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說機器人是服務人類的,我們可以有掃地機器人啊,擦窗機器人,或者搜救機器人等等……感覺這類機器人都很正常~但像人的機器人,真的有實用價值嗎?為什麼我們一邊會怕機器人像人,一邊還會努力去製造這樣的機器人?難道這不是主要會帶來「恐慌」嗎?為什麼我們一直想要像人的機器人呢?對這一方向的「執迷」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謝謝你的分享~


雖然像人的機器人很難設計,但是現在的技術早已不比20世紀,材料學、計算機軟硬體、工控技術飛速發展,過去的技術難題(皮膚質感帶感測器的抓手、柔性控制、拖動示教)很多已經解決,過去太貴折騰不起的東西(手機行業發展帶動相機成本下降加上gpu的普及,這幾年計算機視覺方向火的一塌糊塗)現在普及了便宜了經費可以燒的起。

而且,科研發文章總得發點人家沒做過的方向纔有創新嘛,都要恰飯的。

另外,很多電影/遊戲/藝術的美學觀念已經先入為主了,不像人的機器人看著再吊能有像人的吊?中二病也是生產力。


現在的機器人還遠遠沒有到「像人」的地步。

另外,機器人的主流也並不像人——主流不像人,恰恰說明研發的主要方向並非「像人」。

當然,模擬人體結構的也是有的,比如這個利用人造骨骼作為承力結構、以人造肌肉作為主要動力源的——下面的圖是2012年的成果,現在的成果不清楚到什麼程度了,不過前兩年已經出了新聞,日本人已經有演示過用真的肌肉作為動力源的人造手指。


人工智慧機器人,怎麼說最開始這個話題的出現,就是為啦研究「像人一樣的行動的,人工智慧機器」;

機器學習實際上已經存在了幾十年或者也可以認為存在了幾個世紀。

追溯到17世紀,貝葉斯、拉普拉斯關於最小二乘法的推導和馬爾可夫鏈,這些構成了機器學 習廣泛使用的工具和基礎。

直到 1950年(艾倫.圖靈提議建立一個學習機器)到2000年初 (有深度學習的實際應用以及最近的進展,比如2012年的AlexNet),機器學習有了很大的進展。

不止這些,其實在我們中國,像這種 機器人 的案例,也有不少 雖說差距較遠,但是也是一個雛形;

西周的機器人

這個故事非常的有趣,當年周穆王旅行的過程中遇到了藝人偃師,偃師讓倡優給周穆王表演舞藝,周穆王和身邊妃子看的津津有味。倡優跳舞非常優美,不過他跳著跳著,突然用眼神來勾引周穆王身邊的妃子,周穆王看了之後非常的生氣,於是要殺了偃師,畢竟倡優是偃師帶來的。偃師知道其中的厲害,非常的害怕,於是他趕緊用劍把倡優給殺了。其實倡優不是真人,而是用皮革,木料,膠漆等做成的機器人,周穆王看到此場面之後怒氣才消。偃師這才沒有引來殺身之禍,從這個故事也能夠看出古代的機器技術已經非常的嫻熟了。

木牛流馬

水木流馬是諸葛亮發明的,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個統軍奇才,非常的聰明機智。

在三國時期,它發明瞭一種步行機器人,也就是木牛流馬,外形如牛,步態如馬,士兵用它運輸糧食能省下不少力氣,從中也看出了諸葛亮的智慧,但是這種技術也已經流失了。諸葛亮到底是用什麼方式讓木製的木牛流馬動起來的?這至今也是一個迷,雖然後來民間有人製造出類似木牛流馬的物體,但是不是木牛流馬的原型就不好說了。

以及國外的機器人:沃康松的鴨子、發條騎士,更加祭奠人類對機器人的憧憬;

以及電影中的大部分影片,機器人形態都是 以人類的形態出現的,比如我們熟知的「終結者 T800」,可能人類心理問題比較憧憬「除啦自己的另外一種高度文明的生物」;

也可能 人類的審美觀 的問題,比如把一個高度人工智慧的 機器設計成一個 狗的模樣,這個狗和你說話,以及陪你做事情等;

但是這條狗只能做狗所做的事,如果這條狗做出 違反人類所認知「動作方式」那就 有點恐怖啦(可能這就是原因),把它設計成人類一樣的結構,同時他可以使用人類的身體構造,去更加貼切幫助人類 不至於在我們看來太過去奇葩,所到底還是一種 更加合理的「服務」;

最後:其實還有好多的想法,只是表達不出來,總之期待人工智慧的發展吧;

ps:想學習人工智慧的小夥伴,這裡有相關的資料;

獲取資料 點擊鏈接 加羣 備註來源如:知乎_xxx

人工智慧課程第一節 機器學習是什麼?

尚學堂人工智慧課程 第二節 線性回歸 梯度下降

尚學堂人工智慧學院:0基礎如何學習人工智慧?小白學習人工智慧詳細指南、學習線路規劃


仿人

不也是仿生麼?

這有什麼可「有意義」的


因為這件事很難,已經解決的問題沒有科學研究價值,而且這件事一旦完成了,應用前景太廣了,人造的世界是人類為自己創造的,如果有一個和人一樣的機器人,它就可以和人造世界的任何場景相匹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