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问题是香港经济不好了

经济不好,导致文化领域没钱,做什么都更kiang

比如,TVB想捧黄宗泽,然后呢?捧不起来。转投邵氏,最后呢?也是毫无起色。

这个捧不起来是整体的文化环境不好,导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离开了香港

想花点钱也做不出好作品,真要想找好作品,那个成本又太高了,因为香港跟大陆比市场实在太小了,从业人员也会去选择

很多人谈从业人员,只谈编剧,导演,但是从来都不只这些人的,是包括整个剧,前期,中期,后期的所有从业人员。

目前,港片年轻的估计也就林峰了。像古天乐最近的反贪4里,能演个反派

----------------------分害刂线------------

忽然间被赞了,那就再多讲几句吧

本来,港片的下一代男星应该是这几个,谢霆锋,余文乐,房祖名

再加上,陈冠希

乍一看是不是有点像刘德华

这些人在十多年前还是很有名气的。然而,大麻事件摞倒了一个。艳照门摞倒了两个。余文乐又淡出了。曾经寄以厚望的年代一代,全走了,这直接造成了香港演艺圈的青黄不接。

表面看,这些似乎都是偶然事件,但是如果仔细看,这些并不偶然,而是必然。

浮华的演艺圈是一个名利场,而在这个场里成名与否靠的不是个人的魅力,而是金钱等一堆外在的东西。

这就造成了许多艺人成名以后,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房祖名真的不知道不能吸大麻吗?不,他知道,只是整个圈子已经烂透了。所有人都觉得大家都这么干,这是没事的。他们不把私生活不检点当回事。

艳照门表面看只是私生活混乱,他们同样不把私生活不检点当回事。这就造成了总会有人因为个人问题而被淘汰。八九十年代,香港最辉煌的时候,也一样有许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淘汰了。包括成龙,早年生活也不检点。

但是,当年他们市场还在,经济基础也好。

犯了错,实力够强的人可以扛过来,实力不够强的人淘汰,但仍然有许多检点的人可以补上他们的位置。比如,张家辉,跑了多少年龙套才有今天。

可今天的香港影视圈,已经没有机会给今天的「张家辉」们了。

因为经济基础也没了。

王晶说,当年就凭十个字,刘德华周星驰整蛊专家,连剧本都没有,老板就已经把片子卖掉了。港片当年,好卖到这种程度,这就是市场,这就是经济基础,今天怎么可能?

PS:关于明星的年龄问题

艳照门发生于2008年。当时,谢霆锋 28,陈冠希 28.大麻事件发生于2014年,当时房祖名 32.

周润发,31岁拍《英雄本色》,成龙,32岁拍《警察故事》,周星驰,28岁拍《赌圣》

可以说,周润发,成龙,周星驰如果按确立自己地位年纪,并不比这几个人出事的年纪早多少。

到了今天

谢霆锋 39,余文乐 38,房祖名 37,陈冠希 39,林峰 40,还有一个吴彦祖 45

除了吴年纪高一些以外,其他几个皆在40或者40以下。

周润发,39岁的时候拍《赌神2》,此时的周已经功成名就了

成龙,41岁拍《红番区》,正式打入好莱坞周星驰,40岁拍《少林足球》,从一个成功的演员开始转型导演

可是,看看四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港星,一个改行当厨师,两个改行卖衣服,一个改行不知道干什么去。反而是林锋他们撑了下来。


2008年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么?

张柏芝本来有希望接下刘嘉玲和张曼玉,成为香港下一代天后。

Twins本来有希望接下周慧敏,梁咏琪,成为香港下一代玉女掌门人。

陈冠希和谢霆锋本来有希望接下金城武,刘德华,成为香港下一代偶像男演员。

结果呢!一锅端!

只剩下古天乐接下了刘青云,梁朝伟,成为香港新一代实力派演员。

还有余文乐淡出。很少拍戏。

同时内地电影崛起。导演北上,玩合拍片。


现在香港男演员起码还有古天乐、刘德华、周润发、成龙、周星驰、张家辉这些撑著

如果说香港男演员是青黄不接,那么女演员简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提到港片女神,大家会想起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关之琳、李嘉欣、张敏、邱淑贞、叶子楣等一众美得各有味道的美人,然而,千禧年过后,这些女神嫁人的嫁人,隐退的隐退,基本上都远离影坛,现在偶尔出来露个脸,赚赚情怀。自从她们走后,香港女明星简直就是一片空白,基本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郑秀文,杨千嬅这两个在珠三角地区咖位还不错。但出了珠三角几乎毫无影响力,更别提什么文咏珊周秀娜了。本来千禧年过后,还有张柏芝这位美貌和演技都不输前辈的超级新人,以及还不错的twins,然而,艳照门毁了她们

看看这几年的金像奖影后,几乎全被大陆女星收入囊中,章子怡,巩俐,周迅,斯琴高娃,就连今年的影后也是大陆女星。再这样下去,香港女明星只会成为历史。

下面以几位港片女神收尾

~~~~~~~~~~~~~~~~分割线

好开心,第一次在知乎获得这么多赞,为了回馈大家,我决定放多几个港片女神的照片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硝烟过后,香港没有倒下,但楼市和股市进入数年的恢复期。香港电影也在那一年迎来转折,港片票房首次低于外片,外资纷纷撤走,演艺圈精英远走他乡。

对于那时候的香港电影来说,选择北上,要经受风雨兼程的颠簸,选择留下,要经受叫好不叫座的落寞。

徐克远赴好莱坞,拍了一部动作喜剧片《双重火力》,主演是动作明星尚格·云顿和篮球明星罗德曼。 这部电影除了票房扑街,也让玩票的罗德曼收获了三座金酸莓:最烂新人、最烂男配、最烂银幕组合。

对于徐克的首部好莱坞电影,美国影评人是这么说的:「徐克不仅仅是一位动作导演,也是国际电影界伟大的幻想家之一,在中国的《蝶变》和《黄飞鸿》赢得了许多赞誉——但《双重火力》只是个垃圾。」 与此同时,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周润发也体会到了美国的苦涩。他作为男主角出演了动作片《替身杀手》,这部投资三千万美元的电影,最终票房只有一千九百万。 《华盛顿邮报》评价道:「除了是周润发的好莱坞处女作之外,我对于这部电影没有半点儿想说的。」

《替身杀手》中的周润发

当时刚与「黄飞鸿」分手的李连杰出演了《致命武器4》,扮演片中的大反派华星。扎实新颖的武打动作,总算吸引到了美国观众的注意。然而,在片酬方面,好莱坞近乎「敲诈」了李连杰。 真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本土遇冷,外乡受挫,香港电影人对回归后的前路感到迷茫。为了稳定人心,香港导演工会会长吴思远率团进京,拜会相关部门,心里想要的就是一颗定心丸。 在座谈会上,吴思远把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比如内地电影审查制度会不会限制香港电影。 他得到的回复是一切照旧。 有人干脆直接问:「那香港还能不能拍三级片?」 领导回答道:「不光三级片可以拍,四级片也可以拍嘛!」 这句幽默的回答让所有人都笑了,但是香港电影的衰败,终究不是三级片可以拯救的。 六年之后,当香港电影距离万劫不复只差一步时,当年发问的人才明白,香港电影的定心丸究竟是什么。

2002年,张艺谋的武侠大片《英雄》上映,狂揽2.5亿人民币票房,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的中国电影。两年后,《英雄》在美国上映,最终以1.7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震撼了两岸三地的电影人。

《英雄》片场,张艺谋给张曼玉讲戏

就在《英雄》上映前三个月,香港电影业迎来了最黑暗的一天。

2002年9月16日,全香港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创下10年新低:140家电影院收入总额仅51.6万港币,平均每家影院只有三千多块,每场电影平均只有区区13个观众。 到了2003年,香港电影的从业人员已经从巅峰期的2万人减少到不足5千人,产量从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只有几十部。电影院都被美国大片占领,本土电影连贴张海报都要看美国片商的脸色。 导演朱延平说,当时他跟一个熟识的影院老板求情,想给自己的电影贴张海报。老板很为难,虽然《哈利·波特》可以贴八张,《指环王》可以贴七张,但是给本土电影贴,美国片商能叫他的影院关门。 最后,朱延平的两张海报贴到了电梯间的地上。如果地上有钱捡,估计能被看到。 这时,《英雄》的热映让香港电影人达成了一致看法:要么北上,要么等死。 说起到内地拍电影,香港人并不陌生。 1982年,香港导演张鑫炎就带队北上,拍摄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少林寺》。1983年,香港名导李翰祥也在内地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中的梁家辉

合拍片让香港电影人实现了到祖国大山大海拍摄的愿望,也让内地电影人有机会接触到高度熟练的电影工业。 那时候,内地和香港的电影制作差距是巨大的。 1979年,阔别故乡二十多年的吴思远回到大陆,参观了北京、上海的制片厂和电影院。当时内地的电影制作和放映条件都很落后,吴思远的几个朋友都跟他说,自己已经十几年没进过电影院了。 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参观时,厂里正在拍摄《小花》。吴思远问:「你们一天拍几个镜头?」 「我们一天拍四五个镜头,那你们呢?」 吴思远回答说他们一天拍五六十个镜头,把北影厂的人吓了一大跳。 而两地演员在工资待遇上的天差地别,也结结实实冲击了一把内地电影人。 拍《少林寺》时,李连杰的工资是一天一元。到第三部《南北少林》时,涨到一天三元。可同组的香港演员每个月能赚15万,哪怕是扮演死尸的每天都有50元,而且吃的都是广东菜。 相比之下,内地演员从工资到伙食都差到让人心寒。

李连杰

李连杰急了。他每日从白天打到黑夜才挣三块,还吃的是「猪食」,而那帮香港的群众演员只要站在他后面比划两下,就轻轻松松赚五十,还有天理吗?!

李连杰找到导演,说给我50块,我也要演死尸。 导演一看,已经演到一半了,李连杰又是主演,只能同意。于是,李连杰每天演完主角的戏,还要躺在地上拍几场死尸的戏,拿两份工资。 每天三元的工资让李连杰冲冠一怒,区别对待的落差也让刘晓庆委屈大哭。 八十年代,刘晓庆已经是国内影坛当红的一姐,《芙蓉镇》《小花》《瞧这一家子》让她红得发紫,到哪儿拍戏都有群众围观。 但是,拍《火烧圆明园》时,刘晓庆的待遇跟初出茅庐的梁家辉比起来,简直是低到尘埃。

刘晓庆在《火烧圆明园》片场

梁家辉有单独的房间休息,刘晓庆只能睡在摄制组房间的地上。开饭时,内地演员每人发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两个馒头、一根粉肠、一个黑咸菜疙瘩,港台演员则配备餐车,鸡鸭鱼肉、青菜米饭,什么都有。 刘晓庆是重庆人,吃不惯馒头,饿得发昏的她只能偷偷去撕梁家辉的饭票。 有一天,刘晓庆在片场大哭起来,要吃米饭和肉,制片主任赶紧过来安抚,她才终于享受到同等待遇。可是,刘晓庆想让内地工作人员都有肉吃的要求,没有被批准。 给一个人吃肉容易,让所有人都有肉吃,就只能靠市场了。 二十年后,内地电影市场爆发,连群众演员也不愁没有肉吃。 这时候,为吃啥而担心的主角变成了香港。

2003年3月,香港爆发SARS疫情,几乎没人出门看电影,香港电影跌到谷底。为了提振特区经济,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签订了《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借著和特首董建华吃饭的机会,吴思远建议,能不能把电影也放到CEPA里。董建华眉头一皱,说这可不容易,他只能尽力而为。 半个月后,吴思远接到了董建华的电话。「搞定了,CEPA里有电影」。 人在上海的吴思远欣喜若狂,马上飞回香港开记者会,还叫上时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的梅艳芳,一起向香港社会公布这个消息。

CEPA签订

2003年6月,CEPA正式生效。从那个时候起,香港电影不再被列入进口片限额,只要剧情和内地有关,通过审批后就能和内地电影一样在全国院线上映。同时,合拍片的港方主创人员数量不再受限,但要保证主要演员里,来自内地的占到三分之一。 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就此开启。 先回来的,是年少成名的导演陈可辛。 1996年,34岁的陈可辛拍出了独揽九座香港金像奖的《甜蜜蜜》,一时风头无两。随后,陈可辛选择去好莱坞发展,在美国拍了一部叫《情书》的电影,反响寥寥,连批评的声音都听不到。 2004年,陈可辛来到北京,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年底,《如果·爱》开拍。此时的陈可辛像个小学生一样,除了导演的活儿,其他一概不管,闷头学习在内地拍电影的规则。 《如果·爱》上映后,在内地拿下3000万票房,夺得六项香港电影金像奖,陈可辛也获得了继续在内地执导商业大片的机会。 这部大片就是《投名状》。 《投名状》改变了陈导的北上之路。这部电影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在内地拍电影,电影不是最重要的,看电影的人才是。 2007年12月,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投资三个亿的《投名状》在内地上映。

《投名状》

为了这部自己导演生涯投资最高的电影,陈可辛可谓耗尽心力,光是说服金城武进组就花了两个月。刘德华也因为拍摄期间保护不够,被真铁链把一根手指夹到骨裂,气得要投诉导演。 最让陈可辛犯难的是武打。从没拍过武打场面的他,要指挥资深武指程小东。陈可辛想要写实的武打场面,要求程小东不吊威亚也不要花哨的动作,可是程小东的外号就是「威亚王」,成名作就是演员满天飞的《新龙门客栈》。 外行指导内行的结果就是,一场劫军粮的戏本来预计七天完成,硬是拍了一个月。不仅程小东几乎崩溃,沮丧的陈可辛也差点向投资人请辞。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剧组里唯一一个懂武术的演员李连杰进组了,总算能把陈可辛的要求翻译成「人话」传给程小东,再加上他和程是二十多年的哥们儿,实在说不服对方就关起门「打一架」。 在不断「压榨」演员、武指和摄影之后,一部场面震撼的《投名状》终于完成。上映不到七天,就取得了1.8亿的票房。发行方告诉陈可辛,3个亿稳了。 剧组的每个人都很兴奋,就等著开庆功宴。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上映了一部电影,直接让《投名状》的票房「暂停」。 这部电影就是冯小刚的《集结号》。 当初定档期的时候,陈可辛压根没把《集结号》当成对手。 「一部拍解放军的电影,老百姓怎么会认呢?而且还没明星,从头到尾都脏兮兮。」 他判断《集结号》的票房最多一个亿到头。

最终,《集结号》以2.6亿位列当年的票房亚军。第一是美国大片《变形金刚》。 《集结号》上映后,《投名状》的票房突然被钉在1.8亿上不动了。陈可辛有十天时间没有接到票房上的任何消息,等得实在没辙了,他跑去问韩三平。 「韩总,你告诉我会不会过两亿?我只要求过两亿。」最后,《投名状》的票房刚好过2亿,虽然位列年度第三,还是以赔钱告终。 尘埃落定后,陈可辛亲自去看了《集结号》。他觉得确实好看,影片后半部分简直就是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陈可辛说他如果早知道《集结号》是这样的,绝对会选择排在它后面上映,而不会被「抢得后路都没有了」。 有一段时间,陈可辛始终想不通,为什么一个民营公司的电影也能这么强势,后来他终于开悟: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电影,可以得到的支持是巨大的。

2013年,CEPA签订十周年,北上十年的香港电影完成了从生存到适应的考验。这一年的金鸡奖颁奖典礼上,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勇夺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他也成为第一个来自香港的金鸡奖最佳导演。 《中国合伙人》豪取5.5亿票房,陈可辛说自己干了这么多年电影,这是唯一一次踩中市场。当年让他一举成名的《甜蜜蜜》,虽然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但票房只有一千多万。 《合伙人》上映一年后,紧随陈可辛北上冒险的徐克,也终于在试水多年之后,以一部8亿多票房的《智取威虎山》捧得金鸡,宣告自己宝刀未老的同时,也续订了主打奇幻武侠的《狄仁杰》系列。

《智取威虎山》

陈导和徐导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后来的老乡,在内地拍戏,有两点最为重要:做好自己擅长的,只能带来口碑,做好自己不擅长的,才能带来票房。当你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时候,才算是活了下来。 这一点,一位后来的北漂导演最有体会。 他就是创造了香港导演内地票房纪录的林超贤。 六零后的林超贤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入行,师从《逃学威龙》《武状元苏乞儿》的导演陈嘉上。他从学徒做起一直兢兢业业,终于干到自己当导演的一天。 可惜轮到自己喊「cut」的时候,香港电影已经江河日下了。 2000年,林超贤拍《江湖告急》时,全香港只有两部电影开工。他这部戏预算只有四百万,还不到九十年代成龙片酬的五分之一,靠著几位主演自降片酬才勉强开机。

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江湖告急》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等四项提名。凭借一部部小成本积累的口碑,林超贤的导演功力逐渐被圈内认可。 他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 当机会遥不可及时,忘掉它做好眼前的事,才是最有野心的态度。 《证人》《线人》《逆战》《激战》,林超贤的电影成了最佳男主的得奖专业户,总是在二三流徘徊的谢霆锋、张家辉都实现了演艺生涯的突破。 成就他人的同时,林超贤也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博纳影业的老板于冬。 投资《激战》的时候,于冬没有给林超贤任何限制,让他「放开了玩」。确定影片方向后,一个电话都没有给林打过。

《激战》

于冬「赌」对了,《激战》为博纳带来过亿的票房。 2013年,于冬带著一个新项目找到林超贤。这个故事的真实原型是「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如果开拍,将是国内第一部直接与公安部合作的电影。 林超贤很犹豫。自己虽然拍过很多警匪片,但从没涉及过公安题材,况且还是包括四个国家的真实案件。 最让他心里没底的是,自己在创作上从不妥协,只要投资方对剧本和演员提自己的要求,他就敢撂挑子不干。 这回如果和官方合作,他还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吗? 考虑再三,林超贤还是接下片约,并且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赴金三角地区考察,和专案组成员座谈。 这些经历让他大开眼界。林超贤觉得,自己听到的这些故事,在香港拍出来观众也不会信,因为实在太过震撼,如果真能拍出来,警匪片这个类型都会有突破。 但是,让林超贤没想到的是,从调研到开拍,中间还隔著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只有所有人都点头,这个戏才能开拍。 每回一开会,来的专家就挨个对剧本提修改意见。故事精彩,但是暴露侦查手段的不能拍。突出主题,但是渲染犯罪细节的也不能拍。 在改了二十多版剧本之后,林超贤受不了了。 如果都按专家的意见改,电影拍出来绝对难看,艺术是需要独断的。

林超贤在《湄公河行动》片场

林超贤想要退出,他对于冬说:「于老板,你不要搞我啦,这个戏我真的做不了。」 这个时候,监制黄建新站出来,用自己的经历劝住了林超贤。 「几十条意见就把你吓住了?当年我拍《黑炮事件》的时候,几百条批评意见我都扛下来了,别往心里去就完了。」 黄建新的话缓解了林超贤的焦虑。他决定先不管修改意见,按自己的感觉拍,如果不行大不了不署名。同时,于冬也找到公安部的领导沟通,双方确定了「先开拍不行再补拍」的方案。 有时候,你如果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别人就会认为你是错的。 《湄公河行动》试映时,评价不错,林超贤说公安部门的领导很高兴,因为他们从没想过,出来的片子会是这个效果。2016年,这部筹备三年的电影终于上映。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突破青春片的「包围圈」,一举斩获11.84亿票房。 一年后,林超贤带领团队远赴北非,用101天时间和导演生涯最高的5个亿投资,完成了两小时从头打到尾的主旋律动作片《红海行动》。 为了对得起5个亿的投资,林超贤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所有镜头全部亲力亲为,他自己能做到的才会让演员去做。 主演张译说,他第一次在沙漠看见龙卷风很兴奋,正看著呢突然视野里的一辆车翻了,林超贤当时就在那辆车里取景。 工作人员都傻了,赶紧跑过去把车翻过来,从里面拉出了满头鲜血的林超贤。林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来,我们继续。」 《红海行动》全片几乎没有安排文戏,军舰、坦克、无人机,凡是能「听响」的贵重道具都给观众拍了个遍。观众的回报也很直接,36亿的票房、8.3分的豆瓣评分。

《红海行动》片场

超高的票房把林超贤推上了神坛,他的名字已经和主旋律密不可分,只要他想接著拍「行动」系列,可以调动比《红海》更多的资源。 「成名」之前,林超贤最想拍的是《江湖告急》的续集。故事的大纲早已写好,此前如果有人愿意投资,他甚至可以把那两部「行动」暂时放下。 也许,每一个北上的香港导演,心里都有一部《江湖告急》。 就像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个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的青春愿望。

选择北上的人,要经受风雨兼程的颠簸,选择留下的人,要忍受叫好不叫座的寂寞。 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女人四十》和《桃姐》两部电影创造过大满贯(最佳电影,导演,编剧和男、女主角)的「神迹」。它们的导演都是许鞍华。 许鞍华电影的主角一直是香港这座城市的悲欢离合。 当身边的同辈后生纷纷北上时,许鞍华没有走。有老板拿著大制作的剧本和银行卡找到她时,也被婉言谢绝。一直和母亲住廉价公寓、出门坐公交车的许鞍华平静地说:「那不是我想拍的电影」。 刘德华说,不想看到这么好的导演,如此辛苦地找钱拍电影。 后来,坚持慢工出细活的许鞍华也接了两部合拍片,《玉观音》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不出意外,票房扑街,两部戏加起来只有一千多万。 看著惨淡的票房,许鞍华摇了摇头,说自己不是徐克,没法用想像来拍电影。转身回到香港后,许鞍华像一条回到水塘的鱼,拍了两部充满生活气息,同时横扫金像奖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 《桃姐》里有这样一个片段:扮演电影制片人的刘德华来北京开会,会上,他和徐克、洪金宝为了预算在内地老板面前吵了一架,大有要散伙的意思,信以为真的老板只好给项目加了钱。忽悠成功之后,吵架的三个人在北京吃了顿涮羊肉庆祝。

扮演那个被忽悠的内地老板的人,就是《桃姐》的投资人于冬。 叉少觉得,许鞍华想用这场戏告诉观众,我知道他们都在玩什么,我只是想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许鞍华跟记者说,不要再写她生活得有多苦了,她不想诉苦。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会感到辛苦。

2013年,王家卫带著筹备十年的《一代宗师》和观众见面。对于这位导演来说,无所谓北上不北上,因为没有投资人和观众能为一部电影等十年。 《一代宗师》里,北方的宗师宫羽田对叶问说,拳有南北,可是国有南北吗? 佛山的叶问回道,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电影上映后,有人问王家卫,如何看待香港电影的去留,王导藏在墨镜后的眼睛闪了一下。 「从1949年开始,香港电影就已经是全世界华人的一种娱乐。香港电影从来都是依靠外面的市场,但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如果香港电影本身是行的,又何止『北传』?」当年,南边的人来到北边,带来了专业、技术和理念,也看到了未曾见过的壮美山河,这山河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演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感动、回忆和青春。拍《新龙门客栈》的时候,张曼玉、梁家辉、林青霞被敦煌黄沙遮天的沙漠震撼,回到香港后,身上不知哪里还会掉出沙子来。 拍《大话西游》的时候,周星驰每天会骑车带著朱茵,经过银川的朔方路,往返于酒店和片场之间。刘镇伟后来说,他们天真的样子让人很难忘。

拍《如果·爱》的时候,周迅躺在安定门桥下结冰的护城河上,紧紧地抱著金城武,在零下二十度的北京,她有了不放开的理由。 如今,香港电影人北上十六年后,两地已经密不可分。 就在上个月,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了一个消息,中央相关部委对香港电影颁布了五项利好政策,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合拍片里内地演员和内地元素的占比被取消了。 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当内地导演的《我不是药神》等接连刷新票房纪录时,南北影人已经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现在两边电影人能一起吃肉了,只是提供给我们的精神大餐好像越来越少。九十年代末,当《泰坦尼克号》驶向亚洲的时候,东亚电影人都被美国大片制造的奇观折服。我们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在电影院看到自己国家导演的奇观。从那之后,韩国电影奋起直追,在现实主义的路上越走越远。日本电影不紧不慢,每隔几年都有让人惊叹的作品,而中国的南北影人则历经从陌生、竞争再到携手的转变,蒙起眼睛跑到了距离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一步之遥的地方。只是,电影品质和市场规模似乎不是那么正相关。前两天,韩国导演奉俊昊凭借《寄生虫》摘得金棕榈奖,成为韩国电影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去年获奖的,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而早在26年前,内地和香港电影人已经通力合作,让《霸王别姬》折桂金棕榈。

陈凯歌与张国荣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再未有突破。如今我们的起跑线,与同属东亚的日韩相比,已经落后太多。 说到底,无论是北拳南下,还是南拳北上,中国电影如果有勇气突破自身的局限,又何至于在一片金棕榈前唏嘘不已。是时候停下来,好好看看我们曾经无比珍视的舞台了。部分参考文献北京日报,《吴思远:在内地影坛书写「第一」》北京日报,《陈可辛:一个香港导演的适者生存哲学》南方人物周刊,《许鞍华的幸与不幸》新浪娱乐,《独家对话陈可辛:再顿再悟再枯荣》南方周末,《要么北上要么等死》南方周末,《「中国公安的头一次」,怎么被导演林超贤拍成商业片?》新快报,《王家卫解读&:叶问不爱宫二 只爱功夫》

PS:哈喽~大家好,我是叉少。叉烧往事,专注于发掘旧时光中的闪光时刻。这里写的都是跟时间有关的故事。关注公众号【叉烧往事】(ID : chashaows)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陈凯歌】可提取文章:《背叛大哥的日子:拍片不为艺谋,电影再无凯歌》,回想当年聚义,都是如梦一场。

长文创作不易,如果故事有打动你,希望能分享、点赞鼓励一下,也欢迎留言互动,叉少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_^

这里还有其他回答,如果感兴趣,可以继续看下去 ↓

陈冠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www.zhihu.com图标如何评价电影人王晶??

www.zhihu.com图标

实际上这是大环境决定的

道家曾经说,拥有良好的品质和技能,再遇到机遇,定能立下不朽的功勋

中国有一位大贤也曾说过,人啊要看自己的奋斗,可也要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1、我们常常笑话说,林正英老师拍僵尸片出名了。然后半年多香港跟风了几十部僵尸片,直接把观众都看吐了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几十部电影,养活了大量的演职人员······

香港一直没有一个影视学院,都是靠无线的短期的培训班这种来培训

第一所影视学院建成,都八十年代末期了,等到第一批演员毕业,再积累几年经验,然后正好撞上香港电影的衰落期···

要知道,纯天赋,那是金字塔,越往上越少,有一个好的教育,那是橄榄球的形状,虽然上层的人和纯天赋的 差不多,但是中层厚实。而影视圈,重要的就是中层啊。

人民的名义里,主演演技一般,还不是靠达康书记这些配角硬生生拉起来的?

2、香港很多演员其实就是纯靠吃天赋,加上大量的影视资源,以演代学。

但是这是建立在解放后上海等地的影视资源大部分都跑到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资源也往香港汇集,台湾连「射雕英雄传」里边有雕,认为是宣传主席的只识弯弓射大雕,只能改名。监管简直吓死人···大陆更不用说,精力都花在两弹一星三线建设上,没多少资源投入到影视上,

换句话说,当时的香港是集中了整个华人圈的资源

每年几百部电影拍摄上映,就算你能力一般,也能捞到角色演出,然后慢慢磨练出来。

3、这就是香港本身的缺点,作为一个小城市,小家子气,大家可以知道,除了少部分香港艺人,大部分都是完全没有现代意识,一直就是能赚钱就行,等到好莱坞的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一出,香港电影直接就彻底崩盘了,。完全不是对手

香港的市场太小了! 要靠台湾和东南亚的市场才能回本

可是,自从泰坦尼克号这种工业化流水化的大片出来之后,香港的小作坊电影,就真的不行了

4、香港的电影市场不行了之后,还是有机会的,那就是大陆广大的市场,但是当时香港演员躺著挣钱习惯了,要知道21世纪初期的时候,都是大陆一线明星当配角,捧香港演员的。投资几个亿的赤壁,也是请港台的导演和演员挑大梁的

可是这种好机会完全没把握住····本来香港可以成为华人区的好莱坞,华人区的资源都往香港跑的(巩俐和章子怡都是大陆混好了区香港跑龙套,慢慢往上爬,再去国际的说)

结果呢···大家有兴趣可以回头看看21世纪初当时的合拍片,那漫不经心的·····

画皮啊,陈坤和赵薇孙俪啊,甄子丹只能算配角啊,结果宣传的时候占C位啊!

一直到观众用脚投票,大陆的老一派的导演们拍的片子没人看了,新生的导演出来了,就连郭敬明韩寒何炅大鹏都出来拍电影了,收视率还挺好了

港台的就自然没人看了

质量本来就不行,无非就是当时大陆的导演都是拍电影就为了去国外拿奖,根本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那时候港台导演和演员虽然不尽心尽力,但是好歹看得懂啊···

等到大陆自己的导演起来了,虽然还很稚嫩,但是他们拍的是大家都看懂的电影、

那么,谁还看你港台那种高高在上的电影?

更不用说,与其赚薪水和票房,不如坑投资人的钱更爽···

这时候,港台的最后一线希望,就死在了港台演艺圈的傲慢里···

5、港台电影市场很小,而且本土市场还大部分被好莱坞给占了

一年之计只有几十部电影出来

那么,这种情况,你还敢用新人吗?只能用老一辈的,以前一年几百部,老人也忙不过了,新人还有机会,现在············老人都还要枪呢·

用曹大佐的话说,就是内卷·····

6、香港影视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当年冠希哥的骚炒作了···············一下子香港中生代全灭·······大幅度加快了香港影视的坠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