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謝謝。


Lucerne Festival在2014年Claudio Abbado去世之後,有一場紀念他的音樂會,有一部分是由Andris Nelsons指揮的。

樂手在演奏馬勒第三交響曲的慢樂章時哭倒一片,可能是因為想他吧。

https://youtu.be/LCtyxuDtEbw


當然會了 我上次演拉二的三樂章就在演出過程中把自己給拉流淚了 因為太美太美了……一定要身臨其境現場聽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第三樂章。


新手和中提大概會


也許會,但是一個好的樂手不應該在演出的時候被情緒淹沒。不是說在演出的時候不應該有感情,而是說這個感情應該始終在可控的範圍內,一旦超出了可控的範圍,演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會毫無邏輯和平衡可言。

我在聽克利夫蘭交響樂團的音樂會的時候,經常在下面哭的稀里嘩啦,但是台上的人,無論是指揮還是樂手都看起來非常冷靜,但是音樂中迸發出的力量和熱情都無與倫比。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投入了感情到音樂中,但是始終讓感情處於一個可控的範圍,所以演奏出來的東西能夠達到感性和理性的完美平衡。我也見到很多人,尤其是學生,投入了很多感情到演奏里去,自己非常陶醉,但是作為觀眾聽到的就是毫無邏輯的音樂,沒有理性的成分在裡面。他可能自己覺得自己演的很棒,聽在觀眾耳里就是total nonsense。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在於樂手在演奏時會不會哭,而是在於應不應該被感動到哭。


謝邀

共情是人類基本的能力,所以當然會啦;但是具體到每個人就不一定了。

在實際的排練演出中,心理活動是很多樣的,在指揮不靠譜/沒怎麼排練還挺難的/你或者同事瘋狂出狀況之類的情況下,一般的心態都是非常緊張的,優先保證的是進入和音準節奏(也是演出的最低要求)。

我在一次聽音樂會的時候,貝九的圓號旋律就一直沒聽見,想必這個時候圓號演奏員或者指揮甚至意識到了這點的樂手是感受不到感動的。

當然也會有指揮非常厲害,樂團的配合也很成功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個人而言)哪怕多用一絲力度都會感覺到自己破壞了音樂,就更容易投入到旋律和音樂的表達中,也更容易感染自己。記憶中剛工作的時候排練柴六,就在排練時忍不住流了眼淚(沒流出來)。

至於是否因為從事工作時間過長而失去對音樂的感受,我無從得知,因為後來我們有了常任指揮。


會的,在樂曲中蘊含的意義被人所理解、銘記、感同身受的時候,和弦會與情感共鳴,演奏者流淚的情況並不多見,但肯定會有,更不用提指揮了,不過為了不影響演奏狀態,所有複合上述條件的人都會儘力憋住,後台再哭


謝謝邀請。會!當然會,喜笑悲歡都會發生。


之前去參加在廣州的YMCG音樂節,有一首曲目是Brahms小提琴大提琴的雙協奏曲,大提琴獨奏馬友友。坐在樂團里從開始和他排練到音樂會,雖然眼淚沒流下來,但是真的被馬友友的音樂感動,聽一次他拉琴就想給他跪下一次。。。。


入戲太深的話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