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為雙非普通一本建築專業大三學生 女(五年制),研究生想要換條路,不再想從事建築設計,各種詢問查資料後覺得交互設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有其他類似遊戲動畫建模的想法),但由於我並沒有工作,了解的都比較淺,有沒有哪位前輩可以給我提一些建議,我想換專業的想法是由於建築整個行業過剩,學長學姐勸轉,考慮到經濟原因,最近認真的考慮了轉專業問題,這些考慮的專業也都或多或少相關些, 還有我選了交互設計這個專業的話,考研或許內容有所不同,但我看到同濟交互設計考試有建築設計科目可選,其他的學校暫時不了解,希望大家可以推薦一些院校或者專業細分,還有備考的科目,以及我現在能做的準備,謝謝各位啦


我先說明一下,以下是我的個人建議,可以參考不要被誤導。

我個人建議,建築專業轉交互設計,不需要去讀研,也不太建議去讀研。

跟北郵的老師交流過,其實現在國內院校的碩士培養計劃,人機交互設計這一領域的教育做的都不是很好。學校對於碩士導師有準入門檻,但長期處於科研狀態的教授,都很難跟上互聯網前進的腳步。而有著一線經驗的互聯網創業者、用戶體驗設計師,只能通過外聘講師的形式進行教授,並且也不會有太多的課時。這個其實也是國內很多學校的通病,包括建築學,我以前的大學,從大三開始就會有外聘講師,參與整個課程設計,都是一線的建築師,手上一堆項目,當然時間有限也不可能一直跟著我們。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要往交互設計發展的話,有兩個方向:

  1. 出國就讀 HCI (人機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專業
  2. 直接找實習,進圈子,早日接觸一線交互設計工作

出國的建議是,國外對於人機交互有一套相對於國內更為成熟的教育方法,也有著視野更為廣闊的發展方向。不僅停留在軟體的交互設計,更多智能化場景的交互設計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另外你現在才大三,那麼其實有足夠多的時間給你準備了。暑假的時候隨便找個設計實習,不要錢的都可以。混進去學習交互設計知識,然後平時多讀一些交互類設計的書籍,慢慢入行。等到你畢業了,要特別珍惜你應屆生的身份,去參加大廠的校招,這個才是更為穩妥的建築轉行路徑。

如果你去國外讀書,大概率也是要回到國內工作。國內的互聯網發展速度,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快的了。一年的變化,就足以讓你見識到多種垂直層面的信息密度了。所以我個人的角度還是直接就業的好,尤其是還沒畢業,應屆生身份還在,更要抓緊實習,一頭扎入行業了。

附上個人轉行路徑:

建築設計師——UI、交互設計師——產品運營——產品負責人——市場、商務負責人——現自由職業(創業中)


謝邀,我也有往UI UX設計方向專的想法。但因為我已經保研所以還在猶豫。

但是目前國內沒有非常對口的專業,只要是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技術與藝術等專業,都可以選擇。只要實戰經驗多,轉到UI還是可以的。至於學校,可以自行查閱上面幾個專業的高校排名。同濟設計強是眾所周知的,如果能考到同濟的研究生那是非常不錯的。

但其實更好的選擇是出國讀。畢竟國外相關領域比我們開始的久,培養體系也更完善。

UI設計比起建築更注重思考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我也想轉行。但是歸根結底都是設計類,做互聯網前端,可能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在所有設計門類中,建築設計是門檻很高的了,所以往低門檻轉不難。

這裡推薦不務正業建築師的講座。第一期就是轉行互聯網行業的,可以聽聽,大三還有時間,不要著急下結論呀。

講座回顧 | 建築師在科技行業——「不務正業」的建築師系列講座?

mp.weixin.qq.com圖標


荷蘭代爾夫特 義大利米蘭理工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國內交互設計研究生選擇不多,像我朋友們如果不是考上同濟就會選擇出國,如果是轉專業建議你考慮去英國,我一個美院學建築的同學轉服務設計,這兩個專業都會注重用戶調研和設計邏輯,有一定的共通性


啊我也是這麼想的,可以聊一下


交互不推薦在國內讀,建築轉交互我建議直接去學服務設計。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這類在這一塊有天然的優勢。不要去浪費時間學太多UI的東西,先把設計思維,雙鑽模型,包括用戶旅程,服務藍圖這一些過一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