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体例、格律、辞藻都和《桃花扇》《牡丹亭》相似的书。

看了桃花扇后很喜欢,但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们一起来研讨一下如何用旧瓶装新酒。

如果答不上来,帮我邀请些人,点一下「好问题」


谁要能写的出来,那谁就是当代的戏曲大师了。


别想了。孔尚任和汤显祖数十年的文言教育是基石。

就拿说写曲词这件事来说。洪武正韵、中原音韵、曲韵骊珠你有没有滚瓜烂熟。曲牌你认识多少个,〔八声甘州〕是孤牌还是套牌,〔驻马听〕是南曲还是北曲,〔江头金桂〕有几板几句,正字多少个,入什么调,主腔是什么样;前腔是什么,幺篇是什么,赚是什么,煞是什么,尾是什么;合头是什么,换头是什么,务头是什么;小工调主音是什么,凡字调尺音是什么。

就上面这类问题要吃透就够好些年,这你才算具备写曲的基本理论知识。

然后才是戏剧和文学问题。

另外,我不会点「好问题」的,因为这是一个不自量力的萅??问题


(做人不要太高估自己) 桃花扇牡丹亭这些戏不说,就是普通的一出昆曲也不是一般人能写的。

这包含了很多东西,格律,音韵,典故等等等,想入门的话起码得会唱吧。 参考一些昆曲的入门,工尺谱入门。 格律有现成的书, 推荐《昆曲格律》,《昆曲曲牌及范数集》,简单一点的有https://blog.lsngb.com/?cat=188。

另,近些年看起来比较像老戏的是程先生的四乡愁。

https://gongchepu.net/opera/270/

https://mp.weixin.qq.com/s/L4eRxXQTJavDWolJ9ShcrA


这两出剧也是昆剧史上巅峰了。可遇不可求啊。

这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可参考 昆曲格律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49511/


看了不少回答都在强调昆曲,其实汤显祖在创造《牡丹亭》时只是按照一般的传奇剧本格式来写的,《牡丹亭》作为明传奇,用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都可以演唱。


传世的文章,技术为辅,情感和思想价值为主

眼睛没有流过泪,内心没有滴过血,没有极端地痛苦,没有体验过人世的情感,写不出传世的文章


梦中创作,一个梦全部创作好。牡丹亭就是梦中相遇,相爱,相守的。祝题主好梦。


劝你醒醒。


回答不了,没那本事。

那干嘛还回答呢,我就想上来说一句,这两书过时了。

固然这两书都算古典名著范畴了,经得起时间考验,但是这两书放现在和过去根本是两待遇啊,过去的人不晓得多喜欢《桃花扇》《牡丹亭》,那是爱的死去活来,好比现在粉丝追明星,感动得恨不得自杀。

搁现在呢,念书的时候学学吧,看红楼梦的时候感点兴趣吧。最重要的是里面的爱情,对现在的人,没吸引力啊,桃花扇那一套忠君爱国的,傻不傻啊,牡丹亭的爱情故事对过去的人来说,简直感天动地,人生一世,要有这样的一段爱情,也不算白活了,搁现在呢,傻子吧。

就剩了辞藻华美,还有些动人的句子。

题主说写体例、格律、辞藻都和《桃花扇》《牡丹亭》相似的书,其实有这么个人的,叫魏明伦,可以百度一下巴蜀鬼才魏明伦,他写东西是很好的,水平也是很高的,我也喜欢过他写的东西,酣畅淋漓,不像现代人做古诗,不是假,就是怪异。

水平那么高,也的确曾经被很多人喜欢过,但是现在看的人还是少了吧,我也不看了,要看正经诗文,牡丹亭够了,他写固然好,也有趣,但比不上诺贝尔,看文学作品,还是诺贝尔更好,表现力更强,古典韵文可以穿插到现代小说里,但是单独成篇,一来不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二来对人物刻画表现力都有限。

时代在往前走,现代作家们的写作手法是在进步,是更好的,更优秀的,要学习,还是学最前沿的,哪怕学村上呢


首先最基础的格律。众所周知《牡丹亭》、《桃花扇》是昆曲,那么要写一本像这样的书,首先要了解昆曲,特别是格律。昆曲每个曲牌的格律都是有严格要求,在格律严谨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词藻是否华丽,是否合乎剧情。

其次,昆曲的程式化、行当对的最基础的昆曲知识是要十分了解的,什么定场诗是什么?引子是什么?人物上场应该念什么白,唱什么曲,都得严谨。

上述只是举例子,如果都很了解,都很懂,能运用自如了再谈下面的。

《桃花扇》、《牡丹亭》等剧作都是有时代背景的,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有讽刺、有破除封建礼教等等思想,所以,戏剧作品是要有核心思想的,特别是像你说的要有一定高度,那剧情怎么写?要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正剧?悲剧?还是喜剧?都是要有讲究的。

综上所述,想达到这些剧目的层次,可以说很难。


有这个水平的人会上知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