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來源於無知,有深厚歷史基礎和素養的人不會說出偏激的言論。對本國歷史稍有溫情與敬意者,也不會對我們的文化與英雄事迹大加鞭撻。史觀有偏差,亦可在平和的氛圍中繼續交流。屁股坐歪了,則往往會偏執於一家之言,難以聽取新的意見。

從目前市面上可見到的歷史科普讀物來看,大多數都強調了文學性與藝術性,即便是為求真實去看原始史料,也難免會受編撰者立場的影響,這種情況下,要消除偏見,顯然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所以要保證對歷史的客觀看待,首要是保證歷史事實的準確清楚。我們不能全然相信史官會秉筆直書,所以要用二重乃至三重證據相互印證,包括出土文物,當事人回憶,天文地理資料等諸多證據,一系列多學科的互動,我們才能有機會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找到那一縷微光。

還原真相終究是個漫長的過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理性客觀的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就已經具備一定的歷史素養了。懂得從宏觀角度去辯證的看待問題,知道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人物也不是非善即惡,能夠有一些自己的理性思考,這樣網上的那些朝代粉和鍵盤俠們也就能少很多了。國民素質尚需提高,我也期待著那一天能早日到來。


歷史的偏見性,在我看來是無法被消除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歷史是過去的存在被現在的人所解讀,而人往往是一個矛盾的個體,在獨立的個體身上表現的往往會是特有的,如他的感知、認知。這是在一個非常短的周期內(對於一個群體來說)形成的。

那麼對於個人去解讀歷史,用相對客觀的眼光去評判,那麼不會建議剛開始就去解讀近代的或者是爭議性比較強的人物,在整個過程中,你所接觸到外界的信息是龐大,太多的干擾存在會影響你整個人的思緒。

在具備足夠的歷史基礎之後,對於一件事的理解,是前後聯繫去看的,一個王朝的覆滅不是一天兩天就完成的,他是有一定的鋪墊,再到發展,經過高潮,最後落幕。整個過程是十分密切,且有意思的。

如果有人說歷史就是這樣或那樣的,那他一定是在吹牛。哪怕是一個見證者,他也無法說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他的認知決定了他對整件事的印象,超過認知的部分,他是無法理解的,更何況是記錄。所謂歷史記載在一開始可能就偏離了軌道,那麼猜測就會在整個解讀過程佔據相當大的一部分。


後人對歷史事件的發展更多的是猜測和對歷史文獻歷史文物的研究。歷史是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拿中國古代史舉例,任何一個歷史事件,任何專家學者都不能百分百肯定它的真實性,這就是我為什麼學習中國古代史,因為它充滿未知性,只要對歷史心存敬畏,認為每一段歷史都可能只是後人的妄加揣摩,並無人可以確定其是否真實存在的,歷史就不存在偏見。


有一門學科叫「史學概論」,可以了解一下。


在學習歷史事件時,拋下腦中一切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 純粹的了解事件始末,而不去追究對錯。不要帶有個人情緒的分析事件發展原因,分析他們的性格,不要帶有個人情緒。


創建新的歷史

自己保持一顆純真本心,同時對任何歷史都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才能盡量不用偏頗的眼光和價值觀去看待歷史。


用客觀的,相對而論的眼光看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