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0年改革開放過程中,咱們的製造業和生產力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經濟的增長自不必說。2018年開始,國家開始遏制房地產發展,去槓桿,就是要防止中國經濟脫實向虛,重蹈日本覆轍。那麼,未來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增長點會來自於哪裡?


與城鎮化發展相關的基礎服務業領域(包括:批發、零售、運輸、住宿餐飲、居民服務業),社會服務業領域(教育、醫療、科研、公共管理),以及商業服務業領域(信息、金融)


中國經濟的兩大增長點來自於科技和貿易,當然也會有一些小的增長點。借用阿里參謀長曾明的一句話,「當下容易錢都已經賺完了」,剩下的錢我們很難再通過簡單的模式優化制度優化來賺取。回答這個問題,涉及到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相關的知識。我比較喜歡北大國發出版的《為什麼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中印發展路徑比較》,中國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通過製造業的蓬勃發展降低了物質的匱乏提高了人民的素質,目前已過了劉易斯拐點,中國發力萬眾創新和一帶一路是主旋律,也是戰略性的正確決策。

看一下最近幾年,科創板火爆,在線教育和在線辦公風靡中國,阿里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全球擴張,中國海外承包合同額履攀新高。這些路子都是當下以及未來的增長點。那我們會不會走日本的老路呢?我想用一個低垂理論,說的是每輪科技大爆發,人們能夠享受科技大爆髮帶來的果實,果實摘完了福利也就到頭了。所以中國非常關注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果一旦成功,中國的經濟又將得到解救,可以蓬勃發展一段時間。如果我們沒能做到,可能日本的今天即是我們的明天。


你說兩年還能猜猜,20年就不好猜了,你問問20年前的人知道現在的經濟增長點不?撤再多都是瞎猜。


計劃生育已經斷送了一切


鄉村振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