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國家葯監局回應降壓藥原料葯含致癌物:涉國內6家葯企 已啟動召回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針對近期華海葯業降壓藥纈沙坦原料葯中檢出致癌物一事,國家葯監局今日(7月29日)發布情況介紹。經查,國內涉及使用前述原料葯的共有6家製劑生產企業,除1家產品尚未出廠外,其餘5家已停用並召回相關藥品。情況說明援引歐盟等葯監機構觀點表示,此次涉事藥物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健康風險。

國家葯監局新聞發言人介紹說,7月6日,華海葯業向國家葯監局報告在用於出口的纈沙坦原料葯中檢出微量N-亞硝基二甲胺(NDMA)雜質的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主動向社會披露了相關信息。


有人說華海這次反應很及時,但也有說是套路,因為公告在華海已經優化了可以去除雜質之後發布的。

按照EMA等的相關規定,原料葯中是不可以含有基因毒性雜誌的,所以這次雖然只有10ppm,華海還是按照流程走完了該走的路。

在行業裏看來,這是一次相對正常的召回,前幾天,FDA還是選擇自主召回,沒有強制,可見這事沒啥大毛病。

但是國內媒體真的是沒幾家是客觀報道相關信息披露的,一上來就致癌物吧唧吧唧 。在 行業內很多人看來真心是可笑。


這個雜質還是滿毒的,在ich m7分類裡面,屬於超級毒一類,相同地位的有黃麴黴素,苯並芘,可能普通人不知道,但是復旦投毒案知道吧,用的就是這個。這個雜質限度是0.3ppm,華海的大約超了有十倍,我們說的0.3ppm,大約就是1/100000的致癌概率,華海的大概有萬分之一的概率,說很差不見得,但是數據看起來不是很好。

華海這次為之付出最大的代價,大概就是召回和賠償了,具體參加國際大製藥公司的召回賠償。

華海公告一直被網民解讀的充滿陽光,不知道網民有多少了解,說華海主動公佈,為了壟斷行業,難道不知道查查,國內生產纈沙坦的,就華海一家超標了嗎,當然華海這個事情也不是華海惡意做的,因為葯裡面千百個雜質,遺漏一兩個很正常,但是華海的這個遺漏,估計一年的利潤白搭了。

值此環保壓力山大的時候,能生產此類藥物,並且不出聲的公司,將會最大得利。一些賣儀器的公司,將大大收益,ppb不是什麼儀器都能測出來的。

華海是我們國家仿製葯公司裡面的標杆企業,公司還是不錯的,希望他能平安度過此番風波。


我覺得藥廠的處理方式沒毛病。首先問題是藥廠發現的,出了問題以後第一時間召回了有關產品,暫時沒有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聯想到之前的疫苗事件,這簡直就是一股清流


總結一下回應的內容:

1.不管背後有何種原因,這次事件是華海葯業主動報告的

2.回應中稱7月6號開始就和國外有諸多聯繫,代表雖然沒發聲,但是國家還是在持續監測中。

3.總共6家藥廠,一家沒生產,5家已回收,具體情況是公開透明官網上有查。只有這五家有問題,其他的不要緊張。

4.降壓藥的致癌物是日常中也常見的,危害程度不高,不要緊張,媒體也不要誇張。

5.不要擅自停葯!後果更嚴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

以上大概就是葯監局回應的重點了。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

「浙江省健康產業聯合會」


雖然有致癌物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對比10年前的三鹿奶粉,前陣子的長春疫苗,這種大方認錯的態度讓人都想稱讚一下了。

雖然是商人的本分,但中國能盡到自己本分的商人可以算是一股清流了。


基毒不等於毒

媒體無良瞎起鬨

此次可以相信ZF

至少可以相信FDAEMA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