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當然是贊同素質教育了,但是,貼標籤這種事,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啊!

1.怎麼認定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

真的要區分,就是應試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考試,素質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素質,目的不同。

但是,提高素質是啥呢?誰給我一個素質的定義?

學鋼琴考級,算素質教育嗎?這是為了考試啊!

學美術?學體育?或者學IT?只要目的是考試,還不是應試教育?只不過學的東西不一樣了嘛!

要素質教育,只有一個途徑,取消考試!

只要目的是考試,只要需要競爭,那就避不開應試教育。

那麼取消考試的前提是啥呢?我覺得應該是利益驅動的社會轉變為興趣驅動的社會,每個人都有權利有能力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且大家都自覺自愿地做一些推動社會進步的事。

這種情況的前提是啥呢?是物質的極大豐富,足夠的物質條件讓人們不再為物質利益所動,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這不就是共產主義社會嘛。

所以,我們還是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吧!


學習必然是要考試,全世界的國家都是這樣,本質上並沒有應試教育一說,就算是應試教育,最終的結果,也是素質教育。

就中國的教育來說,中國正是發展中的國家。在這樣的大環境和各種政策的影響下,再加上中國人又這麼聰明,總是想盡各種辦法鑽空子。把應試教育無線放大了而已。

人們總是在自己的認知基礎上去處理各種問題,很多父母都是從解決溫飽階段過來的,有很多父母的自我安全感比較差,很容易把這種不安全感反應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所以同意不同意應試教育,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不過我們可以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可以選擇偏應試或者偏素質教育。

泰博斯創新實驗室-青少年科學素養平台?

www.tabs-lab.com圖標

我可以兩者都不同意嗎??

chapter1:無奈的現實

應試、素質教育之爭,很可能是弱勢者一種無奈的宣洩轉移,人們大多並不真的對應試、素質教育有過深入的了解與嚴肅的思考,反而是在面對現實(這一強者)不可反抗的無奈中,作為弱者的個體以否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尼采認為需要被超越的「奴隸道德」:

奴隸在道德上進行反抗伊始,怨恨本身變得富有創造性並且娩出價值:這種怨恨發自一些人,他們不能通過採取行動做出直接的反應,而只能以一種想像中的報復得到補償。所有高貴的道德都產生於一種凱旋式的自我肯定,而奴隸道德則起始於對"外界",對"他人",對"非我"的否定:這種否定就是奴隸道德的創造性行動。這種從反方向尋求確定價值的行動——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向外界而不是向自身方向尋求價值——這就是一種怨恨

——《道德的譜系》

「奴隸道德」(只是一種比喻)讓我們把怨恨發泄在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二元對立中,從而獲得一種快感。這種現象雖然可以理解,但從現實講,問題的很可能不在這,而在於:

無限制的教育增長——好似教育中市場經濟規則的運行——並非失去政府干預的結果。相反,這是政府有意要實施的政策,至少目前我們談到的幾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是這樣。無限制的增長既能使精英階層保持自身教育上的優勢地位,又能給工人階級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教育機會,從而同時「買斷」了這兩個社會群體在政治上的支持 。

——《教育社會學手冊》

無限制的教育增長,加劇了教育內卷,比如大學擴招,在長時期、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輿論的支持,對大學的神話化從未消停。

一個簡單的道理,隨著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拿到手的這份錄取書在擴招的那一刻就貶值。其根源還是在於社會上升渠道的扁平與窄化,不誇張地說,今天的國內教育不過是古代科舉制的借屍還魂,千軍萬馬獨木橋,對階級固化的焦慮有增無減。

於是我們能看到,教育成了名副其實的「軍備競賽」,教育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比試,謀求高學歷大多不是為了求知,而是迫於現實的壓力在未來的擇業中增添籌碼。

社會上企業的評價標準單一,只看重學歷,同時又對高學歷人才的消化能力不足:

我們已經進了公司,低學歷的晉陞通道完全堵死,即便我們都通過了職稱考試,只有高學歷的人漲工資,儘管考的內容是一樣的。

在知乎,看上去大家都在批判階級固化;但是從小小的企業文化裡面,大家又都在擁護這種固化,為這種無能的企業管理制度找借口,用」學歷的含金量「美化這種一刀切式的人才評估機制。……一個合理的制度里,學歷可以是最重要的一個評估渠道,但它不應該成為唯一的晉陞渠道,更不應該成為一個人上升的glass ceiling。

我們國家的企業為什麼都只看重學歷?這樣的企業還能活多久??

www.zhihu.com圖標

尚不成熟的企業文化,一刀切的人才評估機制,這就更加使得人們在學校滯留的時間越來越長。一個人從進入小學到讀完碩士學位(約19年),到讀完博士學位(約23年)。相當高比例的社會成員讀這麼多年書,是社會的需要嗎?!是學生的需要嗎? !

社會需要的是什麼?能力。但今天的學歷與能力漸漸脫節,一個人把自己一生最黃金的學習時期(十幾到三十歲)都待在校園,除了應試能力,他們與實踐有關的其他能力幾乎是原始水平。

學生需要的是什麼?就業。教育效果的不成氣候,使得大量高不成、低不就的學生畢業即失業,而錄取書和學歷的增發,導致學制的延長,又使得無數青年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為人詬病的考試上,囚徒困境愈演愈烈……魯迅真的說過:

「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門外雜談》


chapter2:一種可能的思路

不玩虛的,教育要走出囚徒困境,為不良競爭降溫的手段,我有個比較大膽的想法( ̄ё ̄)

一、多元化,瓦解教育壟斷,鼓勵人才的多樣化(這點極重要,放後面講)

二、儘可能分流,對人神共憤的內卷釜底抽薪

先說分流,在當今世界,教育不分流的典型是中國和美國,分流的典型是德國和英國,討論它們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它們能給我們這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獨木橋制度一些啟發。

比如教育早分流的德國,德國小學四年級後,到第五年學生會分流到三個或四個不同類型的中學(由於德國是聯邦制國家,教育體制的立法權屬於各州,中學教育的學校形式在各個聯邦州的情況略有差異)

德國教育分為兩個層次,第一階段包括

  • Hauptschule(基礎職業中學/主體中學)學制5年。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較簡單,畢業後多繼續進入二元職業教育體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德國小孩並不全都願意讀大學,因為德國有工齡工資的說法,早早畢業讀職業學校,早日進入社會工作,可能幾年後跟當時剛剛大學畢業出來的大學生工資和發展前途一樣。
  • Realschule(實科中學/實用專科中學)學制6年,實科中學也一直是德國教育體系中的典範,畢業的學生可獲得中級文憑,並具有許多選擇發展的可能——可以選擇較高等的職業發展,也可以繼續升學,往高等教育體制邁進。(你想的沒錯,分流以後不意味著一刀切,在不同的階段孩子都可以有彈性的切換
  • Gymnasium(文理高中/文理中學)學制9年,5~10年級是中學,11~13年級是高級中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通常選擇文理高中就讀,是進入高等教育必經之路。中學生讀完10年級後進行考試,合格者才有資格進入高年級就讀,不合格者轉入其他類型學校學習。結業文憑在各個聯邦州通用,文理高中高級部具有大學預科的性質。
  • Gesamtschule(綜合學校)是上述三種傳統學校類型的組合,綜合學校的原則是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能力選擇課程,教學大綱也包括職業教育方面的課程。綜合中學是以"機會平等」為其創辦基礎,希望所有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依據個人的偏好與興趣考量來發展,不會如社會淘汰的機制一樣,因為弱勢而失去更好的發展。

第二階段也可稱為「高級階段」(Oberstufe),其中主要包含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元制度以及文理中學的高年級。

  • 職業學校。德國職業教育的類型,依據不同專業的需求有不同的新發展,有許多針對不同的情況所設立的學校,例如:職業學校(Berufsschule)、職業專門學校(Berufsfachschule)、專科學校(Fachschule)等。
  • 文理中學高年級。從第11年級開始進入文理中學的高年級階段,依據各州的規定不同為2至3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授課方式採取課程制(Kurssystem),也就是學生可以依據其喜好與發展方向自由選擇學習課程與重點科目,以此作為進入大學院校的準備。

我從不認為我們能照搬的德國的教育制度,德國的早分流也有它自己的問題,但他們比我們好的地方在於,他們的文化不會打心底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會打心底認為「學而優則仕」,除了發財與陞官其他都不值得尊重,你說國內現實就是這樣啊!

bullshit!從來如此,便對么?!

我提德國也不是說要把它的經驗直接「拿來」,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還停留在功利主義的那一套,認為只有完全搞明白了什麼是「好」的,才能開始去做,而探索這個「好」本身的過程,還不算開始做。我拿德國教育說事不過是在探索,我們的出路很可能是——轉變思路!

什麼思路?多元化。

什麼多元化?教育選擇機會的多元化,而不僅是篩選標準的多元化。

開放教育系統,允許民間嘗試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出現各種不同的專業化學院,這樣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專業人才。專業水平的人才本來就是稀缺資源,越稀缺,市場所給的定價越高,機會也就越多,社會的資源就會向他聚集,上升的渠道就可以向他打開。

你看國外除了綜合大學,還有各種可以和大學平起平坐招生的學院,什麼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等高等學府,也可以招到優秀學生。這些學生做的都是自己的特長、自己喜歡的事情,達到專業水平要比做不感興趣的事容易得多。

反觀我們,在單一化的高考應試體系下,大部分人的這條路被封閉住了,他們很多被困在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上。即使國內有企業家或組織想投資辦一流的私立大學,但民辦高校生下來就低人一等,無法獲得平等的機會招來優秀的生源,是高校的准入標準形成壟斷。民間資本有錢,然而光有錢真不能為所欲為……

除了大學,還有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比如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制,學生每周三天在車間,兩天在學校,因為專業對口,他們的實習那才叫真實習。學校的企業結合形成制度化、具有法律保障的良性循環。再加上,德國聯邦政府從2008年開始啟動了聯邦培訓補貼金(training bonus)政策,凡是增加或擴充職業教育位置的企業,將由政府提供相應補貼。

反觀我們,很多職校的實習完全與所學專業不對口,職校的實習只是隨便找個單位鍛煉一下走走過場,這種情況已經算好的了。一些企業(比如京東)就和各大專科學校簽署協議,大一學生,老師帶隊,一天九十,一天10個小時,學生掙個零花,京東也就獲得了短時間內的勞動力補充,所謂實習就是去給工廠打工,以相對廉價的成本收穫了工作穩定性,資本割韭菜太過容易了,因為有權力與市場經濟狼狽為奸!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送你一個故事:

高考:中土帝國之忍者物語


我當然同意素質教育,事實上,誰都知道應試教育最終目的也是素質教育。

但前提是,我們國家擁有健全的素質教育體制,能夠和應試教育一樣公平的體制。

而這個體制也擁有前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素質,讓民眾享受生活,而不是改變命運,作為階級晉陞的唯一通道。

而這個目的的前提是,中國至少要擁有發達國家的綜合國力,社會內部相對公平,也就是基本達到共同富裕

對了,還有一個前提,世界和平。


這個還真不是說你同意哪種教育的問題,而是說你有能力選擇哪種教育?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如何有條件去選擇素質教育呢?或者把素質教育的範圍縮小一些,理解為孩子綜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內在能力的,如果要加上外債的能力技能,如鋼琴基建高爾夫騎馬等。那是屬於精英階層所能承受的呢!

分享一點,我這裡的感受。應試教育之所以大規模出現是因為現實的教育和考試這一對關係,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你理解的教書育人和成果反饋這對關係,而是一個社會篩選淘汰裝置!

應試教育本質不是教育,不是學習,不是為了自我提高,而是為了應對這個過濾器,在這種飽和競爭存活下來的一種生存技巧!

活著才能輸出!

素質教育,反而比較接近常識上講的對教育的理解!而適合這種教育的人,要麼他們已經到了優勝略汰的階段,要麼他們天生就不參與這種競爭!

別去比較茶和酒,別去較量鳥和魚,素質和應試本質不是二元對立或者相輔相成的,而是原本目的不同,手段不同,表現不同,結果不同,價格判斷不同,定義體系不同,本質完全不同的東西,不好比較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