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边的公公都是高手,但皇帝却啥都不会。没人教皇帝武功吗,为什么都不吸取教训,还是不敢教?


您没看过《烂头何》?
因为你看得少。

大理段家上面有人说过了。

你没看过天子传奇?那铁拳无敌孙中山总听说过吧……

以皇帝为主角的各种私访故事中,皇帝会武功,比如说乾隆下江南康熙私访这些。

传说中跟武功有关系的,也可以被设定为会武功,比如说传下太祖长拳和太祖棒的赵匡胤,比如说传说手下有侠客和血滴子的雍正。

其他的情况下,皇帝就不需要设定成会武功。因为也没啥剧情可写。


《鹿鼎记》的康熙就会满族摔跤术。

皇帝是皇子过来的,皇子要学习很多技能,骑射剑术摔跤等,还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更加注重综合实力,光有武功,文化知识不行,皇帝也不会选他做继承人。武功是有的,只是没有那么明显。

古代练武的人一天练武八到十个小时。皇子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和争夺王位,目的不同,练功的效率和时间也不同,自然比不上专业武师。

大理段家以武立国,后代也习武,这个不说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武侠一般不敢不必提皇帝。武侠小说不是自金庸梁羽生起的,古代就有《三侠五义》和昆仑奴红娘子等,看过《三侠五义》就知道,皇帝出场的话都不能乱说,五鼠有个叫翻天鼠,皇帝一出现名字就改名了。说到底,武侠是市井之人的小说,给市井之人看,不敢写皇帝。也不必写皇帝,距离太远,不贴近生活,反而越是接近,比如炸油条的老头是武林高手,小乞丐是武林高手,被人冤枉坐牢抽了琵琶骨,还能遇到贵人学会惊人武功。

市井之人,受到很多的欺压,所以武侠小说如金庸的主角,都是受了很多欺压,冤枉,栽赃,嫁祸,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无情不苦,无处不冤,苦到不能再苦,然后再要主角得奇遇遇贵人,平反之前所受一切委屈。

这样一通看下来,读者的感触共鸣就会很深,远比什么皇帝会武功这么遥远的事好看的多。武侠其实也是市井之人的意淫。还有一个原因是世界观设定,皇帝会武功,那么武功要不要最强呢?主角一开始可以弱,最后一定要最强,这样最后主角就打得过皇帝了,很可能搞到最后就要灭国了,这样的小说不好看,在古代也不敢写。(网路小说倒是会这么写)

还有一个可能,主角必然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天才,但是皇帝未必是,最多是皇子中最聪明的治国天才。相比之下自然弱很多了。

还有一个可能,武功在古代是不那么受重视的,重文轻武嘛。《水浒传》开头第一个九纹龙史进爱舞刀弄枪,不爱读书,这里对他喜欢练武的性格是贬低他。古代是重文轻武,其实现代也是,不过现在追求多样性,才没有古代那么重文轻武。(这里重文轻武不是说歧视,文武双全没人会看不起,但是古代文盲率极高,一个练武的人一般不识字,除非是有钱人。会文就不会武,会武就不会文。会文可以从商从政账房管家师爷,会武就是看家护院镖师衙役,早上站著出门晚上躺著回来,相比之下,会文比会武要安全得多。)
有没有看过雍正大战太极门
有一种拳术,叫太祖长拳。
《射雕》南帝段智兴,《天龙》段正明、段誉都是干啥的?
吴孟达和张敏配角过一部沧海游龙,太子是中原第一快剑,后来当皇帝了。有人说了戏说乾隆,秦始皇、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铁三角版的纪晓岚我就不说了。王菲赵薇梁朝伟拍的那部电影叫啥来著,记得有情意绵绵刀眉来眼去剑,没错,后面那个是皇帝的剑法。
有钱有势还武功高强,你让主角怎么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