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好多家庭,特別是生二胎的,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我想問一下:

1.這對夫妻關係會產生影響嗎?

會不會因為提前說好隨誰姓而有「他隨你姓,你管」的觀念呢?

2.爺爺奶奶會不會偏愛隨父姓的孩子,反過來,姥姥姥爺會不會偏愛隨母姓的孩子呢?

3.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哪些影響呢?


後來。。。。。

後來都長大了。。。


我24歲,隨母姓,父母俱在,沒離婚,他倆感情很好,很相愛。我小時候那個年代隨母姓的人還是很少的,只是因為母親想我跟著她姓,父親就同意了。

用我爸的話來說就是:"孩子跟你姓也改變不了她是我骨肉的事實,不需要非得冠我姓。"

大家都說我跟我爸長得一個樣子,連我的小學班主任第一次見他就知道是我爸爸的那種,他就很開心,根本不在意名義上的東西。


我知道一個隨母姓的人,叫夏冰雹


我是浙江的,出生就隨母姓了。

從小到大都沒遇到過譬如:

1.被問為什麼不和爸爸姓啊

2.在家裡被爺爺奶奶區別對待

3.被同齡人欺負

4.被懷疑是單親

5.父母關係因此不和睦

等等問題

就正常長大了,也不知道好多人YY的問題哪裡來的,小時候農村長大,鄰裏都知道這家小孩和他媽媽姓的。

我媽兩個姐妹的獨生子也隨媽媽姓,同樣沒遇到過任何問題。

┌(┌ ???)┐其實不太懂隨誰姓為什麼會是個問題。。。


這問題我可以回答。

我隨我母親的姓,小時候不明白怎麼回事,上小學時吧,我記得還在做眼保健操,老師輕生喊我去辦公室,然後很奇怪的委婉得怎我父親是不是親生的,家庭情況什麼的,第一次讓我發現隨母姓是一件不太常見的事情,這裡說一下我87年的,上小學應該是94年左右吧,應該是小學低年級的時候。

後來有印象的就是高中個同學聊天時有同學問我為什麼隨母姓,我自己也不清楚,回家還問我媽來著。我媽說這是你爸決定的,我又去問我爸,我爸說隨他姓不好取名(他姓毛)就讓我隨我媽姓了。其實我媽的姓氏也很少見,對於我爸的這個理由我也是持懷疑態度的,甚至我也想過我的身世是不是不那麼簡單。

到現在我已為人母了,也就不去想了,隨誰的姓為沒有那麼重要嘛,都是親父母。


這一季《我家那閨女》好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蔣夢婕隨母姓,闞清子也隨母姓。

感覺她們父親都蠻好相處的,蔣夢婕可以看出來家庭關係也很和諧。


我, 母姓王, 父姓宋

我媽生我的時候因為太瘦

所以費了很長時間和力氣才把我生出來

我爸看我媽太辛苦, 就說讓我和我媽姓

我父母感情很好, 而且倆家親家也關係不錯

所以就隨母姓

後來改回父姓原因沒那麼複雜

就是經常被人誤會

很多人都以為我父母感情不好, 所以我不隨父姓

但實際上我父母感情很好,

所以為了避免誤會, 我父母一致決定讓我改爹姓

但實際上我們都無所謂

我父母說了, 跟怹倆誰姓都是怹倆的孩子

所以未來如果我媳婦想讓孩子和她姓

我也無所謂, 畢竟都是親生的, 跟誰姓不是我的孩子啊


我男的,以後結婚有孩子的話。我是希望隨ta媽的,畢竟我的姓氏不好聽 。我希望可以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畢竟自己的名字太糟糕了 ,我不希望孩子再有一個糟糕的名字


我隨我媽媽姓,從小到大旁人反應:

哇!你的姓好特別好好聽!

你爸爸一定超級愛你媽媽!

你爸爸對你媽媽真好!

你媽媽真幸福!


我也想隨隨母性。滑稽的是母親和父親一個姓,雖然不同祖宗


這些問題怎麼都問得那麼無腦?

1、孩子跟誰姓關夫妻關係什麼鬼事?除非夫妻雙方其中一方是變態。

2、爺爺奶奶愛孩子關姓氏屁事,就算跟了母姓難道就不是親孫子了?

3、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有些沒有素質、無知、思想不開放的渣在知乎上逼逼賴賴以外,人過得很好,很多隨母姓的孩子長大了成就至少比那些逼逼賴賴的人強。

簡直就是,腦子有病是不是?

你們大人那些嘰嘰歪歪的猥瑣事情別特麼扯孩子身上行麼?

你們結個婚是為了錢、為了長期免費車票,孩子招你們惹你們了你們要把你們猥瑣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去?


小孩隨母姓的危害

去年某校有一位隨母姓的新高一女生,初三時早戀,母親為了阻止女兒早戀,送到離她家較遠的某校,開學第一次放假回家繼續與男生約會,母親不讓,回校第二天就跳樓自殺,現場母親嚎啕大哭,父低頭不語;工作中我還發現,那些有「問題」的學生中隨母姓的佔比較大;問周邊公立學校和大學同學所在學校,也有類似情況,無意中網路上看到華為任正非的兒子孟平,小時候隨其母孟軍(任老前妻)的姓,經常打架、逃學,成年後自行改名為任平,但為時已晚,現在的任平平庸無能,成了任老一生最大的遺憾。

我國法律上規定小孩隨父隨母姓都可,甚至姓其他的也可,只要夫妻雙方認可,現實中也有很多寶媽認為,小孩是我辛辛苦苦生的,小孩隨我姓天經地義,於是讓小孩隨母姓或一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由於小孩出生時寶爸深深地愛著寶媽,寶媽提出小孩隨母姓,寶爸也會有同意的,但是小孩隨父姓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因為確認父子或父女關係具有生理性和社會性,這社會性需通過小孩的姓氏體現,如果小孩沒有隨父姓,那麼從社會角度看,小孩生父是誰是不明確的,而母子、母女關係無能是生理性還是社會性都是明確的,小孩隨父姓的目的是讓這個男人對小孩負責,是父系社會家概念的體現,是寶媽對寶爸的愛的體現,更是寶媽對小孩和對家庭的一種保護,這與「重男輕女」、錢多錢少、「延續香火」、社會傳統、男方面子、是否入贅、財產繼承、家庭地位,女人生小孩辛苦等等都沒多大關係,而與小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長密切相關。

我還有心觀察瞭解周圍小孩隨母姓的家庭,孩子小時,並無多少異常,有時外人看來還是鋌美滿的,因小孩隨母姓的家庭經濟條件一般都不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沒有幸福快樂的,小孩也幾乎沒有成才的,翻遍古今中外書籍,很難找到有幾個成功人士是隨母姓的,偶爾找到了幾個發展還可以的(如孟晚舟、劉亦菲、吳亦凡、闞清子、藍盈瑩等是隨母姓的,但都是單親家庭中長大,又如孟飛隨母姓,小時父母關係還好,但等孟飛成名後,父母還是各自有了新家(註:都是網上查到的)),卻發現其父母大多已XX了,隨母姓失敗的例子到很多很多(如學校裏那些的隨母姓「問題」學生,以後要發展到多少好,難說),某些大企業家族為了繼承財產,女婿入贅,小孩隨母姓(當然有明理一點的入贅家庭,小孩還是隨父姓的,只是與女婿生活在一起,生活還是十分幸福的),但不出二代繼承的財產就全敗光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本文結合我實際工作談點膚淺的看法。

小孩隨母姓,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危害最重最深的是孩子。

孩子小時,別人問起小孩姓名為什麼沒有隨父姓時,大人還可以解釋解釋(或不解釋),但孩子從懂事開始,發現自己的姓氏特別,自己「來歷不明」時, 孩子會多想,懷疑是不是自己來得不是時候,所以纔不能跟爸爸姓,導致孩子可能跟爸爸不親,缺少與父親的互動,又渴望父愛,性格扭曲,心理健康會受到嚴重創傷,在家裡,小孩享受的愛是殘缺的;到學校,每次開家長會,都讓老師和同學懷疑兩人的真實關係,因為畢竟不同姓,「我是某某某爸爸。」老師就會問:「你們咋不同姓啦。」然後你得巴拉巴拉解釋老半天,同學知道小孩沒有隨父姓,常會有「壞」同學說你是個野孩子,小孩哭著回家說有人說我是野孩子是常有的事,小孩無法解釋,成績下降,甚至不想去學校,因為到學校要面對同學指指點點的嘲笑,小孩變得自卑,不喜歡與人交流,於是重複轉校逃避,小孩不再開朗,不再陽光,到了小孩成長的叛逆期,不再相信父母的話,不再聽父母管教!是女孩開始早戀,是男孩開始玩遊戲、打架等,甚至患上「自閉症」自殺,什麼學區房、什麼選學校、什麼興趣班,什麼培養孩子等等都成了無聊的話題。到了社會,在辦事中常常被懷疑是黑戶口,觸及你的生父是誰?這是小孩永遠回答不了的問題,得帶上戶口本,有時甚至找居委開證明,兩人是父子或父女關係,既麻煩又狗血,這時家對小孩子不再有吸引力,沒有歸屬感,面對外人的懷疑,怨氣發到母親身上是肯定的。小孩長大到談婚論嫁時,對方會懷疑是重組家庭,等你解釋清楚了是原生家庭,對方又在懷疑這種母強父弱的家裡成長的人心理會不會健康?……,凡此種種,誰能保證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心理不出問題?

寶媽要求讓小孩隨母姓時,大多考慮的是眼前孩子在家庭中生活情況,很少考慮孩子在社會中成長和未來發展問題,孩子讀書期間,那些隨母姓小孩與學校聯繫或家庭社交中,發現大都是寶媽出面,很少看到寶爸的身影,隨著孩子的長大,家庭和小孩的培養壓力會逐漸全壓到寶媽身上,寶媽的身心壓力會越來越大,還需經常對陌生人解釋我家小孩是原生家庭生的,我們不是重組家庭,小孩是隨母姓的。子隨母姓是逆社會共識,是寶媽親手埋下的一顆地雷,隨時隨地會被人踩到,到時炸得所有親人都痛,但最痛最不幸的肯定是寶媽自己,因為結果是失去了孩子的愛,甚至失去所有人的愛,隨母姓小孩在校表現的共同特徵是內心具有強烈的自卑心,寶媽又很難覺察到,等覺察到時,後悔晚矣!小孩隨母姓不是男女平等問題,而是危害小孩問題。

因此勸寶媽們,想讓小孩隨母姓時先準備好以下五個答案1.孩子長大了會問你,為什麼別人都跟他們爸爸姓,而我要跟你姓?2.孩子會問你,我生父是誰,你怎麼回答他?3.孩子被同學欺負時,你怎麼處理,4.男孩子將來結婚,兒媳婦也強烈要求你的孫子隨她姓,你該怎麼辦?5.如果你也同意了你兒媳婦的要求,將來的家族宗普怎麼辦?小孩姓氏隨母姓,即使寶爸甘願做出犧牲,但社會並不認可!社會還沒適應,姓氏影響孩子一生,需謹慎!謹慎!再謹慎!

當然以下情況可以考慮隨母姓的1、未婚先育,不知男方是誰的;2、父親是上門女婿;3、被未婚女方領養的孤兒;4、某女無子女,孤獨無依,過繼給她養的孩子;5、因客觀特殊因素,父姓阻礙孩子人生,孩子自己不得不做出選擇。


二胎政策才幾年就長大了……

就我認識的幾個隨母性的過的都比我好,畢竟有能力隨母性的女方家要麼有錢要麼女強人自己很能幹。


我就是隨母姓的。後來就是正常長大了……

就記得上初中時兩個女老師得知我隨母姓後一臉羨慕的表情。


我閨蜜隨母姓,成績優異,個人優秀。現在在世界前五十大學留學。反正從小學到高中,同學都沒人關注這個事。大學在美國,美國離婚率挺高,隨母姓的也不少。而且美國那邊都認為不隨意評判別人是一種基本尊重。總之,她沒感受過和隨父姓孩子不一樣的評判。

真正會因姓氏而改變對自己孩子態度的人,一般都不會讓孩子隨母姓。一般讓孩子隨母姓的家庭都不是那麼的在意這個姓氏,所以家裡也不會有什麼區別對待,畢竟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就行。


就我個人而言

一,對夫妻關係沒有任何影響,我父母完全不關心這個問題,也不會有隨誰姓誰管的問題

二,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全部不關心隨誰姓,我親戚,反正和我比較熟悉的也都不關心這個事情。

三,我不覺得有啥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