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1、农产品种植成本高。

2、国外农产品低价压迫,机械化和农场经营在成本和质量上都能有效的把控。

3、中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还属于小民经济,种植不成规模,机械化程度相对偏低,必然会导致种植成本偏高,管理缺乏标准也就导致农产品质量有所降低,势必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不高。4、还有同意社员网的 @社员网,盲目跟风扩大种植,导致个别农产品极度过剩,最后只能低价销售甚至会烂市。

农产品滞销有以下一些原因。

主观来看:

  • 盲目扩种。某种农产品上年销售情况非常好,本年农户扩大生产,增加种植面积。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邻居种某种农作物赚了钱,该地区的农户都会跟风种植,盲目扩种,导致农产品产量大增。
  • 销售渠道单一。小农经济,被动销售为主。市场行情不佳时,批发商收购态度比较消极,种植户失去这条销售渠道,便无从下手。
  • 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单一,没有品牌,缺乏竞争力。缺乏专业的品控、筛选、运输等能力。
  • 产销信息不透明。产品滞销后,缺乏主动营销的能力。

客观来看:

  • 亩产量增加。当年气候、水分等适应作物生长,产量提高。
  • 集中上市,供应饱和。全国部分区域相同产品集中上市,市场供应非常饱和。
  • 运输不畅。因运输不畅或运费高导致农产品走不出去。

不确定因素还有:

  • 自然灾害。因洪水、雪灾、冰雹等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卖不出去。


中国的农产品为何会如此低价?你问市民的话会说菜贵,你问农民的话会说粮贱。农产品的价格没有所谓的高低,问题不是价低,而是农民赚不到钱。

滞销卖难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衣服卖不出去了,尾货转到淘宝当爆款卖。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负担不了时间差。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仓储现状不容乐观,更加剧了农产品流通的脆弱性。因为农产品涉及的多是弱势群体,所以容易造成较大影响。你知道的是你有兴趣知道的。哪家小工厂的肥皂卖不出去了没啥新闻价值,只要不是你二大爷家的,你就不感兴趣,所以你不知道。
对供需不明了,农民跟风现象严重。


种植技术跟不上,种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这是欧洲人种出来的番茄!

举个例子:葡萄一级果一般不低于18元一公斤,再差也是12块左右,而这已经可以赚很多了,但是有多少人能种出一级果。
缺乏产品宣传,好多特产出了本土就有不认识的,可以在创一订制网上卖,有个特产专区,农副产品和特产是免费的。
农民的卖出价和市民的买入价差距好大,最后一公里配送太差。

中国城镇化剪刀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