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秦趙長平之戰的時候,廉頗趙括為什麼不用間呢?趙括精通孫子兵法,而孫子兵法有用間篇。後來王翦對戰李牧便用了離間計。關於用間,不只是離間。並不只是離間君臣,更換統帥,可以用間使敵人(王齕)誤判形勢貿然出擊,而後以兵擊之。


因為施行離間計本身就不是前方將領能夠做的事,所以廉頗、趙括怎麼用?

而無論是前期秦國用離間計換趙括,還是後來用離間計殺李牧,這都是秦廷最高決策層的國家行為。所以別說是廉頗了,就算是白起和王翦也不可能用離間計。

因為離間計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為,所以軍方將領擅自插手政治,你想幹什麼?想造反嗎?的確,在戰爭中前線將領是會派遣一些人進行滲透,可那是探子,探子和間諜是兩回事,尤其還是這種帶有明顯離間目的間諜戰,更是非一般間諜可以完成的。

其實在任何時代,軍隊將領能做的都僅僅只是執行最高決策層的命令,做好他們應該做的事,其他的事不歸他們管,他們也管不了。至於是否派遣情報人員進入敵國展開一系列間諜行動,這也永遠都是政權最高決策層的事。

畢竟派遣間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說你隨便派幾個人去了就管用。真正派遣間諜去敵國,最開始你還要挑選合適的人員,然後還要花時間進行相應的間諜技能培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很多間諜行為,尤其是策反行為基本上都是黃金鋪路,單純就是這個耗費也不是任何一個獨立個人有能力做到的,即使是軍方將領也不行,畢竟軍費不是讓你用到這裡的,所以最終還是需要有國家財政做支撐的。

就像楚漢戰爭時期開展的間諜戰,劉邦先期給陳平的就是足足「金四萬斤」,試問有哪個個人會拿出這麼一筆錢來做這樣的事?而且能不能成功還另說呢?畢竟間諜戰的成功率在戰爭史上其實並不高。

乃用陳平之計,予陳平金四萬斤,以間疏楚君臣。《史記·高祖本紀》

而且當時不管是韓信為大將軍、丞相,他負責的都只是北方正面戰場作戰,再如太尉盧綰率軍深入西楚敵後作戰,無論他們兩個人在漢廷的地位有多高,可他們能做的也僅僅就是打贏他們應該面對的戰爭。而真正執行策反西楚內部的間諜行為,也永遠都是由直屬於漢王劉邦的護軍中尉陳平具體負責。

雖然韓信、盧綰、陳平三人的目標都是一個,擊敗西楚,但是他們三人負責的戰場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並且也都是直接向漢王劉邦負責,之間沒有任何統屬關係,頂多也就是互相配合一下。

以上,這纔是一個國家政權面對戰爭的正常表現。

再說秦趙之戰,表面上是前方將領的作戰,但實際上是以秦王為代表的秦國最高決策層和以趙王為代表的趙國最高決策層的較量。

其中前線作戰也只是最直觀的表現,但這只是兩國交戰的一部分而已。在私下裡,雙方最高決策層都會互派間諜幹擾對方,只不過在歷史上中我們只看到秦國贏了,所以我們就認為只有秦國最聰明,會派間諜,而趙國就好像是傻子一樣,可事實上雙方都較量了多少年了,秦國會玩的東西趙國怎麼可能不會玩,不然還能存活那麼長時間?

所以不是廉頗、趙括不想用,而是他們用不了。至於趙國最高決策層到底用沒用,我覺得是用了,只不過失敗了,僅此而已。


秦國律法在反間方面是十分有效的。以廉頗和李牧的例子來看,收買權臣是簡單的事,但國君也都不是笨蛋,不會輕易相信幾個人的言辭,尤其是軍國大事。從歷史記錄上來看,這兩次秦國不僅僅收買了權臣,在趙國朝堂上發揮作用,同時發動了輿論戰,使流言在國內趙國內部散步,以另外一個方面增加傳播內容的可信度。正所謂沒有「空穴來風」,輿論往往能起到很強大的效果。

世人皆認為秦國愚民,禁止任何人在民間遊說,阻斷民眾接觸外來學說和思想。基本目的是為了讓民眾對外面的世界和其他思想隔絕,只知道秦國政策,悶頭耕地,拚命殺敵。但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有效制止流言散佈。

秦法不允許民眾學習百家學說思想,不允許民眾討論政治……在秦法中有著一系列的妄言罪。總之,你私下討論軍國大事的話,輕者受刑,重者滅族。連坐制使的你胡說八道以後被揭發的可能性極高,所以,你還敢亂嚼舌頭了麼?故而,流言到了秦國,根本就散佈不開。


離間誰?長平之戰是秦昭襄王發動的,必須打!……離間王齕?廉頗好不容易在第三道防線擋住了王齕,離間以後讓秦王換個更強的?……離間白起?不知道偷換了白起呀,我們還以為主帥是王齕……

大秦人才濟濟,離間一個馬上可以補一個,所以秦王就有賜死白起的自信……


趙括精通《孫子兵法》?對於主帥來說,會讀會背不會用也能叫精通?

創造了1:1被包圍的結果,被圍後沒有決死突圍抱著僥倖心理固守待援就是最大的敗筆,拚死突圍的結果最差也差不過幾十萬人全軍覆沒。趙奢評價他兒子:「兵者,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果然不出他所料,趙奢當年瘀與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大破秦軍,趙括就沒這種魄力。

用什麼反間計?趙括失敗不是他自己蠢?廉頗能被換掉還不是因為堅守一年消耗大量糧草,還丟失了第一道光狼城防線。

秦國能有許可權指揮幾十萬大軍作戰的將領哪個都不比趙括差,這一戰就是軍力強+糧草足+白起牛+趙括蠢。跟反間計關係不大,廉頗在也贏不了,因為白起還沒來,廉頗都被秦軍攻破第一道防線了,所以知道秦軍猛才堅守不出的。


長平之戰輸不是因為趙括蠢,而是因為秦國的國力比趙國強。

其實對於趙國來說,他們是防禦戰,只要死守就可以了。秦國不一樣,通過韓國的地界遠徵,補寄全靠韓國給面子,韓國翻臉,秦國一開始的15萬人就都得餓死。

廉頗跟秦國長平對質不是幾個月,是將近三年。秦軍來到長平就沒有取得過任何戰果。按理來說趙國應該穩贏的局面。

可是最後趙國耗不起了,全國糧食開始短缺,才把「消極」的廉頗換掉,馬服子才上了前線。馬服子只是改變了戰法,並沒有改變趙國國力不濟的問題,他上前線就是為了迅速解決戰鬥的,當時的情況就是廉頗也無能為力。

趙括其實還是可以的,不是名將,也是合格的指揮官,趙軍被白起圍困46天不見潰敗,甚至期間還組織起了有效突圍,一度讓白起很難受,足以說明他的帶兵能力。

我覺得趙括就是個背鍋俠。


首先,有人已經回答了。廉頗趙括是指揮作戰,用間是後面高層的事。

其次,用間也要有時機的,兩國當時也在和談,雖然秦是假和談,趙還在尋求外援。在已經守住的情況下,用間換人並無必要,因為秦將換人並不能改變趙國的狀況,而到了趙括被圍,知道了秦將是白起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而長平之後,白起劍指邯鄲,趙國則用起了間,說服范雎,使得白起撤軍。趙國得以苟延殘喘。

用間。因時應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