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價值觀,有些所謂正確的價值觀會引起自己的不適他還算正確的價值觀嗎?還是說價值觀只要能指導自己舒適的生活就好了?


有對錯。很多人都用辯證的角度看問題。那我闡述一下辯證下的絕對結論,且以真理來淺談。運用辯證法看這個問題。

對錯是相對的,就像真理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

絕對的,是因為它陳述了一件事物的本質。相對,是因為,在認識真理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時空的侷限性。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認知法看,可以理解更深。比如我說:善行是好的。這是普遍公認的真理。但當把它放在一個由歷史和空間侷限的世界裡,它會給你呈現出相反的東西。

子貢贖人的故事來參考。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看見同胞遭遇不幸,淪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弟子子貢將魯國人贖回來以後,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子貢,你贖人沒有要國家的補償,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卻會讓魯國人不再贖回自己的同胞。此處怕打字麻煩,具體故事可以百度詳細看一下。子貢善行,帶來與善似乎相反的結論,它不好。但你不能否定我前面陳述的真理,因為這是個例。這個故事就是說人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總是有著歷史的侷限性,往往對問題的表象產生迷惑,但若究其本質,至達真理,著實不易。

但就這個問題而言,自然的,許多事情,以今天的歷史的角度來評判,自然有對錯,以不同人的角度來看,有對錯。所以產生迷惑是正常的,但高瞻遠矚,能看到其真理的層面,就會有清晰的對錯是非,而不是每個人見解不一。這就是有對錯的絕對結論。

就如子貢行善不好一個道理,你若是抓住它不放,就是迷惑於其表象。不知你可有所理解我說的。辯證唯物主義,你可以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瞭解中認識到,而我這些理解,也只是借鑒這種方法來解釋,如有興趣,我個人推薦值得一看,會解決你很多的思想困惑。或許我的認識也比較淺薄,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價值觀本質上是基於行為選擇的認知,如果不嚴謹地去探討,可以說價值觀只是合不合適的問題。畢竟價值觀隨著時空的改變以及社會的發展(宏觀環境),在不同身份的人(小環境)身上都會呈現出差異。

但往小處說,大抵上都是你身邊的小環境(人的社會位置)以及你所處的大環境所主要影響的。當然也有人的主觀能動性帶來的差異,比如說能力強的人和能力弱的人,學霸和學渣看待考試大多數會存在差異。

將戰亂年代與古代,和現代的人對比,你會發現很多由時代背景(大環境)所影響的價值取向,但代換到其他環境裏,你會發現有很大差異;統籌羣體利益者的取捨和個體的取捨,雖然存在共通,但差異還是挺明顯的。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從一個圈子裡的人較為普遍的價值取向,可以看出這個圈子的特徵傾向,你看的更多,發現對錯的界定只是相對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