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

李家在晉陽起兵的時候天下已經起義不斷四處混戰了

李家盡了臣子職分了

隋煬帝被突厥圍在雁門關的時候李世民參與救駕了

之後的一年李淵和李世民一直在山西平叛和抵抗突厥

而且李家起兵的一個重大原因

是隋煬帝在雁門關被突厥圍困後

選擇了跑到江都醉生夢死

天下大亂,起義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打到晉陽

李家沒有義務給楊家陪葬

李淵若誓死抵抗,落得個家破人亡,隋煬帝還不見得念他的好

李淵若直接歸附起義軍,免不了屈居人下,羣雄爭霸,鹿死誰手還未知,跟錯了人又是一場浩劫

倒不如自立為王去搏一把

隋煬帝沒有死在長安,而是死在揚州

殺死隋煬帝的不是李世民也不是李淵,是宇文化及

隋朝到這兒基本上就名存實亡了

非要計較的話,李淵攻入長安之後立了個傀儡皇帝,隋恭帝楊侑,後來把他殺了

這也不是李世民的鍋


李淵起兵的時候隋朝已經被農民起義搞得大廈將傾了。李淵就是出來收拾殘局亂世而已,李淵是臣子不好意思直接反了隋朝。


無關,隋朝滅亡是隋煬帝自己瞎搞,沒那三兩三還要上梁山。把5000多萬人口搞到1000多萬,隋煬帝繼承的是一個比漢武帝繼承的基業還要繁盛的大帝國(ps:隋朝繼承了北周的強盛基業),最後國破身亡,亂世之中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即使沒有他們隋朝當時情景下還要滅亡,只是不知道會不會有後面的大盛世了


……帝巡北塞。……始畢帥騎數十萬謀襲乘輿,……突厥圍雁門,上下惶怖,……突厥急攻雁門,矢及御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目盡腫。

……

帝親巡將士,謂之曰:「努力擊賊,苟能保全,凡在行陳,勿憂富貴,必不使有司弄刀筆破汝勛勞。」乃下令:「守城有功者,無官直除六品,賜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使者慰勞,相望於道,於是眾皆踴躍,晝夜拒戰,死傷甚眾。

甲申,詔天下募兵,守令競來赴難。李淵之子世民,年十六,應募隸屯衛將軍雲定興,說定興多齎旗鼓為疑兵,曰:「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晝則引旌旗數十里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大至,望風遁去。不然,彼眾我寡,若悉軍來戰,必不能支。」定興從之。

……始畢解圍去。帝使人出偵,山谷皆空,無胡馬,乃遣二千騎追躡,至馬邑,得突厥老弱二千餘人而還。……車駕還至太原。

——《資治通鑒 隋紀六》

沒有奔赴國難、火速救援的李世民們,楊廣很可能提前GG。


隋朝的滅亡是隋煬帝自己作死,和李淵都沒有關係為什麼會和李世民有關係呢,李世民還去雁門救了個駕呢。

噢,如果是這個關係的話,可能從某種程度上李世民延緩了隋朝的滅亡給,李家爭取了充足的時間建立唐朝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