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某一天,50%以上的科技知識有沒有可能發展到:一個智商和學習能力都處於上游的人,使用現在的學習方式,耗費80年的時間,都沒有學習到當前的盡頭狀態?那個時候人們的知識接受體系應該處於極限狀態了,如果沒有變革的手段,豈不是文明的盡頭?


題主的這個問題其實隱含了很多低年級研究生的對科研的誤解:我必須完全學會了XXX,才能開始我的研究。

目前知識量早就達到一個人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情況了。別說一二三級學科,就是三級學科下的一個小分類,都不敢有人說完全掌握。想要等完全學會再開始科研,等到退休也畢不了業。

實際上的科研往往是個邊研究邊學習的過程。注意,這裡的學習往往是查字典式的學習,即你遇到了XXX問題後,再針對性的去查閱相關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你只要把你研究的那一小塊領域搞明白就可以了,不需要從頭到尾把整個學科都學一遍。

打個比方,想要做出一盤迴鍋肉,需要懂怎麼切肉、焯水、翻炒,但你沒必要了解怎麼殺豬、養豬、生產豬飼料......

通常來說,本碩期間的通識教育,加上幾十篇核心文獻,基本上就能覆蓋一篇博士論文所需的基礎知識了。


一直都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知識永遠都是學不完的。

莊子說得還太深奧。更直白地說,我們在現實場景中,只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就行。就好比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的Python。它涉及的領域和知識千千萬,但為什麼好用?就是因為眾多的知識和技術被封裝了起來,你只需要掌握非常簡單的調用方法即可。

當然不是說光會調包就可以這方面的專家。而是說有一些過於深入並且已經完全成熟或者是完全可靠的技術和知識是不需要去掌握的。

這些可靠的知識和技術帶來的效果就是,當我們在解決特定的(或者說某個專業領域的)問題的時候,就只需要很小的代價便可以讓其發揮作用。

這一點在計算機程序中更是體現得極為明顯。比如矩陣,麻煩吧。各種亂七八糟的演算法一大堆,但有Lapack這樣的優秀工具,我們做許多事情的時候就只需要幾行代碼。再比如,深度學習,也很麻煩吧,但有像TensorFlow、Pytorch這樣的優秀工具,我們直接連求導的代碼都不用寫了,直接拿著就用。

任何領域的專家都不可能具備絕對完整的知識,他們所掌握的是這個領域內某一個分支的成體系的知識。這裡有一個觀點非常好,專家的知識體系是一塊一塊的

【羅輯思維】怎樣成為一個高手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所謂一塊一塊地,就是他只需要掌握這個領域裡關鍵節點上的內容,而從這些節點上很容易根據經驗和推理引出其它的分支節點上的內容。在遇到具體的細節問題時,再去各個擊破(或者讓手下的人,學生去具體擊破)即可。相反,那些只會跟你扯細節,天上地下無所不知,但一點成體系「成塊」的人,通常都沒有什麼成就。


所以你在用「領域」,「知識體系」這些詞的時候,估計沒想過這些詞是怎麼來的。

本來就是因為人學不完了,所以才會開始分「領域」,然後「領域」再細分「領域」,形成了「知識體系」。

事實上在學術上就是這樣的——當某個問題出現了,然後人們突然發現這東西很重要,很複雜,不專門去研究搞不定,於是一個新的領域就誕生了,比如區塊鏈。

所以別說80年學不完了,只要某個問題必須通過一年以上的學術研究才能夠解決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得需要博士生來做了,而如果全世界有幾十個博士生在研究類似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就已經是一個新的領域了。所以說,不會存在一個人窮盡一生都學不完的領域,因為這個領域早就被細分為無數的子領域了。或者說,你相當於是問:把現代物理學的知識扔到100年前,最聰明的人花一輩子也學不完,那是不是人類就沒法進步了?


早就是了。

高等教育的本碩博階段你學的東西越來越窄,因為保持基礎教育的廣度的話,你根本學不到成為給社會創造價值的螺絲釘,人就已經老了,這個社會是不會這樣設計的。

以前聽過一群美國醫生討論,年輕醫生問道,我學完骨科拿到博士,很想再把神經外科也精通了,各位前輩怎麼看。老醫生勸誡道,你要是再把神外學透,那麼你沒工作幾年就要退休了,甚至退休前手就開始抖,做不好手術了,所以輸出的時間太短,總的投入產出比是負的!並且第一個博士拿到那陣大概率正是要面臨成家生子等人生大事,所以可行性很低。


前幾天無聊的時候聽楊振寧在清華講的大學物理

當人把物理學成了哲學,就會像楊振寧大師這樣

面對他,難免有人會在彈幕上問:

「物理里還有楊振寧不知道的嗎?」

突然覺得有點意思

剛學物理的小年輕,在面對物理的浩瀚和大師的深不可測之間

往往缺乏一種類似於scaling concepts的東西

他們往往在尺寸上對學海的浩瀚和大師的博大精深沒有概念

以為以大師的身影之龐大,一定能夠橫跨整個物理領域

其實這有點類似於古人看太陽,然後再幻想天空一樣

天圓地方還是地標是被鯨魚托著

歸根結底是因為看不到全貌,導致比例尺失衡的問題

於是當人類在知識上越來越進步後,先登月球,再跑出地球軌道,然後在搞出更多高科技後才發現

在宇宙中地球是粒灰塵,太陽也不過是稍微大一點的灰塵

到不了的地方就叫未知

未知有多大,你永遠不知道,因為你的比例尺永遠都在變

任何學術其本質也是隨著人對宇宙的了解而在拓寬

人到底能不能到達學術的邊界

可能就要看人能不能到達宇宙的邊界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