起鞭尾類小一些但沒有太大影響)。所以之後就討論霸王龍對陣阿拉莫龍了。

圖:部分泰坦巨龍類。從A-I 分別是:風神龍,葡萄園龍,阿根廷龍,Atacamatitan(中文名未知), 安第斯龍,阿達曼提龍,銀龍,阿拉莫龍,埃及龍,南極龍,高龍和阿馬加巨龍。作者:Cisiopurple (Deviantart)

下面看看參戰選手的體型數據:

霸王龍的體型沒有太大的爭議,畢竟出土樣本和完整度都相當高了。一些知名的個體對比放在下圖,在討論中我選出霸王龍正模 CM930作為平均成年個體(順彎身長11.8-11.9米,體重8-9噸),最大個體保守一點就取FMNH PR 2081(蘇)的大版本復原(順彎身長12.5-12.9米,體重10-12噸)。

圖:霸王龍的一些知名個體。作者:Scott Hartman.

聖胡安阿拉摩龍(Alamosaurus sanjuanensis)正模USNM 10486於1921年由Charles Whitney Gilmore, John Bernard Reeside 和 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在新墨西哥馬斯特里赫特期的地層中被發現。之後更多的化石在猶他州和得克薩斯州出土,其時間和地理上的分布都可能與南方霸王龍有所重疊(Paleofile)。因此,阿拉莫龍可以放到生態互動的情況下討論。

阿拉莫龍的裝架,由三個個體BIBE 45854, TMM 41541-1和USNM 15560拼合而成(Tykoski amp;amp;amp;amp;amp;amp; Fiorillo 2016)

阿拉莫龍擁有所有恐龍中最大的脛骨,源自其中一個未編號的殘缺的脛骨,也是阿拉莫龍的最大個體,極端估測能達到90-100噸。第二大個體是BIBE 45854,其材料是連接的第六至第十四頸椎,於1997年得克薩斯州的Big Bend國家公園出土(Tykoski Fiorillo 2016)。

圖:第二大的阿拉莫龍BIBE 45854比蘇,保守最大比保守最大。作者:Scott Hartman.

圖:圖裡是被發現的阿拉莫龍個體,體重地洞但無傷大雅。阿拉莫龍有好幾個幼年個體出土,包括一個非常完整的個體。作者:randomdinos(deviantart)。

生態互動:

霸王龍捕食阿拉莫龍的證據是有顆霸王龍的牙齒在阿拉莫龍的頸骨上被發現過:

Fowler補充道:「在我們的野外化石挖掘中,還有一塊非常有意思的阿拉莫龍頸骨化石,因為上面還保存有暴龍(Tyrannosaurus)的牙齒化石,這在化石發現中是非常罕見的。我們還可以想像當時暴龍襲擊阿拉莫龍時的場景。」

Fowler最後說道:「過去人們最關心的是阿拉莫龍化石的大小,都在比誰的更大,現在我們則更多的關注它們的個體發育特點,以及與其它恐龍的演化關係等。實際上一些特別大的個體和非常小的個體看起來是非常不同的,在鑒定時也常常會被錯誤的劃分為兩種物種。而阿拉莫龍最開始的描述就是基於一些未成年個體化石材料建立的,這對於一個物種的定義來說是非常不科學的,這會導致我們對阿拉莫龍認識上的誤區,甚至將一些成年個體劃分到其它蜥腳類恐龍中,這是在我們日後研究中需要非常注意的。」(化石網/庫森編譯)

化石網原報道找不到了,鏈接貼的是人民網的報道:

http://scitech.people.com.cn/h/2011/1212/c227887-2907429657.html。

圖:在阿拉莫龍頸椎上發現的暴龍牙齒,圖片來自恐龍吧

雖然一顆牙齒並不能直接證明霸王龍能打得過阿拉莫龍,因為我們不清楚當時這隻阿拉莫龍的狀態以及霸王龍是否有結群攻擊,但這可以證明霸王龍有能力殺死阿拉莫龍

圖:幾個霸王龍和阿拉莫龍的比例。作者:Scott Hartman.

圖裡的兩隻霸王龍就分別是正模和蘇,三隻阿拉莫龍從右到左分別是正模、准最大個體(BIBE 45854)和最大個體(未編號的脛骨)。很明顯阿拉莫龍正模對於那兩隻霸王龍來說要獵殺毫無難度,而中間的第二大個體,就是剛剛提到發現霸王龍咬痕的那隻。也就是說,現在發現的第二大阿拉莫龍極有可能是被霸王龍殺死的。

根據鴻穹神皇上帝給出的資料,阿拉莫龍的生態平均被估測為21噸左右,這個體重在平均7-8噸的成年霸王龍面前只有2-3倍的差距,而獵手殺死自身體重2-3倍的獵物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沒有太大風險。

阿拉莫龍的一些個體數據及生態平均體重估測,來源:鴻穹神皇上帝。

把雙方的最大個體搬出來打鬥是斗獸常乾的事情,然而在自然界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極低,幾乎為零。所有獵手都是優先挑選老弱病殘幼,健康的最大阿拉莫龍可以說就是處於無敵的狀態,哪怕是最大的霸王龍不會去打單挑它的注意,可能只有虛弱時才會被群攻。

雖然霸王龍有獵殺成年普通阿拉莫龍的能力,但其主食是三角龍和大鴨龍,成年阿拉莫龍不應當在其常規食物內。霸王龍一般見到了成年阿拉莫龍不會理睬,就算有進攻的念頭在阿拉莫龍一甩尾或一跺腳之後可能就放棄了。獵物成功把獵手逼退或放棄,從自然互動上成年阿拉莫龍就是贏家,但在長到成年之前在霸王龍面前可謂毫無抵抗能力…至於霸王龍要怎麼殺死較大的阿拉莫龍個體,這個過程猜測先放到殊死搏鬥的環節。

殊死搏鬥:

假設我們把雙方最大的個體放在一起,像古羅馬斗獸場里一樣將兩隻動物逼進彼此的安全範圍之內強迫它們互相攻擊,那麼以下是它們各自的優勢:

圖:古羅馬人把不同的動物用一根繩子捆在一起,動物因為對方進入了自己的安全空間又無法迴避而搏鬥(人為斗獸不值得提倡)。圖片來自網路。

阿拉莫龍的優勢非常明顯,那就是體型和力量上的碾壓。俗話說一力降十會,阿拉莫龍不管是尾巴抽打還是四肢踩踏只要擊中霸王龍一下就能獲得決定性的成果,而其巨大的體型及防禦能讓它的非要害部位多次承受住霸王龍的撕咬。

霸王龍最大的優勢在於機動性,而機動性帶來的是戰場上絕對的主動權。戰鬥還是撤退完全由霸王龍來決定,它認為形勢不利時跑到一邊阿拉莫龍無法追擊,而霸王龍準備出擊時阿拉莫龍不管狀態如何都不得不迎戰。機動性帶來的另一個重大優勢就是霸王龍可以跟阿拉莫龍繞圈,避開危險區域攻擊要害。第二個優勢是豐富的狩獵經驗。對於獵手而言,每一次進食都是一場搏鬥,在長年累月的積累中它們清晰地知道該如何走位避開獵物的反擊,撕咬獵物的哪些部位以及咬下去該使出多大的力量。反觀阿拉莫龍,從孵化到成長至老年很可能一次都沒有跟掠食者正面交鋒過,就算偶爾擊退過對方,其經驗也完全不能跟每天在刀口舔血的獵手同日而語。雙方戰鬥技巧和心理上的差距,就有資深老將和新兵蛋子那麼大。當然,也並非所有霸王龍都有獵殺蜥腳類的經驗,有的可能完全以角龍和鴨嘴龍為食見到阿拉莫龍會不知所措,也可能有的個體把阿拉莫龍作為主食。因此,在這裡把霸王龍的經驗程度分為三檔:從未獵殺過蜥腳類的新手、有一定經驗的個體和專吃蜥腳類的精英。

雙方的特長在不同的場地里能發揮出不同的效果。以下分為三種場地:第一種是籠斗,也就是非常狹窄的空間,幾乎無法轉身只能正面硬碰硬;第二種是開闊場地,雙方都可以自由轉身並且有寬敞的奔跑空間;第三種場地跟第二種類似,不過包含各式各樣的地形,比如地勢有高低起伏以及植被覆蓋等視覺和活動上的障礙,類似於自然環境。

籠斗的環境是最沒有爭議的。霸王龍最大的機動性優勢蕩然無存,無法繞到阿拉莫龍的側面,只能面對面攻擊。沒有經驗的直接會被踩死,經驗豐富的也好不到哪裡去,除非能快速地咬斷對方的前腿迫使它低頭時來爆頭,然而缺乏躲避的空間所以很可能在咬斷前腿之前就被撞倒。

開闊場地搏鬥:

在這個場地下霸王龍就有足夠的空間來發揮其機動性的優勢了,它可以選擇從任何時間的任何角度發動攻擊。這個條件下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不清楚霸王龍會採取怎樣的策略。確實,滅絕生物的行為是最難以得知的。但我們可以通過現代掠食者擊殺大型獵物的行為來進行參考:

圖:雌獅單殺長頸鹿。圖片來源猛獸吧。

這隻雌獅單殺了一隻長頸鹿(疑似是虛弱狀態),其體型差距和長頸鹿的身體結構都很接近霸王龍與阿拉莫龍的關係。可以看到獅子無法夠到長頸鹿的頭頸,於是它先後撕咬了獵物的後腿、下腹和前腿,使長頸鹿無法支撐自身重量跌倒,然後鎖喉結束狩獵。這是一個很合理的策略,一些蜥腳類被襲擊的化石證據也能看出狩獵者相似的行為:

圖:迷惑龍的坐骨上顯示出獸腳類的咬痕,實物位於俄克拉荷馬的骨學博物館(Museum of Ostoeology in Oklahoma City);

圖:梁龍DINO 5119的股骨上帶有大量咬痕,從咬痕形狀上估測有三種獵手曾咬過,它們分別是異特龍、角鼻龍和蠻龍(Switek 2018)

圖: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有提到圓頂龍UUVP 5309 的骨盆上帶有獸腳類牙齒的劃痕,被認為是異特龍為之(Chure et al. 1998; Strauss 2015);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獸腳類非常喜歡攻擊蜥腳類的股骨和骨盆,也就是後腿那一圈(下圖紅圈中的位置),與獅子狩獵長頸鹿的策略吻合。那麼我們可以假設霸王龍攻擊阿拉莫龍的時候也是採取這樣的策略,繞圈從側面接近蜥腳類,攻擊股骨或骨盆,咬斷其筋腱迫使對方摔倒或者脖子無法支撐而低垂下來,這樣就能鎖喉或者爆頭來結束戰鬥。

圖:上述蜥腳類被攻擊的區域。

圖:霸王龍獵殺阿拉莫龍假想圖。霸王龍從阿拉莫龍的後腿上直接撕扯下了一塊肉。作者:Michael Skrepnick.

當然,這樣的策略是需要積累經驗的。霸王龍不是生來就會對付比自己更大的獵物,如果愣頭青遇到阿拉莫龍很可能跟這隻獅子的表現差不多。

就算霸王龍成功咬住了阿拉莫龍的腿,風險也是存在的——蜥腳類畢竟具有絕對的力量優勢,它們在被咬住的情況下依然可能拖著霸王龍繼續移動,如果霸王龍沒法與對方拔河的話得馬上鬆口另尋機會,死咬不放一旦被拖倒就很可能被踩死。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是巨型蜥腳類佔有更大優勢,但霸王龍已經可以一戰了。

《巴塔哥尼亞的巨獸》中南方巨獸龍死咬住阿根廷龍的前腿被拖了起來,這都沒死也算是萬幸了。

如果戰鬥不限時間的話,那麼霸王龍還有一種更簡單而且安全的做法——學習科莫多巨蜥那樣咬一口就跑,然後跟在後面等獵物因流血或感染而虛弱就好了。當然,這個行為(耍賴?)通常不被考慮在殊死搏鬥的範圍以內,就不算了,在真實世界裡倒很可能有霸王龍這麼干過。

圖:科莫多巨蜥狩獵比自己大得多的獵物。圖片來源於網路。

複雜場地搏鬥:

這種情況對霸王龍來說就更加有利了。有了各種遮擋物霸王龍就可以埋伏起來進行偷襲,趁其不備時直攻要害。或者利用地勢優勢,比如自己站在更高的地方就能更輕鬆地夠到蜥腳類的頭頸部(如下圖自己畫的霸王龍咬阿拉莫龍,不是很準確能理解意思就行)。然而,要利用好地形優勢依然需要霸王龍本身具有豐富的經驗,發揮得當能讓勝利天平發生傾斜,但對新手而言在這個場地和上一個沒太大差別。

總之,殊死搏鬥中絕大部分情況下巨型蜥腳類都是優勢方,霸王龍在經驗充足並地形適合的情況下有機會把勝率提高到一半以上。巨型蜥腳類危險的在於腿部被咬斷,霸王龍要注意的是別被尾巴打中以及別被撞或者拖倒。下面是我個人認為的勝算情況,數字代表霸王龍的勝率,這個數字只是個非常主觀的猜測,看看大概量級就好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霸王龍和蜥腳類單挑誰更厲害?霸王龍強於絕大多數蜥腳類的種類,與少數巨型蜥腳類搏鬥劣勢很大,但也並非無法擊殺,畢竟:

Re:

Chure D.J., Fiorillo A.R. Jacobsen A. (1998). PREY BONE UTILIZATION BY PREDATORY DINOSAURS IN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 AMERICA, WITH COMMENTS ON PREY BONE USE BY DINOSAURS THROUGHOUT THE MESOZOIC. LlSBOAlLISBON, DEZEMBRO/DECEMBER 1998, pp. 227-232

http://scitech.people.com.cn/h/2011/1212/c227887-2907429657.html

Museum of Osteology: https://svpow.com/category/stinkin-appendicular-elements/femur/

Paleofile: http://www.paleofile.com/Dinosaurs/Sauropoda/Alamosaurus.asp

Strauss B. (2015). A Field Guide to the Dinosaurs of North America: and Prehistoric Megafauna. ISBN 978-1-4930-1508-5, pp. 75.

Swetik B. May 9, 2018. Paleontologists Investigate a Jurassic Bite. A damaged bone at Dinosaur National Monument reveals the feeding habits of a Jurassic carnivore. Scientific America. Viewed January 10,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laelaps/paleontologists-investigate-a-jurassic-bite/

Tykoski R.S. Fiorillo A.R. (2016). An articulated cervical series of Alamosaurus sanjuanensis Gilmore, 1922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exas: new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North Americas last giant sauropod. DOI: 10.1080/14772019.2016.1183150


順便某些人再怎麼吹也改變不了大象不一定夠霸王龍一頓吃飽的事實(最大的非洲象,最大的猛獁,最大的霸王龍)

理論上平均霸王龍參考大體型虎鯨(8t左右,霸王龍咬合力有優勢,虎鯨速度和智商優勢),虎鯨可以單殺15-20噸的雌性抹香鯨,霸王龍自然有能力殺死10幾20多噸的蜥腳類,但是虎鯨沒能力挑戰50噸的雄性抹香鯨,霸王龍同理不會找死去找50噸以上的大型蜥腳類單挑(阿根廷龍這個級別),百噸級別的藍鯨和蜥腳類(理論上存在)完全可以視單個虎鯨和霸王龍為無物,能殺死他們的估計只有巨齒鯊和利維坦鯨了,當然一大群虎鯨或霸王龍聯手(雖說不知道霸王龍會不會群體捕獵)也可以試試看


暴龍作為全能型頂級掠食者,基本可以單挑大部分的蜥腳類恐龍,除了30.40米的大型巨龍類

大部分蜥腳類恐龍其實底盤很低,並且如雪鬃說的,蜥腳類恐龍後腿到尾部有一塊大肌肉,負責運動,基本咬一口就喪失行為能力了

(雖然南部暴龍也有獵食阿拉莫龍的行為


謝邀~

同為蜥腳類的蜀龍跟雷龍的體型差距極大。題主的問題就像在問「老鷹和哺乳類動物單挑誰戰鬥力高」或「狼和貓科動物單挑誰戰鬥力高」一樣。


額。

建議把霸王龍改成獸腳類恐龍

很多大型獸腳類恐龍都不是蜥腳類恐龍

比如馬普龍

永川龍

個人感覺

七八十頓可能打不過

但是

四五十絕對可以

樓上說的不對

大象先存的最大也不過十噸

霸王龍十多噸

不管是暴龍科的暴龍

還是鯊齒龍四大天王

都有能力捕食蜥腳類

就像獅子捕食長頸鹿

獵豹捕食鴕鳥一樣

都是情理之中的

而且

題主並沒有表明是哪一種

就拿馬門溪龍來說

最大的中加馬門溪龍有將近30多米

最小的楊氏馬門溪龍可能還不過十米


為什麼不能?你們知道霸王龍的上顎有多大的力氣嗎?你們知道霸王龍的牙齒能承受多大壓力嗎?它的前肢真的有那麼弱嗎?這些問題我來回答好了。

第一、霸王龍的上顎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咬碎三輛小汽車,這已經是3.6噸的顎骨力氣了。但是,霸王龍要是真的餓了,使出了強大的力氣,就能一口將大象連皮帶骨完全咬碎,至它死地。霸王龍能一口毀掉甲龍的盔甲、尾骨錘 或三角龍的頭角,那大象又算什麼哪?

第二、它的牙齒。霸王龍的牙平均23厘米長,3厘米寬,可承受的壓力是30.3噸每平方厘米。這樣算的話,每顆牙所承受的壓力大約2090.7噸。就算有一群大象也沒有這麼重!霸王龍口中有60顆牙齒,所以,它的頭骨能承受12090.7噸的壓力!你們說說看,這是幾群大象!

第三、霸王龍的前肢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軟弱。只是因為恐龍的腰部離地面有3.5-4.5米,所以,兩隻1.1米的膀臂就顯得弱小了。雖然科學家們到如今還不確定,但有人崔測,霸王龍的前肢雖小,但任然能有大約190公斤的力氣。也就是說,一隻趴在地上的霸王龍仍然可以再站起來。就算是被撞翻了,科學家們有發現,霸王龍的前肢經常會斷掉,因此對它的平衡無關,它所靠的是後退和尾巴。

所以大象不一定斗得過霸王龍。如果真是這樣,那些像雷龍或腕龍那樣的大型恐龍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它們身材太大,霸王龍對它們的頸椎或脊椎隨口一咬,就是皮破骨碎,結束生命。甚至不用咬他們的骨頭,因為霸王龍最多一次可以咬掉230公斤的骨與肉。因此,就算沒咬到骨頭,只咬到肉,獵物因為流血過多,也會很快死去的。

最後,我們看一下,一頭非洲象,夠不夠霸王龍一頓吃的,或說一頭非洲象能夠讓一隻霸王龍吃多久。霸王龍的體重平均為8.2噸,每天要吃體重8%的食物來生存,大約在660公斤。如果它和人一樣是一日三餐,一次吃掉220公斤的食物,這樣算來,一頭非洲象可以讓霸王龍吃30頓。如果它多吃肉,少吃骨,也能吃個20頓左右!

我最後加一點,這裡有兩個網站證明有關霸王龍力氣的資料是有來源的,不是瞎編的:

The Tyrannosaurus Rex』s Dangerous and Deadly Bite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science-dinosaur-idUSKCN18D0WX?

www.reuters.com


哈哈 忙了兩天沒空看評論,一看,原來這麼多暴龍吹,還直接爆頭?笑死我了,這麼說吧,非洲象重六噸,跟霸王龍體重相當,大象有四條粗壯的腿,體型四四方方像個小坦克,更穩,霸王龍跟雞似的兩條腿,還沒雞的平衡性好,前肢發育不良,被撞倒了都爬不起來,除了一張嘴還有啥比得過大象?高級哺乳動物神經系統和反應能力也要比恐龍強太多,大象只要衝過去,撞倒霸王龍,再踩兩腳,霸王龍就一命嗚呼了

而且,霸王龍連大象都不一定打得過 怎麼還和蜥腳類恐龍,雷龍,馬門溪龍來單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