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古代人是發現過恐龍化石和恐龍遺迹化石的。

很多神話和民間傳說為這一觀點提供了證據。早在公元前 7世紀,古希臘人就與中亞的游牧文化有所接觸了,當時的書面記錄中有對獅身鷹首獸(Griffin)也就是獅鷲的描述:據說它是一種貯藏並守衛著金子的動物,身體像獅子一樣大小,長有喙,四條腿,腳上有尖利的爪子。此外,至少是公元前3000年的近東藝術中就描繪了類似獅身鷹首獸的動物,而邁錫尼文明也有此類描繪。

獅身鷹首獸的神話起源於蒙古和中國的西北部,這個地方擁有非常豐富的化石資源,尤其是因保存大量完好的恐龍骨架而聞名,白色的骨骼化石在埋藏它們的鬆軟紅色砂岩的襯托下格外醒目,因此這些骨架特別容易被發現。更有趣的是,在這些砂岩中保存最豐富的恐龍化石是原角龍(Protoceratops),它大致像獅子一樣大小,長有突出的鉤狀喙,四條腿的末端長有帶尖利爪子的腳趾,它們的頭骨也有向上生長的骨質飾角(頸盾),這很可能就是獅身鷹首獸形象中常常描繪的翅狀結構的來源。基於這些事實,獅身鷹首獸的傳說似乎極有可能來源於穿越蒙古的游牧民族對恐龍骨架的實際觀察,這種奇異的神話怪獸與真實的恐龍世界之間竟然有著這樣的聯繫。

國外藝術家對原角龍和獅鷲的形態對比

或許神話這種東西太不靠譜,又或者年代太久遠無從查證,那我們再來看一個年代較近的例子。這是引用邢立達老師團隊的研究成果:

因南宋年間蒙古入侵中原,當時的一些有錢人們就在重慶綦江的老瀛山上掏了一個的石洞,結寨自保。而在他們開鑿這個山洞的時候,他們在地面上發現石頭竟然開花了!後來在清朝同治年間,當地人還為這個山洞掛了一塊兒匾:「蓮花保寨」。

事實上,所謂的蓮花是鴨嘴龍類恐龍留下的腳印。人類早在南宋時期就與恐龍遺迹親密共處,只不過將這些奇特現象當作成了保命的異象,直到現代才弄清緣由。

類似蓮花形狀的鸚鵡嘴龍足跡

古時候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只不過工業革命以前,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很少有人會用科學的思想去思考這些東西的來歷。再舉個有名點的例子,雖然不是有關恐龍的:

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曾收藏過這樣的一塊石頭,長度達到19厘米、寬11.4厘米、 高度2.5厘米,表面很光滑,左側很清晰地刻有四句詩:「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並署名「庭堅」,下方還刻有章。該詩文是黃庭堅早期之作,而這塊石頭很可能是黃庭堅在被罷免國子監教授之後其前往江西太和縣任知縣期間所得。事實上,這塊石頭是一塊距今4.6億年的「中華震旦角石」,而並非如黃庭堅詩中所說的筍,詩人以筍為詩,以詩明志,卻並沒想過這塊筍的其他可能性。

黃庭堅收藏的中華震旦角石化石

之前有朋友提到龍骨,中國人所說的龍骨並不一定指的是恐龍骨頭,主要是新生代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的化石,這種化石較容易發現,但仍然有著很重要的科研和科普價值,結果竟被古時人們當作中藥服用,時至今日仍有大量的渠道銷售這種化石為葯,這種迷信的、愚蠢的行為是一定要被摒棄和譴責的。


「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

——《國語·魯語下》

魯哀公元年(前494年),吳國伐越,破會稽城,拆毀會稽城牆,掘出一節骨頭。這一節骨頭可以裝滿一輛牛車。吳國派使者出使魯國時,帶上了這節骨頭,請教孔子這是什麼骨頭。孔子說,當年大禹召集諸侯在會稽山會盟,防風氏遲到,被大禹所殺。防風氏是個巨人,一節骨頭能裝一輛車,跟這個是一樣的。


大禹在會稽山大會諸侯,防風氏的首領遲到(一說沒有參加),被大禹給殺掉了。防風氏是巨人族,一節骨頭就要裝一輛車。後來到了春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攻佔了越國的會稽城,得到了一種巨大的骨頭,一個骨節就要用一輛車來裝。吳國人不認識這是什麼骨頭,正好有使者去魯國出使,就問孔子,什麼骨頭最大?孔子就講了大禹誅殺防風氏的故事。使者又問究竟能有多大?孔子估算著防風氏的身長大概有3丈高(約和現在6米高)。留史君強烈懷疑這是古人發現恐龍化石了……

這個故事還有後續,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大禹坐著兩條龍拉的車兜風,路過防風國的時候,有兩個防風氏的臣民為了給首領報仇,用箭射向大禹,雖然沒有射中,但是把兩條龍給嚇跑了。那兩個防風氏的人見行刺失敗,就用刀戳進自己的胸口自殺了。大禹憐惜他們的行為,用不死草把他們救活了。這兩人活是活了,就是胸口有個透明窟窿,這就是《山海經》記載的貫胸國的來歷。


當然有發現啊,世界各地都有。只不過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是史前動物而已。


首先你要知道有恐龍這種生物存在過,其次才能知道你發現的東西是恐龍化石。

古人當然是有發現的,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曾經有恐龍這樣的生物存在,所以也就被當做各種光怪陸離的神話傳說物種了。

===============

有人似乎誤解了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恐龍化石的存在本身是個客觀事實,這不以人類的意識而改變。但是問題是,「恐龍化石」作為人類認知到的事物,這個概念存在的前提,就是人類知道「恐龍」這種古生物曾經存在過,然後看到「恐龍化石」,才會認識到這東西是恐龍化石。

否則,如果人類不知道又恐龍這種生物存在過,即便是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也不會覺得這是恐龍化石,可能只是奇形怪狀的石頭,或者其他傳說中的生物的骨頭,而不會認為這石頭就是恐龍的骨頭。

所以古人有沒有發現過恐龍化石?答案是肯定的,恐龍化石在全世界範圍內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古人一定見識過不少。只不過,他們不知道這東西是名為「恐龍」的物種的骨頭罷了,因為古人根本沒有「恐龍化石」這個概念。

舉個例子,原角龍的化石,在亞歐大陸普遍存在,古人必然見過。但是古人看到其化石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覺得頭上長著鷹的喙嘴,身子骨骼和獅子的形狀差不多。後來這種杜撰的、不存在於現實的生物,口口相傳形象不斷改變,既然長著鷹的腦袋,那不是應該也長著翅膀?獅鷲獸就這麼產生了。

而沒有人知道這種遠古生物本來的面目,更不可能知道這種生物是一種恐龍,叫原角龍~因為這兩個概念對古人來說,都不存在

原角龍化石
獅鷲形象的來源,很可能是古人根據原角龍化石杜撰出來的
現代人復原的原角龍形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