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非常想問 | 我有感覺,更多「神經科學」「非常想問」科普活動討論歡迎關注圓桌。

我一直在想當我和好朋友聊天時,我可以將我看到的拍下來聽到的錄下來分享給她,為什麼不能分享嗅覺與味覺呢?


  1. 因為味覺和嗅覺的組成相比光和聲要複雜的多。

聲音最容易捕捉和重現,3D立體聲可以很清楚重現你所聽到的聲音。

顏色可以靠三原色+飽和度/對比度 (現在AR再加個空間維度吧)重現。檢測這些的光學儀器已經可以做的很小,一個手機裏放三四個都不成問題了。

但是組成味覺和嗅覺的是化學分子。一小口飯菜,路邊採樣的空氣,裡麪包含的化學分子可有千千萬。再加上濃度就是nX2的維度。要檢測化學物質的組成,就需要質譜,液相色譜,氣相色譜,核磁等等大型設備。即使能鑒定出每一個成分+濃度,想要重現給別人,還需要精確的化學合成+配比。這需要的功夫可就比光和聲大太多了。

2. 感受器官(舌鼻)個體差異也更大。

即使我們克服了檢測和合成的困難,拿到了一份你所體驗到的一模一樣的樣品給你朋友,也不能保證分享了你的體驗。人體裏大概有800+基因都用來負責嗅覺受體了,受體表達因人而異。再加上嗅覺收到過去經驗影響很大,同樣的味道可能是「汝之砒霜,彼之蜜糖」。

但是簡單成分的嗅覺分享已經商業化了。好多香薰外包裝都有個貼紙,你刮一下就可以聞到味道。這就是把對應的化學分子包裹在「小囊」裏。當你颳得時候就會戳破它們,讓你聞到裡面的味道。當然之所以能做到,也是因為香薰都是化學合成的,所以成分和比例當然也就一清二楚啦。


我覺得完全可以記錄啊,只不過現在還沒人來深入的研究這個領域。

記錄嗅覺不是記錄你的感覺本身,而是記錄引起你嗅覺的物質。關於嗅覺的記錄,我們現在研究和應用的比較膚淺,很少有系統化和民用化的研究,導致你覺得沒有嗅覺的記錄。

不知道你喜歡玩香水嗎? 如果你聞過黑色鴉片,那麼我說黑色鴉片的時候,你會記起那種甜膩的甜到齁的香味。就算你沒有聞過,那麼當你找到這款香水的時候,黑色鴉片的香味感覺,就從我的記錄,傳遞給了你。

這實質上就是一種嗅覺的記錄。

下面的例子就更工業化了。 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抽煙的包裝紙,還有糖果和巧克力的包裝紙盒有什麼特殊要求? 可能你猜到了,氣味。

包裝盒由紙漿和化工品以及印刷油墨以及加工材料做成,如果巧克力的包裝盒有一種臭魚爛蝦的味道,你會喫這種巧克力嗎? 所以高檔的包裝紙在製造過程會測量VOC,可揮發物質含量。同樣,原料還會用氣相色譜來分析成分。那麼,氣相色譜和VOC綜合起來,就是這個材料的成分,也就是這個材料的嗅覺記錄。


隨身帶個瓶,要分享的氣味或食物裝進去,好,解決了,你會這麼做嗎


謝邀,希望能夠有所幫助哈

颳風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想起那句「大風起,桶匠喜」,樹葉噼裏啪啦地湊在一起提醒著秋天真的要來了。

不過,我現在要提及的關鍵詞之一仍舊是「夏天」。換季準備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尋思著該購置哪些換季護膚、衣物的同時,順帶著把香水也理了一下。無非就是把那兩瓶夏天用的收起來,把秋冬常用的拉出來放在最前面。

比起博主們,我所謂的香水收集顯然是拿不出手的,可我依舊還是想寫一寫這些與嗅覺相關,實則無關的二三事。

忘了哪裡看到的那句話,說「人與人的吸引力在於味道」。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對味道極其敏感的人。從小都是。這也是為什麼年紀漸長,在我變著花樣買著與「香味」有關的物件時,我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雖然深愛著秋天,但是我還沒有收到一瓶可以完全代表這個季節的香水。然而夏天不一樣,我甚至想總結說:夏天是藍色的。

在夏季的某個雨天,我在微博小號裏說:下雨天的我和light blue更配。大概也就是之後沒幾天,我連帶著微信名也改成了:petrichor。「雨後空氣中泥土的味道」。對於我來說,夏天的陽光一點不吸引人,這種帶著雨天氣息的味道纔是真正屬於夏天的。

在備忘錄裏有一篇專門存著目前手頭香水的成分,發現自己的嗅覺偏好還是挺顯而易見的,但在一堆木調香裏也總是會有那麼幾個不那麼「我」的存在。

比如,那瓶我媽莫名其妙買來給我的100ml的Daisy小雛菊。

和小雛菊的有緣無份大概在於,我喜歡的花裏從來都沒有雛菊這一個選項,雖然俗氣,但我更偏愛玫瑰,白玫瑰、黃玫瑰。如果我的英文名是Daisy的話,可能會多些可能。

也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我帶著這麼一瓶非常不「我」的香水去到了臺灣。很久之後,臺灣的朋友跟我聊天,他說,他看到Daisy就會想到我、想到這個味道,覺得這個味道就是我。

可那不是。

熱門EDT的一個共同點大概就是,聞到的人都不會皺起眉頭,甚至大部分人都會說上一句「好聞」。同時,它們共同的缺點就是隨便在街上的哪個瞬間,你都可以遇見。

再聞到這個味道的時候,我可能和我的朋友一樣,想起的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某天午後、某天深夜的種種,那些本來沒有氣味可言的種種。

因為有這氣味的包裹,才會使得回憶也連帶著散發著小雛菊的氣息。好像用力吸一口氣就能回到過去的場景。

這裡用「我」、「你」、「他」、「她」的人稱敘述只是企圖遮掩我經歷過的狼狽,或者說,我並沒有做好準備想要將過往鋪展開來。

我記得在互相抄歌詞的時候,我吐槽過她的字跡,但其實我喜歡獨特的字體勝過那些好看但千篇一律的書寫。我更想吐槽的其實是她聽歌的偏好。

跟他去喫著名玉冠仙草冰的時候,我說,我無法不想起,想到就會生氣,生自己的氣。他跟我說,陶,為什麼你要拒絕自己的心呢?這句俗到掉渣的話我至今也沒想明白,為什麼。

我和你們看了一次難忘的日落,她們帶我去看了一次完美的日出,我還有喫了一頓最莫名其妙的丹丹漢堡。

我跟你說了最後一句「再見」,我說我習慣了。

寫完這些,我希望這些勾起的情緒都能夠儘早時過境遷。

我至今都覺得臺灣人在認真講話時候有一種很用力的感覺,他們的情感表露也是,認真地說著一些可能我只會在書裏看到的話。這也是我跟她差最多的地方。

比起重複表達、強調情感,我默默地做很多無用功並沉迷於自我感動,我無法說明緣由,但細細想來,我應該是樂在其中的。

我不願意講出口的話有太多,我依賴著感覺,仰仗著內心。尤其是在想要倚靠的感情裏,對誰都是。

前幾天還在和朋友說,很想寫一寫香水。卻又一直不知道從何下手,一直看不進也寫不出像網上那樣的香評,畢竟千言萬語在我這裡無非就是「好聞」、「一般」和「不好聞」。加上假期頹喪,得空就一動不動地百無聊賴,一點行動力也沒有。賴牀時候看到邱比寫的CHANEL No.5,讀了一遍又一遍,正中我心。這是我心目中一個關於「氣味」最精準的文字投射了。

我在想,我不是太想提及那些過往或者一一敘述的原因是,這些片段、回憶都是之於我一個人的,除了我時不時的想起,對你、對他人都毫無意義。這種回憶的不平等,有點不公平也讓我沮喪。

眼睛可以選擇視而不見,觸碰也可以毫無意義,但鼻子不會說謊,氣味是沒辦法阻隔的,比溫度還能滲透。所以,我想把這些屬於嗅覺的聯想記錄下來。

自然是會有一個又一個寫不完的心碎故事。普遍情況好像是這樣的,大多數的遺憾都會變成故事,自欺欺人且充滿念想的故事。

多希望你不要變成故事,雖然這並不可能。

天終於冷了,加衣服的同時也該選一選新的味道了。然後再想想風。


聲音是振動產生的,記錄下來方便用揚聲器模擬,光更方便記錄,嗅覺就要靠鼻子感受氣味分子了,目前人類還不能傳遞氣味的感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