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當初的263郵箱,增加收費就死翹翹了....

另外比如盜版軟體,或者說破解的收費軟體,可能常見的就是各種 windows 系統和 office 軟體 以及 各種各種的大學裡學的軟體。


中國人喜歡免費的互聯網產品?別扯了,中國人喜歡一切免費的東西。實際上,地球人都喜歡免費的東西。。。


不同意說免費模式是互聯網的好模式,就目前的互聯網內容服務行業來看確實99.99%都是免費的,可是也同樣99.99%的網站都是燒錢運營,這其實是有錢人的遊戲,已經成功了的互聯網公司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不怕提供免費的服務給用戶,靠第三方收入即可。但是現在你做個站,無論你是個人還是公司亦或者是比較著名的個人或公司在這個已經基本定型了的互聯網模式下你很無奈,你流量不夠大你怎麼獲利,你流量不夠大你怎麼運營?還要燒錢,呵呵。可是現在VC又很謹慎,誰願意真麼燒下去?這種模式 會極力打擊新的互聯網創新站點,即便你模式新穎可是你能維持多久呢?知乎上名人的回答已經很少了,他們已經看不到知乎的未來。缺少盈利模式的互聯網網站是很可悲的,無奈那麼多年輕的理想者還在一如既往的投入進來,這個行業有頑疾,需要治療!

因為我們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呀

——————————分割線——————————

好吧,上面的回答只是抖個機靈,正式回答一下。

先說結論,因為中國人多。

原因很簡單,如下。

假設我開發了一款軟體花了一萬塊錢,如果只有一個人使用,那麼在我不虧本的前提下這個人需要支付一萬塊錢。

如果有一萬個人使用的話,那麼依然是在我不虧本的前提下這一萬個人每人只需要支付一元錢,以此類推,一款軟體平攤在每個用戶上的成本是可以無限接近於零的。那麼如果我的軟體獲取到了一百萬個用戶,就算只有1%的用戶願意支付一元錢那我就回本了。如果有2%的用戶願意支付這一元錢,那我就賺了一倍。

那麼問題來了,我如何得到如此多的用戶呢?答案顯而易見,免費是獲取更多用戶的最簡單粗暴也是最有用的辦法。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在如此多的人口基礎上,獲取想當數量用戶的可能性是比其他國家市場要高很多的。

在當今中國互聯網行業,流量就是傳國玉璽,得流量者得天下。鵝廠就是最好的例子,什麼都免費,還掙得最多。

既然免費也能賺錢,那我何必收費呢。

什麼?你問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免費?別鬧了,估計全宇宙的人都喜歡免費的東西。以上。
你平時去飯店A點一道菜,然後他送了你一碗清湯。然後你第二天去飯店B喫飯,那個飯店送了一個清湯,告訴你收費1元,請問你還會去這個飯店嗎。商業競爭模式,從來就是捆綁利益,免費只是噱頭,吸引客戶進來纔是坑荷包的開始。

1因為中國互聯網的主力軍沒錢,2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首先,效用問題1塊錢在一個典型中國網民眼中和在一個典型美國人眼中邊際效用是不同的。中國網民普遍較年輕,尤其是互聯網初期,基本上都是學生上網。對於年輕人來說,我這1塊錢不用,我就可以買瓶汽水,如果我用了就沒有汽水了。

明顯,一般的資訊什麼的不如一瓶汽水效用大嘛。

對於另外一些稍微重要一點的東西,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一個網站免費有廣告,繳費就去除廣告。那麼用戶來講他就要考慮這沒有廣告帶來的效用值得不值得花這個錢。一般窮人的忍受能力比有錢人要強一些。

很多收費軟體都是針對企業的,因為企業的支付能力強,而且這些產品確實能帶來實際的利益。

那麼對於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是否提供了足夠利益吸引消費者去購買。其次,交易成本問題你一個定價為1塊錢的東西成本不一定是1塊錢用戶眼中還有為了支付這1塊錢而需要註冊什麼網銀之類的麻煩,還需要收集大量信息以確保交易是安全的(還包括給認識的人打電話確認怎麼操作,是否安全,這還產生人情債和電話費)。所以很多人想到要搞那麼麻煩,最後都放棄了。一些成本是一次性的,這些需要有足夠的營銷能力和投入,把客戶拉入夥,後面就簡單了。就是所謂轉化率之類的。

問題是第一次成本太高了,不是很好辦就是了,參考之前微信嘀嘀打車、支付寶快的乾的那些事吧。而且就那樣,很多人都不願意綁銀行卡。還有紅包也是,不少人收了紅包也不願意綁銀行卡。學習成本就不說了,信任的成本就不好說要多高了~~~


這大概最重要的原因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吧,中國是個缺乏信任的國家,在面對應用的時候,人們第一反應不是先花錢來體驗你,而是假如我花了錢,這個坑能不能對得起我花的錢。普遍不信任的情況下,所以更適合道具收費的模式!
這個話題很有趣,繼續關注!信息時代,如果從你這裡付費得到的信息從別處可以免費得到,那誰會花這個錢。要向收費又不會死掉,除非你有很忠實的用戶羣體,或者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核心競爭力尤為重要。
關鍵還是看這個費交的值不值得。以263的郵箱為例,收費郵箱跟免費郵箱比起來有什麼優勢?如果沒有,消費者幹嘛要用你的收費郵箱?QQ秀的費就是另一個例子,好多人覺得值,當然個人不一定認同這樣的消費觀念。
這個就是交易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的願望是商品或服務的價值能符合自己支付的金額,如果商品或服務的價值難以判斷,消費者對此交易就持謹慎態度。所以為什麼網點網購評價很重要?消費者在看不見摸不到的情況下,只有通過他人的購買體驗來評估商品價值,如果沒有其他人的評價,就傾向不購買。為什麼走在步行街想去喫飯又沒有曾經去過的店就要打開大眾點評網(舉個栗子)看?沒有其他人的評價「我」怎麼知道哪家店的菜好喫。為什麼新款消費電子產品上市要請水軍上開箱圖發測評?沒有這些抽絲剝繭的介紹,只能在商場摸摸外殼的我們怎麼能知道它好在哪。互聯網的服務卻比一般商品或服務更難估計價值。就說十塊錢一個月的付費電子郵箱,十塊錢雖然不多,但付費電郵的價值極大部分人根本就體驗不到,所以上網人一百個中超過九十九個是用免費電郵的。很多面向個人的付費服務都有試用期,在這段時間服務商如果不能很好的把這些價值介紹給潛在的顧客,那就是危險的。所以事實上付費個人電郵有人用,付費Google earth plus有人用,付費雲筆記也有人在用,還有付費的迅雷vip……等等說明互聯網服務的價值是被認可的。最後要說說免費商業模式,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這不過是種營銷的把戲,把一次性的消費支出變成了更隱性的消費——實際上還是消費了。在服務商立場,能獲得更龐大的用戶羣,在消費者立場,能以少許代價獲得「別人」花錢纔有的服務,這種一個門裡笑一個門外笑的模式自然喜大普奔。可是隱性對個人消費者就意味著不可控不可知,意味著陷阱和風險。免費並不是那麼美好的。


推薦你看一本書,免費--商業模式的未來
qq收費還沒死呢……,關鍵看怎麼收費。在多大的用戶基數上收費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