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建的好几个局已经实现了财务集中在机关上办公,管理著项目,而商务人员在项目上核算数据。

我校招签了中铁十四局财务岗,可是十分担忧日后需要在全国各地四处漂泊,别的企业由于我水平不够也签不了


中建实际上也有商务在项目上的

部分人在项目,部分人在机关,互相交流配合

中铁干嘛学习中建,大家大哥二哥,差不多的

未来房建项目越来越少了,中建可能还得向中铁学习了,基建投资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


感觉中建的模式很好,好管理,财务的问题很复杂繁琐,尤其是报销这一块,报销流程如果做不好,报销既费时又费力,做一个统一报销模式很重要。


我有朋友在中铁某局,他是结算中心(核算中心?)的副主任,已经在这样搞了。

但是,我们单位十几年前就是这个模式了,现在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我觉得这个模式不好,却是大势所趋


已经在搞这个模式了。区域财务集中结算办公。


个人建议完全集中管控,无论总公司还是分公司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可以按项目时时管控项目进度和预算,集中高效。现场可以外派项目财务人员,独立项目进行财务管控。

外派有可能,但需要一定的轮岗机制!


没有,体系不一样,运营模式不一样。


这是趋势,肯定是要这么做的

目前中国中铁推财务共享中心后,像隧道局、一局、四局等上共享比较早的单位,基本上项目上只留出纳了。现实是的共享所有的原始单据附件都上传,通过表单进行自动核算。

反过来说,现场不留财务是不现实的,银行要跑、税务局要跑、业主工程款要跑,日常还要整理会计凭证原始单据,直接一刀切,现阶段还实现不了。


我们现在有一个项目准备这么干。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我是做成本的,不去项目上在机关做的话我的加班费怎么算?是算还是不算?这笔费用是从项目管理费里面出还是机关的公司成本里面出?

如果是在机关发工资,那我基本上没有可能拿到加班费了。我肯定是不想干的,以后十有八九就划水混日子了。

目前主要的问题就在这,这个如果解决了,问题不大。如果能发到中建一个月一万多的工资,那没问题,领导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上班干下班接著干,没问题。一个月发几千块钱让我干这个,鬼才愿意。


已经开始这样了


没有说不设财务呀 你对中铁和中建体系都不了解的,中建项目财务没有付款许可权 都是公司出纳统一付款的


中建也不是所有财务都集中在机关,很多大体量项目部是有委派会计的。


中建项目上不也有财务吗,项目上有个商务部吗不是


目前还没做到吧,共享中心倒是建立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