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你覺得一百年五百年甚至一千年後音樂的形式應該是什麼樣的,請大家開動想像力。


音樂的進化與迭代一直是線性的,每一種新的音樂出現都是建立在整個音樂的歷史之上。未來的音樂類型會越來越細化,很難再看到主流音樂的概念每個人稍有差異的喜好都能找到相對應的類型作品。

但其他年代的音樂並不會消失,多樣性是維持音樂發展的最好土壤。無論人類進步到何種程度,遷躍級飛船還是跨越星系,都不會捨棄掉曾經的音樂積累。如《海伯利安》的開頭一樣:

「烏黑髮亮的太空飛船的瞭望臺上,霸主領事端坐在施坦威鋼琴前,彈奏著拉赫馬尼諾夫的《升C小調前奏曲》,雖然鋼琴已是一件古董,卻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時,艙下沼澤中,巨大的綠色蜥蜴狀生物蠕動著,咆哮著。北方正醞釀著一場雷暴。長滿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烏青色的黑雲下現出黑色影像,而層積雲就像萬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 」


我猜想未來人類之間的交流方式會發生本質的變化,大家不再思考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是直接互相讀取對方的「內心獨白」,依靠腦波收發裝置進行數據傳輸。

在這一基礎上,人們接受音樂信號的方式也從只能用耳朵接受再傳到大腦分析,變為直接用大腦接受腦波格式的音樂或者說直接接收某人腦中的音樂想法。

這種傳輸完美避開了傳統音質在壓縮傳輸中會受損的問題,每次腦波音樂傳輸時,都是完整保質保量的真.無損音樂,只要你想,你可以實現足不出戶,甚至躺在牀上,直接在腦子裡聽音樂會(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來一句歌詞:腦袋裡在開party,不晃都不行),音樂會音樂的來源可以是提前下載好的錄音,也可以是某地正在實地演奏的音樂會以腦波形式的轉播。這跟傳統意義上的戴耳機身臨音樂會有本質的區別,腦波音樂是讓你的大腦直接模擬置身音樂會的場景,相當於十分真實的夢境!當然腦波不僅僅只能傳輸音樂信號,視頻信號也同理,所以如果實現了這個技術,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原汁原味的視聽盛宴

寫到這裡有點跑題了,我繼續說超現代技術對音樂本身的影響,我上面說了人與人之間可以直接用大腦傳遞音樂想法,而且是你想的什麼效果對方就能聽到什麼效果,這大大方便了音樂製作人、混音師、錄音師、策劃、委託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大家再也不用擠出「五彩斑斕的黑」這種摸不著頭腦的形容詞了,所以,超現代音樂能最大限度,甚至接近完美地還原它的創造者們的真實想法!

這種技術還可以應用在合成音色上,你可以直接通過腦波來合成你喜愛的音色,不用再動手一點點調整,一調就是半天!這樣一來,超現代的音樂將體現出無比獨特的音色體系!

哈哈哈哈寫了這麼多,真的很希望能實現這樣的技術!歡迎大家交流討論呀


隨著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直達大腦內部的聲音成為可能,腦電波編碼或許是一種實現的方式。

也有可能是配合VR技術的360度全景全聲道的聲場現實音樂,想想就刺激。

而人工智慧的發展說不定會讓AI代替音樂家的創作,人類繼而滅亡,時代屬於AI。


到以後,既然所有的旋律都被用過了

感受次聲波帶來的死亡快感也不是沒有可能


是無形的音樂,是金錢的聲音,是大佬的聲音!!


大眾聽不懂的


未來的音樂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我說不清楚。不過,其發展的趨勢,大概是製作音樂的門檻逐步降低,以及欣賞音樂門檻的逐步提高。


碼一下,一會來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