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看著各位說中國人均gdp太低,所以和發達國家比好像一文不值。所以我也有一個疑問,國與國的比拼,拼的都是總量,科研是拼總量,打仗是拼總量,好像的事情都是拼總量,人多也是好事啊?所以我不太理解,請各位給予解答!


謝邀。人均GDP決定著人均收入的天花板,要提高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就必須提高人均收入,而要提高人均收入就必須提高人均GDP。

舉個栗子。你在工廠每年能創造30萬的財富,你想一想,老闆可能給你31萬的年薪嗎?給你20萬的年薪,那都是良心老闆了。如果想讓老闆給你提高工資,第一步就是提高對工廠的貢獻。

中國要提高人均GDP就必須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必須處於世界產業鏈高端,否則,很難提高人均GDP。

謝邀。是拼總量。但是好的生活應該是每個人都過得好。


個人認為「人均gdp」這種量真的是……雞肋,在學術論文中盡量少用為好。因為它能衡量的所有經濟特徵都能被一個更準確的方案取代…且不論是以何種方式去「均」GDP這個總量,都會帶入更多的bias,陷入按下個葫蘆起個瓢的節奏,也就很難準確地解釋這玩意兒的經濟意義……其實很多時候用分量堆出的總量很好解釋,但反過來用總量「均」出分量就非常坑了,因為這必然會牽扯到分佈問題和背後的一堆關聯關係,也必然會陷入一堆bias裏。

很多人在跨國、跨市場、跨幣種的條件下去對比「人均」gdp……還能強行解釋的頭頭是道……只能說閑得蛋疼。


GDP總量反映體量,人均反映發展水平。


這其實是一個數學難題,就好像我在直播公司,想要對頻道之間進行對比,但是每個主播的差異都大到不屬於一個樣本,到最後我也只能用平均數,雖然我本人知道這個數毫無意義,但是領導要看,也沒有ban?fa


沒有意義,我覺得印度比韓國強多了。印度經濟總量不僅大,增速還快,以後印度留學潮會大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