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橋看起來很彆扭,有沒有一種建法使此橋樑與道路連接順暢或者至少看起來舒服一點。PS:橋和橋東的路是新修建的。


看起來彆扭是因為橋和河道不正交,同時路在這裡折了一下。

一般路和河有兩種相交方式:1、以路為主,為保持道路平順,橋樑與河道斜交;2、以河為主,為最短距離跨河,彎曲道路讓橋樑於河道正交。

但這個地方卻不是這兩種做法,而是折中了一下。這麼做的原因是原道路直接東延伸會和河道重合很長一段,全做橋不經濟。

想順眼有兩個辦法:1、改河道;2、改西側原道路走向。顯然都不經濟。


可以做彎橋,大弧線過去
謝邀,從圖片上看橋位設置沒有問題,只是兩側道路的規劃上缺少長遠性導致橋位如此。斜橋的做法也是為了防洪盡少侵佔河道的需要。如果覺得彆扭就只能靠一些景觀性的修飾。或者利用橋頭空地加大麴線的半徑使過渡更柔和一些
謝邀。從圖上看,這條路可能是屬於市政主幹道。1.城市道路有個特點就是受城市用地規劃的約束,一般情況下其線型多長直線形成方塊的網狀,以路口連接而非曲線連接。這樣做最直觀的好處是路兩邊的地皮好用,便於商業和地產等規劃。由此以來,這條路的橋位選址就受到很大限制(上邊是學校下邊可能是油庫),往上移和往下移餘地都不大。這是前提。2.按道理說這條路東西兩側直接對接是最完美的(如題主意),可是直接直線對接的問題在於對接處剛好與河道順交,橋址處與河流夾角相當小,且不說由此造成的墩臺沖刷嚴重等技術問題,單單是跨徑增加所附加的造價就喫不住,得不償失。

3.所以為了適當減小跨徑,不得不將橋的走向與河道夾角大於某一角度。這就造成了另一個問題,夾角太大,橋兩側引線沒地方展(某一設計時速下橋頭曲線半徑是有限制的,且一般比公路該時速下曲線半徑一般值還要大些)。

4.由此可以猜測該方案應該是根據具體用地規劃折衷出來的(道路特別是城市道路選線受各方面的限制,比如城市總體規劃,其中國防軍事用地、教育用地、已賣出商業地皮最為麻煩,基本是分毫動不得,更談不上徵地拆遷)。5.如果說更好的方案的話,在不瞭解具體情況時還真不好說什麼方案好。但如果就圖論圖,一是橋位下調,整個線路成直線最好,橋跨徑也不大;二是上調,形成一個大半徑單彎,線型也說得過去。但都涉及拆遷估計可行性為零。所以如果現橋位不能動,可在某一側設置一個小的環島,一方面可以消除兩段路的上下錯位,另一方面如果沿河規劃有路或步道的話,可以實現無燈交叉。6.題主所說的彆扭,從最後一個微不足道的方面來看,可能是因為路面還未施工,橋頭曲線線型還未成型造成的。個人臆測,不足處還望批評指正。


1、如果是城市規劃已經審批過的話,兩側的地塊調整比較困難,這種情況下,如果想美觀的話,可以修彎橋。

2、最好的做法是取直,大跨徑跨過,河道進行護砌。寫完答案發現自己真是簡單粗暴啊,都是大幅增加造價的方案。
兩側路受城市規劃限制,是動不了了,橋的位置很尷尬,如果真要從平面上看起來美觀可以結合橋兩岸設置交叉口來讓平面看起來很舒服,同時橋樑可以選擇S型平面,反彎設置於橋上(設計人員一般會罵髒話)。這樣設置相對合理且舒服。


水利不讓改河道,業主不想拆房子,就這樣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