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04一枚,可能是小時候受到家人的影響平時喜歡聽慢節奏的老歌以及一些壓抑的歌曲(類似於好想再愛你,星語心願,記事本這類的),總是能從這些歌裡面聽出很多東西,但是我身邊的朋友們好多都對這類歌曲不容易接受,他們都喜歡快節奏旋律緊湊的歌曲,我平時也會聽這些歌但還是更喜歡老歌一些,想知道大家對喜歡老歌的人是怎麼看的


瀉藥。首先先回答問題:

不奇怪。還能怎麼看?就這樣看唄。

其次,作為一個知乎音樂情感區(我希望知乎有這個分區把這些問題容納)答主(專門來解決包括自己和周邊人音樂品味不同造成的孤獨、遺世獨立;自己和父母因為聽音樂產生的不和等個人音樂品味造成的情感糾紛),我真心已經厭倦了提這種問題的套路(父親/母親阻止我聽XX音樂,我該怎麼辦?作為一個80/90/00後喜歡聽XX音樂,但是周邊人都喜歡聽YY音樂,我奇怪嗎?這種問題我能問100個),我也真心已經厭倦了回答這種問題的套路:不奇怪,我也聽XX音樂。不奇怪,那是因為周圍人品味低。甚至我也已經厭倦我之前回答過的套路,我真的不想再寫那麼多字把題主批判一番,這樣只會讓我更看上去像一個混蛋。看我之前那個答案就夠了。

作為一個知乎音樂區的答主和圍觀者,我更願意看到對於樂理、對於各種音樂技術、對於某種曲風、對於某位樂手或者某張專輯的探討和評論。知乎不是追星撕逼的戰場,也不是裝逼的舞臺。

以上。


我是00年的,從大一開始真正喜歡上了老歌。最喜歡的是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其次是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比較喜歡的如beyond、鄧麗君、張學友、張宇……太多太多啦,都是我的心頭愛。

我身邊的同齡人很少很少聽老歌,大多聽的是翻唱的抖音熱曲,如:驚雷、下山、mom等,我無法理解。說實話我真的很討厭很討厭很討厭這種歌,完全不能跟以前的老歌比!

現在已經很難很難找到喜歡聽「富有年代感」的歌曲的同齡人了,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那麼我就會很欣賞你。


不會。我也喜歡聽一些「老歌」。

首先要明確的是,「老歌」是什麼?所謂「老歌」大部分是我們父母輩年輕時流行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因為傳唱度廣,知名度高,所以可能歌手的團隊沒有宣傳了,歌手沒有宣傳了,甚至團隊解散了,歌手過世了都還留在眾人中間,所以也就流傳下來。

那麼,既然是傳唱度廣,知名度高,那說明這首歌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和觀念。流傳下來也需要有新一代的傳承纔行。所以有一些雖然流傳下來了,但是和新一代人們的審美和觀念有出入,就很難繼續流傳。雖然人的觀念和審美都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改變、進化,但人不可能一代又一代人都拋棄前人的,從零開始。而我們能聽到的「老歌」大多是經典,經典沒有時間限制,它們的站位很高,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做到「不過時」成為經典。

最後,澄清下不只是00後愛聽,所以這不是00後的普遍特點,沒什麼好奇怪的,也有很多不愛聽,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歌,所以今天的流行可能就是明天的經典。


不奇怪,但是會很孤獨


不奇怪啊 我就蠻喜歡聽老歌的,尤其喜歡聽鄧麗君的歌。一起出去唱K的時候室友都驚了,不過現在全寢室都會唱償還和你怎麼說了……

去年還一直循環聽處處吻和失戀陣線聯盟。我本身就是個喜歡懷舊的人,聽到這種類型的歌感覺一下子就回到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光。小時候電腦不是很普及,大多數的娛樂活動就在那厚厚一大疊刻著不同歌手唱的老歌的光碟上,粉紅色的回憶和高山青在一張碟上,DVD和VCD還要分得很清。爸爸媽媽偶爾也會哼上一兩句。晚上一家三口擠在一張牀上看圍著篝火的阿里山的姑娘,看爸爸用手柄對著電視機打遊戲,現在回憶起來真的是很美好的時光呢。

我媽媽說一聽到北國之春就能想起她年輕時打工的那家飯店,那個經理人很好長的也好看,唱的最好的歌就是北國之春,那個時候是她最開心無憂無慮的時候。我老爸在我印象裏還年輕的時候經常哼玉蝴蝶,喜歡謝霆鋒。所以現在的我聽到這些他們喜歡的歌時,回憶起的就是那個狹小的屋子和那個再也不會有的三個人的時光

有人總說還是老歌有韻味,我也不太懂音樂,也聽不出韻味來,只是覺著老歌承載著自己的回憶,老歌是時光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