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两批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是,咋可能是。

捧高晓松的是想要进入精英阶层的普通人,

喷高晓松的是讨厌他在自己领域满嘴胡说的在职人员,

这俩群体可能部分重合,同一批就纯属意淫了。

补充一句,真正的精英阶层对高晓松是看都不看


高度重合,别忘了《晓说系列》《晓松奇谭系列》的夸张播放量,基本覆盖了普通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群体 以及 部分初高中 群体,还得包含普通的社会工薪阶层群体。

还有,微博是什么群体在用?这部分群体难道不是跟上述群体高度重合吗?(虽然近些年,我们越来越讨厌微博的广告和营销号,很多人离开了)

而,某些人依然保持著中国旧知识分子的迂腐与傲慢,同时,公知喂的毒还没有排干净,竟然把高晓松直播沉船与 "部分抨击者的爱国主义" 联系在一起?还有扯 "嫉妒高晓松" 的?? 我一脸疑问,我们有那么没有自知之明,去嫉妒那样出生配置的人吗?要嫉妒,也嫉妒镇长家的儿子呀。

一个自诩名门高弟、"四世三公"、脚踩中国顶格配置、心怀天下、追求诗与远方的清华人,在谈及欧美日德印时,走马观花,毫无深度,感情用事,堪比部分微博草根旅行博主;在说到历史时,漏洞诸多,硬伤满满,充满了文人式、复读机般的迂腐,又偶尔给你发明点点; 谈到名著时,浅尝辄止,但非要故作玄虚,强行给文中角色「润色」,以《金瓶梅》系列尤为堪甚;就算是讲阴谋八卦,那也不行啊,肯尼迪系列,说真的还不如 同期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最头疼的是,一旦谈起理想,就是给年轻人灌「家国情怀」「胸怀天下」「朝闻道夕死可矣」,然后自己上综艺、接广告,美国身份不解释????

我们是看著 高晓松 "长大" 的,看著他43岁 从《晓说》到《晓说奇谭》、看著他加入阿里音乐,又横跳爱奇艺,看著他搞书馆,又看著他接广告,看著他离婚,有看著他上综艺。。。这些年,高晓松所有的放在我们公众视野里的最大成就,最后还是《晓说》和《晓松奇谭》,而在这个网路时代,观众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在不断增加,知识框架在不断完善,不断剔除那些不合理的东西,剔著剔著就 发现 原来高晓松一身的光环消散的那么快,最后只剩下一些荒唐的只言片语。

这些荒唐的只言片语,不应该从一个自诩名门高弟、"四世三公"、脚踩中国顶格配置、心怀天下、追求诗与远方的四十多岁的清华人口里说出,即便是8年前,他也应该拥有更广阔、更深邃的视野 ,他也应该告诉我们,建立美国的国父是群伟人,但也是 高利贷放贷人、奴隶贩子、地产商、银行家、律师讼棍、屠杀印第安人的暴徒; 他也应该告诉我们,日本炸串之神的工匠精神背后是,日本收割世界的高附加值的科技技术,以获得的超超超巨额利润,足以支撑起的 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主义!

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不需要深度思考,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文化人、清华人应该知道的东西,应该告诉年轻人的东西。


我一个回复评论竟然被删除了......?竟然说是有歧视?辱骂?评论没粗口、没歧视.......只能说公关进场了……

原回答分割线


我认为是。我就是!

听他讲故事立三观、然后渐渐觉得有点奇怪经常自说自话又自我推到。就像小时候年少无知被父母或者老师灌输教育、后来长大了自我意识和反思加上社会发展发现歪理不少


这个我不太清楚

俺认识的人里面,五年前在狂喷矮大紧,现在喷都懒得喷了


觉对不是。当时我看晓说的时候,我爸就说不要看这种人的视频会被带歪的。这人是个美国人。

的但当时像我爸这个年纪的人是不怎么上优酷和爱奇艺的。就算上了,也是去看看老电影,比如地雷战,地道战之类的。更多的看的是有线电视。

还有,你会发现评论里面什么屁股坐歪了,明显是上个年代或者有这个年代zz背景的人说话的口吻。还有给人扣帽子也是上个时代的人的习惯,我们都不知道「公知」,「臭老九」是什么意思对吧

而且这批人不光骂了,还诛心。说得好像现在所有人都粉转黑了,你还不转你是不是政治不正确。你该自己找找原因。

其其实你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如果我不喜欢高晓松,我就不会去关注他 ,甚至都不知道这场直播有他参加,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场直播。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去看。我不喜欢他,还跑著去看他的直播,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火锅不好吃还是手枪不好玩? 可这批人不光去了,还在下面大肆骂人。这个是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