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隨父姓是中國大眾認知,就跟結婚需要男方準備婚房是一個道理。

認知無關法律,也談不到道德,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

背離認知的行為會引來好奇者的關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例如,你結婚是女方出房子、彩禮,或者婚後不是女方入住婆家,而是男方入住丈母孃家。

合法嗎?法律根本不管

合理嗎?你自己家的事,你說合理就合理,別人管不著

合乎認知嗎?不合乎。

別人會覺得你嫁了個窮光蛋,你丈夫是入贅,或者你嫁不出去,家裡招了個上門女婿,等等流言蜚語。

至於這些對你和你老公,乃至你們兩邊的家族有沒有影響,看你們自己是不是在乎。

孩子隨母姓一樣,合法合理,不合乎認知

別人會覺得你老公是不是入贅的,你是不是喪偶二婚的,等等流言蜚語

至於這些對你孩子的成長環境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你自己判斷唄~

以上是理性回答。

以下是看見問題後腦子直接蹦出來的想法,也不多,就一句話。

自己生的孩子都能讓你拿來搞田園女權,你真不配有孩子。


釣魚越來越沒水平了。

真的很討厭動不動就一杆子打一船人或者因為a所以一定等於b的直腸腦迴路。

這種事,能商量成就商量,不能商量就好聚好散,何必因為八字沒一撇的事貼標籤撕標籤?

什麼認為孩子隨母姓就一定是女拳師,感覺問出這這兩種問題的人就應該原地結婚。

隨父姓是父權社會的制度組成部分。也是目前社會大部分主流隨父姓的原因。一時半會大環境改不了,但是開明優秀的人會越來越多,社會環境也總會慢慢有改變的。

冠姓權是吵架撕逼獲得的嗎?換句話說,所謂嫁娶和入贅都是糟粕,結婚繁衍後代就是兩個有感情的人想生活在一起所以簽訂了協議共同分擔困難哺育後代,至於姓氏,誰的好聽或者誰優秀就跟誰姓唄。這種不影響人命的問題在主流的大環境裏靠小羣體的玻璃心和怒吼發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真正有意義的是這一小撮覺得不公平想要改變的人能掌握社會資源成為能改變現狀能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力量。


動不動就直男癌?直男招你惹你了,不喜歡直的找彎的去。

女性說要有冠姓的權利,大家都說原則上應該有,具體可以夫妻商量著來。

然後就開始帶節奏說男性要求冠姓權,就是直男癌?男性連提出自己主張,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力都沒有了?


1.隨父姓是國內的傳統觀念,你非要說是直男癌,那老一輩的人,大部分年輕男性都在這個範圍內。甚至大部分女性也是認同隨父姓的吧。這個說法顯然是不合理的。

至於國外,一般都是婦隨夫姓,孩子就沒有姓氏的問題了。至於為什麼不是夫隨婦姓,這我不清楚,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下。

2.知乎上有一個相關問題,說了父姓制度原由,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為什麼孩子要隨父姓??

www.zhihu.com圖標

總結幾個點:


財產權利說:

(1)為什麼倒插門的婚姻是從母姓?因為孩子的父系根本就沒有什麼遺產可以執行,遺產主要來自母系,為了標明孩子有母系的繼承權,孩子必須跟母性。

(2)古代絕大部分家庭的遺產來自父系,因此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從父姓以標明繼承權。女兒將來是要從夫姓的,失去姓氏的同時也失去了繼承權和義務。

作者:龍悅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11899/answer/256148830


遺傳(基因)說:

(3)

你姓王,你是男性,那麼你的Y染色體只能來自於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也就是說可追蹤溯源的,是純正的(即使要變異的話,也是自己突變,不摻雜外來基因)。

你姓王,而你是女性,你的X染色體則來自於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而兩條X染色體在一起是會重組的,也就是說,你的X染色體是來自於袁、魚、姚、劉、牛、馬、羊、熊、諸、葉、苗....等等的混雜體,而不是來自於一個人,所以你是無辦法追蹤你的祖先的。

以前,人口流動很少,在一定範圍內遵循同姓不結婚的規則,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近親繁殖,保持人類的種羣雜交優勢

作者:是智也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11899/answer/334797981

(4)

除極個別情況外,如果一個家族一直有男根誕生,那麼這個家族的染色體Y就一直傳下來了,而且是同一條祖先染色體的複製品。

  祖先的X基因越來越少,最終近乎於無。但是除極少數突變外,Y染色體卻無法「稀釋」,始終隨著這個家族的男性成員一直延續下去。

  從Y染色體的承載來說,中國人小孩和父親姓的傳統有著樸素的科學依據。中國人在5000多年前的周朝,就用「姓」給自己的家族命名。標識自己,區別他人,給家族打上染色體Y的標記,避免近親繁殖。

作者:夏夏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11899/answer/28836341

文化傳統說:(未經授權,聯繫侵刪)

(5)


權利與義務(社會分工)說:

(6)

男姓女性的地位和人格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誰尊誰卑。男性女性創造社會價值的能力的不同源自自然進化的不同的生理結構,來源於不同的社會分工,社會給男性的要求首先是創造財富其次是繁殖,而社會對女性的要求首先是繁衍後代其次是創造價值,女性為繁衍後代必須要付出代價,代價是工作時間以及永久失去一些工作能力,但是付出代價的同時又能獲得幾乎對等的回報:1,領一張長期飯票 2、獲得子女在前十幾年更深的感情,你敢說你小時候不是決定麻麻更親?我就是這樣。並且能夠相對容易獲得與孩子他爸一樣的被贍養權,你要知道孩子他爸往往拼死拼活幹了一輩子才能正常領到這樣一張飯票。

中國女性地位為什麼比日本女性地位更高?那是因為中國女性在生育後依然工作的比例高於日本。對社會貢獻大,地位自然高,權力權益的大小與法律無關,與承擔的義務責任成正相關,在這點原則上,,社會是公正的。

家庭關係中,生育權不應該被拿來當作討價還價的價碼,或者當作威脅別人的工具。想要被尊重,就去工作。社會就是這樣,如此。作者:宮小鎖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11899/answer/49756058

以上節選觀點,歡迎討論。

個人認為,

1)當前社會,姓氏隨父隨母對男性來說無所謂,和誰姓很重要嗎?

當然,可能我潛意識是在想,但凡你能做到無視以上觀點,和誰姓都無所謂,但普通人一般無法做到。

2)姓氏的爭奪,無非想剝奪男性的權利,認為懷胎十月異常辛苦,認為女性應該對孩子佔有的更多,是一種佔有慾望。我只想說真正的女權不應該是這樣。

但女性懷胎十月,男方,整個家庭也悉心照顧你10月。懷胎時,女性輕活重活都不能幹,賺錢養家都是男性在幹,或者男方家庭在支持。女性要喫得好喝的好,而且全家人都得照顧女性的情緒。

一朝分娩,我承認分娩的痛苦男性無法體會,但男性至少尊敬,至少承認女性的經歷和付出,社會輿論對於母親的評價都是積極向上,正能量的。


現代早就不仰仗男方掙錢養孩子或者繼承男方家產了(除非你家有個鐵王座),為了生育犧牲職業生涯的是我,產後哺乳甚至患各種後遺症的是我。一言以蔽之,生孩子的人是我,就像科學家有權命名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樣,我有我生的孩子的命名權。

孩子跟夫姓是固有觀念,不代表它是對的。如果女方有孩子跟自己姓的意願,那麼男方應該考慮,而不是以「傳統」為原因拒絕討論,拒絕討論的男拳癌無疑。我們還有個「傳統」叫奴隸制,可是它被廢除了,可見不是所有的「傳統」都是社會聖經。

代孕另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