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說泰語和壯語相像,但是兩者之間的地理位置相去有點遠,而且傳統服飾也好像不一樣。傣族和泰族之間好像有點關係。想知道這三個民族之間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簡單來說都是百越的後裔,傣泰可視為同一個民族,壯族是傣泰近親,但壯族與傣泰之間的文化圈並不相同,壯族長期受漢文化圈影響,傣泰受南傳佛教影響,致使壯族與傣泰在歷史的演變中差異越來越大,尤其是語言借詞、服飾、習俗方面。

壯語分南北兩大方言,壯語北部方言和布依語更接近,而壯語南部方言與傣泰語言更接近。壯傣泰具體分化時間學界並沒有定論。

建議題主閱讀《壯泰族羣分化時間考》(黃興球,2008),這本書說的很詳細,也很有趣。同類書籍還有《寮國佬族與中國壯族文化比較研究》(黃興球,2010)。


國內傣族和泰國泰族的關係類似於國內朝鮮族和韓國韓民族的關係

也就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少數民族因為種種原因,一大部分的族人向外遷徙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並且雖然不是同一個國家,但是外遷的民族因為作為民族獨立的象徵,還是會在文化上很大程度影響國內的原始民族,當然傣族和朝鮮族類比多少不完全對,但是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回事。


人在泰國,剛下摩托。

作為一個外行,但在泰國這麼多年了,多少有些瞭解。

首先,泰國歷史上一直有一個「大泰民族的概念」,大概是七八十年代泰國經濟起飛時候的一種民族主義思想,在這種思想裡面。就曾經很危險的將傣族、哈尼族、壯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納入到大泰民族的版圖中,也有過一些對於泰國(大泰民族)不合理版圖地圖開疆。

我雖然不懂,但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很清楚的認識到大泰民族這一民族主義的有限性。

但這裡我想讓大家瞭解到,就是除了大泰民族,這些民族,諸如:傣族、壯族、佬族和撣族之間擁有著巨大的民族關聯性。

首先從我覺得關聯性最大的佬族開始吧,佬族就是寮國的主體民族,我相信這個大家都不會懷疑佬族與傣族、泰族的關聯性。

佬族的語言、文字都與泰族非常相近,甚至與傣族都很相近。我在寮國的時候,寮國人還特別驕傲的跟我說佬族纔是真正的大泰民族,現在的泰國泰族都是被高棉化的泰族罷了,兼聽則明。泰國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佬族在漫長的歷史中,被緬甸和越南的文化入侵。也並不是那種單純


壯族和傣族不是同一民族,但是傣族和泰族是同一民族。

壯族、傣族同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或者所謂的華澳語系之下的民族。而泰族和傣族同屬於泰(傣)民族,可以說,中國傣族、越南傣族、緬甸撣族、泰國泰族、寮國老族和印度阿薩姆阿洪姆傣族均是同一民族。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傣族人民以前就自稱為泰或傣族,在民族識別時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才將民族名字定為傣族。

壯族和傣族除了語言屬於同一語族,事實上並沒並有多少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民族講相似的語言的情況很多,並不能說明一定存在親緣關係。比如一些西非黑人講法語(我沒說錯,一部分黑人就是以法語為母語),但是和法蘭西人明顯不是一個民族。喜歡亂認祖先的土耳其人明明不是突厥人,但是卻是突厥語系民族。

壯族是一個純粹的漢文化圈民族,而且絕大多數壯族是近代民族識別、通婚和加分政策的產物,從民族元素和語言習慣上,並不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而從親緣關係上看,壯族和布依族等民族才具有最接近的血緣關係和文化傳統,黔桂之間紅水河畔的壯族、布依族的人們文化相通、生活習慣相同,是基於某種政策而劃成兩個民族的。

而就傣族而言,中國傣族大致處於漢文化和印度文化交疊區域中,傣族人的四種文字均源自巴利語系。其中,德宏的傣族習俗接近緬甸撣邦,受緬人習俗影響;普洱南部、西雙版納的傣族和寮國泰北的風俗習慣相似,民族元素保存更加完整。以上幾支傣族其主體受小乘佛教影響,男孩子都有大致有出家的習俗。而介於德宏和普洱、版納之間的傣族人,分佈區域從金沙江北岸的川南地區到滇中玉溪,這一部分傣族受漢文化影響更加深遠,一部分人和漢族人無異。還有很少一部分傣族遷居自越南北部,信仰祖先崇拜,而不信仰佛教。

同時,從祖源上說,部分傣族人的血統直接來自於雲貴高原古代的白蠻集團,白蠻人即部分彝族、部分白族和部分傣族先民的統稱,這也表明傣族和彝族、白族等民族的某種程度的親緣關係。而現代傣族,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藏緬人基因的。

就和泰族人的關係而言,總體上,中國傣族人和北部泰族人更加類似,而北部(清邁清萊一帶的)泰族和南部泰族無論是長相還是語言均有所差別:北部泰族和西雙版納傣族是處於方言連續體之中的;而南部泰族和孟高棉人融合較多,在進入近代之後,南部泰族中又產生了大量泰美混血兒,所以長相又極為不同,兩極分化極為嚴重。

關於母語的概念

掛一個槓精,被系統舉報了。

傣族和泰國的泰族是同一民族。沒錯,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寮國的老族和泰族是民族近親,也基本上可以歸為一個民族。壯族和傣族是同一語系的親戚,一千多年前同一民族演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