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对于越剧我知之甚少,所以安利一些我个人觉得还可的书,软体,专辑,up主和演员。首先这部书叫「中国越剧走向何方」如果您看过这部书觉得有比这更好的,麻烦您安利一下,万分感激。如果文中有些不对的地方,请您不吝赐教感激不尽。

此书是一位名叫张艳梅,研究生时所著,其中写到现状中的一些问题一针见血,毫不避讳。真实深刻,不偏执。建议入坑不太久的小伙伴可以去康康,能解决一些疑问。

一共六大章,请您读时一定要先看序,一是了解作者本意,以及简谈「中国越剧走向何处」这个概念,对于后续理解有益。如果只是想了解越剧来源历史不妨去看看关于越剧史,或者宗师传记即可(王老自传第十一章谈到越剧演员在发展中遇到「让台论」与大锅饭体制内的问题等等,相当真实)。但如果想了解近20年越剧发展状况,其中利弊现象分析等,还是很可的。不得不说此书研究结论差点意思。但还是真诚建议可以看看这部书,能解决新萌不少问题。

比如,这本书解决了我这个新萌以前一个大困惑,就是为什么我去看其他剧种的才子佳人戏,总觉得人设怪怪的,宣传思想怪怪的,觉得男小生有轻浮的感觉,甚至我都不想男女主在一起。

以前读到一篇文章里写,看到有称颂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就感到凉薄无耻,三观不正。想想确实,与父亲决裂是不孝,与人奔走是不自爱。那种宣扬封建礼教下女子坚贞的形象,变形的低到尘埃里的卑微,放弃自尊自我,完全没有个性,实在有些让人难以喜欢上这种爱情故事。

(但是吧,武家坡是真的太好听了,好听到可以暂时忽略这些问题。 )

再后来,去读此书中说到,其他剧种大多所呈现的是「才子眼中的佳人」。但只有越剧这个诞生在新时代,多采用女小生,才展示的是「佳人眼中的才子」。越剧的女性观众比例高,其能大多以女性为视角,深刻体现女性内心情感变化,也最能体谅女性。比如,对于女小生的优点书中谈到「张生初逢莺莺的惊艳、西厢之约的孟浪如果由男性演员出演,难免让观众产生轻浮感,继而引起某种排斥性,而『女性』出演则有效地遮掩了这一点。借用鲁迅先生谈京剧男旦的一句话:在男人看来是女人演,在女人看来是演男人,总之,舞台上的张生并非一个纯粹的『男性』,而是一个男女共体的存在,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因此忽略了张生形象中的负面因素,而更多地陶醉于茅威涛优美、潇洒的表演。」

我想,怪不得目前剧种里,只有越剧把红楼梦里宝黛爱情演绎的最自然浪漫,最带感!怪不得越剧里的才子佳人戏最赞 (虽然越剧红楼梦很程高,但对于红迷已经很友好了)

所以,我太爱越剧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葬花表演不再是一味病态孤高自诩,无病呻吟,而是寻找精神上的慰藉,是释放个性。紫玉钗里的霍小玉得知,夫娶太尉女后不再说「做姊妹大家欢恰」,而是著凤冠霞帔,大胆闯入太尉府问理寻夫,最后夫妻情真,团圆收场,太尉女燕云形象也不只是个工具人,个性也更加立体丰满,为爱寻边关,得知真相后又能放下李益,修书求父亲收小玉为义女,成全霍李二人姻缘,大义凛然。李益一改畏惧权势,软弱退缩形象,真挚感人。还有祥林嫂,怪不得许广平先生为其签名宣传,那种对于旧社会女性残害的鞭挞,在最后一幕问天中诠释的淋漓尽致,绝对泪目。

三观接受度较高,爱情双方付出较平等,男性凝视少,使女性也更能接受这样的人设情节。

越剧能以女性视角去诠释演绎爱情,真的是一个很关爱女性,注重女性观众需求的剧种。

既然我还是吹捧了,那就先安利一下越剧里的仙女们。

比如宗师里最爱袁雪芬老师,读越剧史里她大刀阔斧的改革越剧弊处,不唱堂会,面对强权不惧怕敢于斗争。晚年采访她不避讳谈到越剧改良传统戏的问题,为观众立言。简直就是我心目中新女性的形象,疯狂为袁袁打call。顺便夸一波袁老的唱腔,那种韵味,妙啊~?

强烈安利,网易云音乐这个ING+出的专辑,什么神仙音质,简直就是宝藏专辑。

安利袁老断桥,与现在版本不同,还是老版的香,那个节奏感绝了!为袁袁,傅傅打call!

目前还是听王派多,王文娟老师的唱腔那种朴实中带华彩,含蓄细腻让人回味无穷,表演流畅自然,真的太奈斯了!最近又又刷了一遍追鱼,神仙可爱,还有一点精灵的小调皮,吹爆了!尤其是牡丹和鲤鱼精那种反差萌,B站弹幕也要笑死我

注:」追鱼」中鲤鱼精和金牡丹皆为王文娟老师一人分饰两角,个性反差鲜明,演技炸裂。

对王派艺术感兴趣的集美们,可以去哔哩哔哩里关注这个up主。安利王老自传-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看完之后没有最敬佩只有更敬佩!

一些戏曲知识科普,微信号也可关注

宗师们都太可爱了,吕瑞英老师的普通话最甜,最标准。傅全香老师的酒窝非常可爱,哈哈哈

对了,还要再吹捧一下我爱豆-王派传人单仰萍老师,单美人。我个人觉得她就是仙女下凡,不接受反驳,杠也没有用的那种。扮相娴静端庄,清雅凝重;唱腔清婉韵醇,细腻灵秀;表演情真意切,舒展大方。我总感觉她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对于人物的把控永远那么恰如其分,自然真切,眼睛里像有星辰大海,一眼便是惊鸿,气质淡然犹如素馨花,绝世独立。(感觉夸的还是不到位)

安利姐妹们康康,我美人的红楼梦,孟丽君,紫玉钗,舞台姐妹,真假驸马,虞美人,绣花女传奇(春江月),桐花泪,秦淮烟云等等(哔哩哔哩都有的看)还有现代戏「家」,本人一开始觉得是现代戏很嫌弃,有的时候打脸就是那么突然,暑假看的时候「真香警告」,一天刷两次,一连刷三天,里面好几段唱腔绝了。安利喜马拉雅,QQ音乐听「家」

最后因为太喜欢,去看了原著,还有孙道临老师民国电影版,还有李小冉老师电视剧版,还有陈晓旭老师版都不错

下面是微博图源,感谢感谢,侵删

红楼梦里林黛玉

孟丽君

谢幕的时候

这段简直就是我们钱单女孩的快乐!啊~

这个就吃的稍微有点多了啊

还有一点要吹捧,越剧界简直就是声控加颜控的福音,除了以上仙女们,中生代安利一下傅派何英,何仙子。真仙子,她声音就是那种清清冷冷的仙女感觉,我第二磕。西厢记,双玉蝉-菱花镜,大观园,五女拜寿,情探-行路等等,不用想,磕就对了!

其中喜马拉雅有一张何英专辑,中「琵琶行」一首不可不听,全原文一字不落,尤其唱到琵琶女自序时让人动容不已。不仅有唐诗还有几首宋词,弹词,傅派名段等等。妙绝

喜马拉雅里越剧最全,宝藏软体。

再安利一下颜佳(颜恝)老师,也是傅派小姐姐,绝美。什么梨花情,杜十娘,红丝错,安排!

虽然大把人知道何赛飞老师,但是她的越剧扮相那简直太深得我心了,必须安排上哈哈哈

被誉为最嗲张派,图一二大观园林黛玉,图三五女拜寿翠云。真,小可爱翠云

以上演员演技与美貌成正比,大胆磕!

大概就是这么多了,以后想起来整理一下再安排!

再安利一部书「越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者陈丹丹,里面特别介绍了各个流派演唱特点,可看。

中国大学慕课里的「越剧艺术赏析」,面面俱到,建议康康。


越剧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剧种,至情至性。

第一次听越剧是《游子吟》,在众多枯燥的戏曲中,这个戏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于是开始看越剧,徐进的《红楼梦》《梁祝》,顾锡东的《五女拜寿》《汉宫怨》,王仁杰的《唐婉》,还有我最爱的颜全毅老师的《鹿鼎记》《游子吟》。

【发展历史】

1.初期——

清咸丰十二年(1852),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曾称小歌班、绍兴文戏等。

1928年,女班兴起。

2.越剧改革——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开始改革。

3.建国以后——

越剧剧团走向世界,到德国、苏联、越南、朝鲜、日本、法国、美国、港澳台地区演出。

4.改革开放后——

浙江越剧界掀起小百花热潮,上海越剧界的青年越剧演员在各种广播、电视大赛以及上海市青年演员演出活动,也纷纷脱颖而出。沪、浙越剧界还为此联合举行大型研讨会,对越剧的新老交接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5.新世纪——

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由来】

1.前期——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

」绍剧「等。

2.正式命名——

1925年9月17日,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9年,记者樊迪民给《戏剧报》写稿,为「越剧」正名。自此以后,各大媒体报纸改称为「越剧」。

①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sheng)县是绍属之一

②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

③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豪言之触动

3、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剧团现状】

【剧本特点】

剧目来源:

1、唱书节目。如《赖婚记》

2、兄弟剧种。

如从京剧中学来《狸猫换太子》、和《红鬃烈马》等剧目,

从沪剧、话剧里学来《雷雨》、《啼笑因缘》等时装戏。

3、唱本、民间传说,如《碧玉簪》、《蛟龙扇》等剧目。

【音乐特点】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

1.曲调:

在曲调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

2.唱法:

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著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服饰特点】

服装

样式设计:借鉴古代仕女画较多,旦脚服装尤为明显。上衣有圆领、斜领、对开领;袖子有用水袖和不用水袖而放长衣袖两种;裙子大多做成百折式,系在上衣外面,有的还在长裙外面加一短式腰裙。此外,各种佩带的装饰性附件较多。

服装色彩:在服装的色彩上多用中间色,比之传统戏曲的下五色有很大的丰富;在纹样装饰上多用边花、角花、暗花,颜色淡雅、花纹简约,这同传统戏衣的浓重的装饰风格恰成对比。

服装用料:服装的用料,一般不用有强烈反光的缎子,而用绸、绉缎、乔其纱、珠罗纱、尼龙纱等,给人以轻盈、柔美、洒脱之感。

【舞美特点】

1.布景——

采用写实型布景、虚实结合型布景或装饰性布景。

在「守旧」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创造,借鉴民间剪纸、皮影等艺术风格的布景,吸收话剧布景表现方法的基础上,据越剧自己独有的舞台美术语言糅合而产生的。

2.音响——

越剧改革以来,向话剧、电影学习,效果也使用特殊工具,制造出模拟声音。

采用现代化技术,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枪、炮声,创造出逼真的戏剧效果

【代表演员】

【(小歌班)四大名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费翠棠

【(小歌班)四大名生】王永春、张云标、张志帆、支维永

【(小歌班)四大小丑】马阿顺、张瑞丰、金瑞苗、谢紫云

【(小歌班)四大老生】马潮水、娄天红、童正初、金晓邦

【(早期女子越剧)三花一娟一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

【(早期女子越剧)四大名生】屠杏花(文学小生)、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

【(早期女子越剧)越中三绝】李艳芳、赵瑞花、姚月明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后】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帝】竺素娥(活武松、越剧盖叫天)、尹桂芳、徐玉兰

【四大老生】张桂凤、徐天红、商芳臣、吴小楼

【浙江越剧五大小生】陈佩卿、金宝花、陈书君、尉少秋、王少楼

【越剧十姐妹】

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

【浙江越剧新十姐妹】

陈艺、俞文娟、陈晓红、黄美菊、杨慧月、舒锦霞、王杭娟、陈雪萍、朱晓平、赵海英

【新越剧十姐妹】

张琳、吴群、杨婷娜、李霄雯、王清、盛舒扬、李璐彦、陈丽宇、章益清、董鉴鸿

【台湾地区的越剧皇后与越剧皇帝】吴燕丽与朱凤卿

【代表作品】

1、文革后:

《三月春潮》《报童之歌》《鲁迅在广州》。

2、80、90年代:

浙江古装戏《五女拜寿》《汉宫怨》

近现代戏《复婚记》《巧凤》

越剧电视剧《秋瑾》《沙漠王子》。

3、新世纪: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山河恋》《玉堂春》《血手印》《孟丽君》《打金枝》《玉蜻蜓》《荆钗记》《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李娃传》《白兔记》《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家》等

【代表编剧】

徐进,顾锡东,王仁杰,颜全毅

现在我开始写越剧小戏了,作为一个不懂浙江方言的北方人,希望不给越剧丢人。


没被邀,忍不住答一波。

越剧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戏种,个人最喜欢钱惠丽老师和张咏梅老师。

给大家强烈安利1999年上海大剧院版越剧《红楼梦》,由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张咏梅等老师精彩演绎,主创人员30多位,全剧演员高达100多人(其中包括十几位国家高级演员),真真是神仙阵容,经典中的经典。

介绍下主演阵容:

(1)时年36岁的钱惠丽老师(徐派徐玉兰老师高徒),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

(2)时年37岁的单仰萍老师(王派王文娟老师高徒),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

(3)时年34岁的方亚芬老师(袁派袁雪芬老师高徒),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

(4)时年30岁的张咏梅老师(吕派吕瑞英老师的高徒),国家一级演员。

手笨不会剪视频,贴几段个人最爱唱段:

1、钱惠丽老师(饰宝玉)的唱段《想当初》: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宝玉是终日相伴共欢笑……

2、单仰萍老师(饰黛玉)的唱段《黛玉葬花》: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3、张咏梅老师(饰紫娟)的唱段《劝黛玉》:姑娘,与姑娘情如手足长厮守,这模样教我紫娟怎不愁……

3、张咏梅老师(饰紫娟)的唱段《试宝玉》:放一把火,炼他一炼,看他是黄铜还是金……

4、《哭灵》中张咏梅老师(饰紫娟)的唱段:想当初姑娘病重无人理,床前只有我知心婢。她这边是冷屋鬼火三更泣,你那边是洞房春暖一天喜。只听她恨声呼宝王,这辛酸的事儿我牢牢记。宝二爷,你来迟了,你来迟了,人死黄泉难扶起……

张咏梅老师的唱腔、表演、身段太绝了,《劝黛》那段真是人戏合一了,真的非常有感染力。

可惜周围没什么人听越剧,我把链接发到下面,有兴趣的朋友听一听吧,听越剧不像京剧需要门槛,况且又是红楼梦,应该有共鸣的。

邀请你看《新版越剧数字电影《红楼梦》(全剧)钱惠丽单仰萍》,点击链接观看, 不负好时光https://url.cn/RBc3QcZT?sf=uri


谢邀。

要论了解多少,那其实是非常浅薄的,仅限于对越剧小生花旦流派的识别。关于越剧的发展历史,各流派唱腔特点的赏析等等,一直没有做过很详细的研究。总而言之,现在就是一个业余到不行的业余票友。

从京剧入坑到越剧已经两年了,越来越了解到这个剧种的魅力。身为一个内蒙人,从来不曾想过会和地地道道江南水乡的戏曲艺术产生这么大的交集。

从语言不同,到逐渐熟悉,再到能哼出旋律,最终到现在的能跟唱听得多的戏,能听懂新戏。是慢慢学习的过程,也是更加热爱的过程。

我更喜欢尹派的小生,谦谦公子,温润如玉。俊朗的扮相,如水的唱腔。有梁玉书的温柔,也有宋弘的刚正,有申贵升的不羁,也有何文秀的深情。一人千面,如见其人。

愿越剧长盛,中生代长青。


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但是从小就喜欢听南方的小曲儿小调儿,特别喜欢越剧、黄梅戏还有评弹。都怀疑我上辈子是南方人哈哈。小时候收音机电视里听到就一定要听完才走。但是了解的并不深入,就是单纯喜欢听。最印象深刻的是越剧尹派小生的唱腔,赵志刚(不知道名字记错没有)的沙漠王子我听了无数遍,还有茅威涛的盘妻索妻,还有那个电影五女拜寿,都曾经是我的最爱。。。后来年纪渐长工作繁忙就听的少了,但是每年春晚或者其他综艺有越剧演唱,我是一定不错过的,老公曾经问我你怎么会喜欢越剧,听得懂他们唱的吗?我说不是有配字幕吗?唱腔缠绵悱恻,韵味无穷,就是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哈哈。之前听张云雷唱了那一小段苏州好风光,勾起我听南方戏曲的瘾头,找了好多段越剧和黄梅戏来听,过足了戏瘾。。。在北方生活的人其实很难接触到越剧现场演出,感觉最近些年那些美好的南方戏曲都变成了重要节日中综艺节目的一道拼盘菜,其他时间几乎看不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