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時期,為什麼沒有像歐洲的西班牙,荷蘭,英國等國,走向殖民,向外侵略的道路呢?是因為「我天朝上國,自給自足,沒必要去掠奪」呢?


農業國家已經擴張到極限了。再打只能去俄羅斯苦寒之地和越過喜馬拉雅山懟印度,或者去海的對面要日本那個破小島。關鍵是要過來幹嘛,扶貧嗎?你以為英國那些國家想去外面殖民嗎,它也想打歐洲大陸啊,臣妾實在做不到啊!上了兩次岸被法國人趕下去了兩次。法國也想擴張啊,打到俄羅斯被趕回來了啊。去做生意吧,中間又有個奧斯曼帝國成天欺負人家。歐洲大陸打又打不過,只能欺負欺負美洲土著。而中國情況不一樣啊,自從秦始皇收拾完六國和百越,漢代抹去夜郎滇國西域各國的存在,痛毆了朝鮮、越南以及匈奴。唐代又收拾了吐蕃、高句麗和日本。明代平了西南夷和女真人。清朝直接對蒙古人進行減丁。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環顧四周視野之內你還能看見有啥子國家麼?別說殖民,不是離得太遠就是根本不知道,以那時候的條件根本到不了,而且中國古代也沒有人突發奇想地球是圓的,他要去航行一圈。咱們中間也沒有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天天欺負大明跟清。


東亞本身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大幅擴張的難度太大了,參考鄭和下西洋花的錢。不像歐洲,他們在大航海開始之前就知道可以通過船到達非洲,因此「航行到印度」也是正常的選擇。


中國有一種自己是天朝上國的思想,別人都不如自己。所以認為在外面就是窮山惡水。但是這也受制於地域環境。中國北面是荒漠,西北也是一片荒野,西南青藏高原,南面沒有什麼大土地,但是路也不好走。東面是太平洋,福建,浙江年年大風大浪。所以基本沒人想過一直往東南西北是什麼。

你連資本主義都不是怎麼過渡到帝國主義?不是成為帝國了,那就是帝國主義了。

帝國主義,亦稱「壟斷資本主義」或「現代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最後階段,依靠資本輸出,讓其他國家勞動,得到利潤的國家。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帝國主義最後形成。

列寧認為帝國主義階段的經濟具有下述特徵: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高度發展,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溶合為金融資本,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業已形成;最大的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領土分割完畢。


資本主義都不是 怎麼發展帝國主義
努力了,但做不到,到了擴張的極限。後面也就歇了。

被入侵成功的已經不算入侵了


明朝靖難之役把國力損耗成那個樣子一直以來都沒有恢復還對外侵略呢。就是鄭成功下西洋或許也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之下落。清朝一直以來民間不斷有造反的情況,並且自乾隆以後國力不及外國拿什麼打。也就康熙中後期,雍正時期,乾隆中前期略靠譜。
做過啊~ 漢唐的時候做過,之後就不這麼玩了。

其實,西方人是玩我們剩下的啦


農業國生產力沒達到那樣的水平,同時它的政權和軍事機動性不支持它進行遠途作戰!

反而遊牧民族往往政權和軍事機動性能好,他們能做到長侵而不長治,所以有了蒙古帝國。但是生產力水平還是太低,根本無法支撐長期的穩定的統治!

即使是現在美國,它在海外的400多個軍事基地都已經成為美國財政最大的經濟負擔。當時封建中國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漢武帝只用了二十年不到就敗光了父輩幾代人的積累,所以做不到而且也沒有意義。

你是想去西伯利亞的凍原種土豆,還是想去很長時間內寒冷到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外東北,或者去爬喜馬拉雅山然後死於高原反應,要麼跨過西部荒涼的戈壁沙漠擴展中央帝國?我懂了,你是說南亞?那個到處都是密林、毒蟲、瘴氣,潮濕悶熱的綠色地獄?

至於日本,孤懸海外遠離中央,你就不怕養出個割據的軍閥。而且那鬼地方隔三差五鬧自然災害,真要讓古代中國接管過來,光是移民和賑災就能讓中央發瘋。

農業時代,東亞最精華的區域都在中國了,平坦、肥沃、遼闊的北方,水網稠密、農業條件優良的南方,這絕對是東亞地區最精華的部分了,誰控制了他們,誰就能建立起東亞區域的絕對霸權。

再擴張,成本就遠大於利潤了,如果沒有抵禦外患等戰略要素,基本就是單純的賠錢貨。種不了地,難以和中央溝通,漫長的邊疆和稀缺的人口,這些是完全可以拖垮一個帝國的。中國攤子大,花銷也大,光是兩河的泛濫就能讓中國頭疼不已。後期國力下降無力維持邊疆的統治簡直是家常便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