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10-15年前,有個少年曾因為和自己不同的思想而與人爭執,時至今日,此少年看淡了許多。不與人爭了。世界皆可統一,唯人心和思想不可。誰又能阻攔得了誰呢?

其實巴黎聖母院火災之事是聽扎眼的。特別是當新聞報道里出現了93米高的尖塔這個數字的時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雨果所寫的《93年》,以及「兩個強盜」(這是一封雨果寫的信,這封信被收錄在我們那個年代的高中語文課本里)云云。

這就是歷史有意思的地方,不同人眼裡的歷史有不同的關聯。

我還在祈禱盧浮宮,冬宮,夏宮別失火呢。畢竟咱們的文物不少都在那裡。

千人千面,隨他去吧!順便一提:想到圓明園不是什麼壞事,總比圓明園被淡忘了要好些。


同意樓上 @大彪 的看法:總比被忘記了好些

看到新聞的時候,我一開始也忘記了,只想起巴黎聖母院是亨利六世、拿破崙一世及三世的加冕地,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到公司聽同事說巴黎聖母院和圓明園的事兒。

民族主義惡臭?我們不過是沒有忘記歷史而已。

問我怎麼看?火又不是咱們放的,我們比法國人文明多了。


這種「天道好輪迴」的「揚眉吐氣」的竊喜,一閃而過正常,畢竟歷史矛盾在那,人非聖賢,有這樣「神奇的報復般的快感」一閃而過,實屬正常。表示能勉強理解。

but

這種念頭閃過之後,沒有為自己這種念頭感到羞愧,不覺得它是難以啟齒的,而是越發覺得其正確甚至大肆宣揚的,還打著愛國的旗號,不是壞就是蠢!

巴黎聖母院被燒毀了,我們惋惜的是這座建築史上的瑰寶,惋惜的是少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時朦朧的憧憬與這五個字纏繞的情懷,惋惜的是見過這座藝術品般的建築以及瞭解它的歷史的人再難重見,而後人也再也沒機會觀瞻近賞。

痛惜的是聖母院,關法國半毛錢關係?關法國人半毛錢關係?

把它跟圓明園的事情相提並論還強行分成對立的雙方的,尤其還打著愛國旗號的,內心是有多脆弱與狹隘?說一句是狹隘的愛國主義我不覺得過分。

論民族情緒,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排斥痛恨更盛法國吧?這點沒人會反駁吧。

而當年梁思成夫婦當年能為奈良古建築奔波勞碌,他們可是親身經歷過日本侵華戰亂的人!論對日的痛恨,在座各位覺得他們跟自己誰更強烈?可人家也能暫時放下國讎,為歷史遺產儘力。但求無愧於心。

在這羣「燒的好」的人眼裡梁思成夫婦是不是也是聖母白蓮,也是腦殘?

任何一樣美好的東西被摧毀都值得三分默哀一聲嘆息或一滴眼淚。或許你的民族情緒此刻高於一切,你不想默哀,不想壓住心中那份竊喜,行,那你偷樂就行了!羞恥心總的有吧!堂而皇之公開嘲笑不幸又跟你眼裡的「列強」有何區別,哦,在你們眼裡有區別,你用態度精神攻擊,他們用武器物理傷害。你覺得你是無辜的?不以為恥反以以為榮,你覺得你比他們高尚很多?

求求你們別說這是因為愛國了,放網上你們這種行為在別人眼裡就是你們自己經常diss的「沙雕狹隘的法國人」。

人是人,文物是文物,別相提並論。

圓明園是是歷史恥辱,是民族之痛,在許許多多非中國籍友人眼裡,那也是世界文化之痛!

真要是愛國,就拿聖母院的事做警醒。

中國是全世界現存古建築最多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了,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瑰寶。大明宮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裏了,但我們還有故宮,我們有懸空寺,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建築瑰寶,文物古蹟!以後出去旅遊,規範好自己的言行,文明觀賞,看見不文明行為,像你們敲鍵盤一樣兇猛地過去勸阻!多學知識好好給欠教育的人科普!多向全世界宣傳它們的美好!

以及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在祖國需要你們的時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知識出腦子,而不是拿著一副鍵盤吆喝!

下面放一組早上看見一條盆友圈時沒控制住情緒評論懟了。


人,有仇恨,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難道一個人連最起碼的仇恨的權利都沒有了嗎!!

你遺忘了仇恨,或者是接受了別人的精神殖民,那是你的事情。其實所謂的憐憫悲痛絕對不是仁慈,只不過是歐美優先而已。當然了對於這種跪舔歐美的人,某種程度也無可厚非的,生物本性趨利避害依附強大。不過還是奉勸一句,人家輸出的普世價值觀,人家自己其實都不相信的,你要是真的奉為經典,早晚會喫虧。

懷有仇恨我覺得也是別人的權利。不用批判什麼。時間可以淡化很多東西,但是仇恨一定不屬於其中。

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哦,對了,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管是哪個園其實都無感。我對蟎清,也很無言!

提圓明園並不是它本身有什麼,不過是蟎清剝削廣大人民的見證而已。而是這件事代表的國家的尊嚴,民族的脊樑!整個華夏幾百年屈辱的,不堪回首,卻又不敢不能忘卻的回憶!

先輩或忍辱負重,或寧死不屈,飽受磨難,堅持抗爭,也不過是想自己的後代活得有個人樣罷了!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當然了,西方普世價值觀的輸出,已經卓有成效了,而且很可能是以後的歷史大勢時代洪流。所以……哎,再恨,又能怎麼樣呢。


本文來自《環球時報》社評。

相比於那些一味譴責狹隘民族主義的高尚人士說的好多了。

巴黎聖母院大火令全世界一片唏噓聲,不僅法國總統馬克龍,世界主要領導人都做了表態。極少有未造成嚴重人員死亡的災難帶來這麼強烈的觸動,可見巴黎聖母院的價值已經被遠遠不止法國人分享。

文物的嚴重損失令人心痛,但巴黎聖母院大火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反映的是法國和歐洲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準確說這種影響力也是軟實力。我們想借這個機會提醒法國和歐洲人,他們或許應當更加自信些,他們有相當的資本參與當前和今後的世界競爭,而且完全有可能繼續扮演強者的角色。

當然法國和歐洲人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我們看來,巴黎聖母院這場大火是不應該發生的。雖然相關調查可能需要挺長時間,但它顯然沒有遭遇雷擊等突出的外因,這麼重要的文物被燒,反映了巴黎相關部門管理上的不善。聖母院正處在修繕中,但修繕的結果竟是這樣。有報道猜測,火災可能因樓頂的電線短路引起,而這是防火最基本的ABC。法國頂級文物如果真因這個原因遭災,是難以原諒的。

鑒於巴黎聖母院是人類文化遺產,法國有義務保護好它。法國還有很多其他世界級文物,如果對它們免遭橫禍的保護就是這個水平,那麼很難讓人放心。

法國應當有官員因聖母院被燒而被追責,雖然我們遠在中國,但我們認為自己有提出這一要求的道義。

除此之外,我們想說,在惋惜巴黎聖母院大火的同時,一定會有第三世界國家的人聯想到,大馬士革古城遭到轟炸,為什麼就沒有世界輿論的集中痛惜和同情?對於這樣的詰問,西方人是值得嘗試著讓自己感同身受的。

我們想在此告訴西方人,中國輿論場上16日也出現了部分非主流的聲音,那些發聲者從巴黎聖母院大火聯想到1860年北京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的往事,他們反對很多中國人對聖母院大火表達同情,主流輿論則對這種聲音表示不贊同。

聖母院大火引起的反響太集中普遍了,以至於其中有一些引申到了事情本身之外的,釋放了人們的更多情感。中國互聯網上這番有些讓人意外的爭論,部分折射了中西之間現實的情感糾結。可以說,中西都沒有真正走出那一段歷史,部分中國人的心理上還有那段歷史留下的劃痕,而一些西方人繼續用舊時代的尺子度量今天的中國是否「正確」,給中西的情感融合增添了曲折。

有過一段時間,在西方某個國家遭難時,中國輿論場上會伴隨出現壓倒性的同情聲。但是後來,西方輿論在中國發生嚴重暴恐襲擊時偏袒恐怖分子,刺激了中國輿論場,在西方出天災人禍時反對表達同情的激進聲音開始出現。那些人嘲笑說「今晚我是巴黎人」等的人們「如喪考妣」,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互相聲援。

如果有西方人看到中國互聯網上的這些表達,就斷言這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民族主義」,那是很淺薄的反應。首先中國社會如此之大,必然是多元的,出現一些非主流的情緒釋放在所難免。此外,所有羣體的情感都有值得關注的來龍去脈,無論以誰為主體的中心主義都要不得,相互理解對方,這樣的願望更值得鼓勵。

巴黎聖母院大火瞬間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無疑反映了全球化已經達到的極高程度。但它又夾帶著很多遺憾,其中有一部分並非都能說得清道得明。無論怎麼說,人類的情感融合是大趨勢,中國和西方社會在同一條河流中行船,越來越多的共同挑戰會不斷推動我們成為一個利益和情感的共同體。


每一個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看到聖母院著火,第一時間想到圓明園,不是很正常嗎?

燒的當天,我發了個朋友圈。

然後,一個不太熟的人懟我,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擊,在這裡就不貼出來了。我把最後反擊他的內容發到這裡,也算很好的表達了我的想法。一般房子著火,能燒出蛇蟲鼠蟻, , 聖母院大火燒出了聖母心和裝逼犯啊!

…………第一次回答,這裡是不是得有分割線?

煩了,為什麼法國轟炸大馬士革的時候你不感到惋惜?千年古城,人間的花園!還死了那麼多的無辜平民!難道就發達國家的是瑰寶?小國家的古蹟就不是瑰寶了?難道只有法國人是人,小國家的人就是螻蟻?大馬士革的價值不比巴黎聖母院高的多了?隨隨便便一套房子都比耶穌他媽的院早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有的甚至比耶穌他媽還老!關鍵是大馬士革還死了那麼多無辜的平民,隨便一條人命,都比任何沒有生命的東西價值高!你惋惜過嗎?法國人轟炸別人家的瑰寶毫不手軟,輪到自己了,就要博取國際同情心了?現在馬克龍開始國際募捐了,建議你別惋惜了,行動起來捐錢吧。我不是沒有國際同情心,說實話,我也有點心痛,畢竟是艾絲美拉達曾經待過的地方[呲牙],不可複製,當時火燒圓明園的也不是現在這幫孫子,但確實是這幫孫子的爺爺啊!而且當時搶走的東西到現在也沒還回來啊!我就把自己內心最黑暗的展示給你看了,怎麼著吧!身為一個中國人,難道你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沒想到圓明園?斷壁殘垣還在那擺著呢大哥。

我告訴你,人的同情心是如何產生的,感同身受才會同情,要是我家附近的一個好喫不貴的館子失火了,我會同情惋惜,而離我上萬km的一座教堂燒了,只要沒人傷亡,恕我同情不起來!over


作為一個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人,第一反應必須是圓明園,說明我們九年義務教育都是認真完成的,也許那些愛心人士經歷不同吧


想起來小時候看的動畫版(非迪士尼版)《巴黎聖母院》,別的都忘的差不多了,就記得兩句話。

——我叫卡西莫多。

——聖母院的敲鐘人。

我開了一下腦洞,這件事用《巴黎聖母院》的小說來代入,其實還挺好玩的(其實我只是想隱晦的裝個逼——不像有些人,《巴黎聖母院》小說我是真的看過,雖然年代久遠記憶模糊了,哈哈哈)。

有些人有點像卡西莫多,有著卡西莫多式的善良(當然,不排除裝X的可能)。其實卡西莫多隻是一個被主教控制的寵物而已,他深深的信任並且尊重著主教,然而真實的主教,並沒有那麼值得尊重。

或者說這類人是像艾斯梅拉達,這位吉普賽女郎同樣悽慘,法比斯隊長並沒有那麼愛她,她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吉普賽舞女而已。

站在對立面的另一部分人,也是卡西莫多,只不過是在艾斯梅拉達被處決後,看到了主教的真實面目,對主教的信任轟然倒塌的卡西莫多,最終選擇將主教推下尖塔的卡西莫多。

不知道還有幾人記得劉少堯槍擊案,還有那幾十名和平請願卻被毆打逮捕的華人華僑。如果受害者換成一名中東或者非洲來的移民,恐怕不用華人自己抗議,當地白左自己就已經出面了。

那些看起來心胸豁達品格高貴不計前嫌的國人,或許並不是想通過表達自己的高貴品格以求從事主法國人那裡博得好感或者什麼別的東西,純粹是發自內心的惋惜(當然也不排除裝X的可能)。

不過您這點惋惜,在人家事主看來,或許更像是一隻沐猴而冠搖著尾巴想要討好自己的寵物,而不是來自一個平等互敬的朋友所給的安慰。畢竟在法國人看來,你只是個用筷子喫鵝肝的眯眯眼而已。

也許您自己很享受這種當寵物的感覺,你有這個權利和自由,但請你自娛自樂就可以了。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樣,都能沉迷於這種「我很高貴」的自我安慰中不可自拔。

畢竟,艾斯梅拉達死後,如卡西莫多這般憨厚之人,也會選擇把主教推下尖塔,更別說一般的市井之人了。


我覺得挺好的。

說明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很好。

雖然他們的思想激進了一點,但至少也比以前的麻木不仁的國民要好的多。


我看到我的朋友圈一羣聖母心泛濫,我覺得噁心,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世上美好的東西多了去了,你甚至連出國的機會都沒,卡西莫多是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日子過好了麼,你惋惜個球啊,輪得到你惋惜麼?對,我還就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因為一想到法國我就想到虛偽的聖母心,就想到中國一出事的噁心雙標,就想到圓明園,百年國殤放不下的恥辱!我不會為這場大火拍手稱快,但也不會為他感到惋惜,我只是看不慣某些人虛偽的嘴臉!


隨便翻了翻,居然還微博同步熱搜了。

還有勸人不要狹隘,會被噴聖母。

大致上我們應當慶幸,這羣「巴黎聖母院失火卻在談圓明園」並且幸災樂禍或者嘲諷的人,既不是話語權的主流也不是政治事務的決策者,或者藝術工作者。他們只是一羣網民。

——


很正常,我第一反應就是《巴黎聖母院》的作者雨果先生還寫過一篇譴責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文章。一百多年過去了,法國人依舊沒什麼長進,當年是在大清,用的是火;如今是在中東利比亞敘利亞,用的是炸彈。雨果如果在天有靈,大概也不會對這場火災有什麼惋惜吧。


對評論:

中東戰亂的文物毀了,我們當然應當心疼。只是有些文物不夠出名,我們沒能知道而已。心疼不需要條件,不需要背景,它是好的,它被毀了,我們知道了,我們心疼。

原答:

我能理解有些人想起圓明園的那場大火,並為此感到惋惜。

但我真的不能理解那些對這次失火拍手叫好稱其為報應的人。

我一直以為為這樣的文化遺跡痛心是最基本的人性。心疼和惋惜,是很個人的東西。美好的事物消逝了,我們無能為力,我們於是嘆息而已。這樣的東西在他們的口中成了在巴黎聖母院裏進修的聖母?理應以淚洗面三天三夜的那種?

你以為大火1860年照在禽獸臉上的光和手機映在你喜笑顏開的臉上的光有多大區別!

上網的門檻太低了。

4月19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哥沒人說你窮哈哈哈哈。

國家是個很大的概念,它貫穿空間和時間,如今的法國人已經不是當年的入侵者了,他們對當年的侵略肯定也是慚愧悔恨的。但不論他們是否懺悔,我們作為先烈的後人,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不去原諒他們,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緬懷當年,把歷史恥辱記在心裡把歷史重擔扛在肩上。他們沒有歸還文物,那毫無疑問是錯的,我們銘記在心深感不忿,那我們的不忿可以針對整個法國,針對所有法國人,針對法國的一草一木每一方寸之地嗎?建築是無罪的,巴黎聖母院的宗教意義最大,原初是用來承擔人們的信仰的。中國人沒有普遍的信仰,但我們中國人信仰中華民族,我們曾經恥辱過,我們堅守的民族大義使我們不能忘記過去,要砥礪前行。但不忘掉過去,繼續追回屬於我們的東西,與惋惜一下美好事物的逝去並不矛盾,對嗎?世界史上記載圓明園被侵略焚燒是罪惡的,世界史也會記載巴黎聖母院被燒毀是遺憾的,不論立場如何,這都是客觀無法改變的。

多少給文明一點點空間吧,在歷史,種族,政治與對錯之間。


很多聖母把圓明園被毀拿出來痛心疾首,可我看到之後只想笑。明明是生死仇恨,卻還把對方當成自己的主子。

圓明園是滿清皇室建造的園林。在建成到被毀的期間,漢人是不能踏入這片園林的。滿清統治者在其中放入了大量漢人王朝的文化瑰寶,並且從各地繼續搜刮珍奇充斥其中。乾隆年間,他們還利用洋人毀滅中國傳統的建築工藝,要把中國人的建築「洋化」、「滿化」。

這麼一片銘刻著漢人恥辱、凝結著華夏血淚的園林被燒了,你說作為一個漢人,我應不應該叫好?!

有時候,自私的不把自己推上道德的制高點,並不是什麼壞事。


懂了嗎?當一個人開始狹隘與仇恨時,他的立場可以無窮後退。


圓明園:來啦老弟~


昨天我還是沒什麼感覺的。

但是一想到盧浮宮裡面幾萬件從圓明園搶來的文物沒有歸還。

前幾年美英法聯軍轟炸大馬士革,將4000年的文明古城毀於一旦。

可以看出,160年來,法國人死性不改,沒有一點長進。

圓明園是中華文明5000年的智慧結晶,大馬士革是中東4000年的文明古城。

巴黎聖母院區區800年歷史,與之相比算的了什麼?

惋惜是不可能惋惜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惋惜的。

我能忍住不笑出聲,已經算是最大的尊重了。


為什麼有人還是意識不到,當年火燒圓明園的人和今天的法國人早就不是一批人了

在網上叫好的那些人和在日本地震的時候說震得好!誰讓他們抗日戰爭殺了那麼多中國人的人,有什麼區別?

巴黎聖母院代表的是幾乎一千年前的歷史,我以為誰都會為千年歷史化為烏有而感到惋惜

那些不敢承認惋惜的人,是在怕什麼的?那些還沉浸在火燒圓明園的人,醒一醒吧,現在的中國早就不是八國聯軍侵華時候的中國了,火燒圓明園的事情不會再次上演了,光明正大,坦坦蕩蕩地對文化的消逝感到遺憾,沒什麼大不了的

見於空間

看到你們提到圓明園

我就想起

清人屠城,揚州十日那些事

多血腥啊,明末清初漢族人口銳減兩億

我想起文字獄,想起剃髮易服閹割民族文化

想起圓明園是漢族人的恥辱啊,那是民族的傷疤

被清廷壓迫的漢人(我們的祖先啊),流了多少血汗在圓明園那片罪惡的土地上

自己建造的宮廷,卻連門都進不去

當了幾百年的奴才啊

你們今天竟然為韃子的後花園跟漢族人撕

是真把滿人國當自己家了?是跟辮子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也太聖母了吧?

別跟我說都是中國人,歷史不允許你們這樣模糊界限。

什麼?你說我狹隘的民族主義?

不要亂扣帽子,我只是沒有忘記歷史而已。

我沒有忘記祖先的仇恨,我只是牢記民族恥辱。你們卻為了剝削我們祖先的人辱罵同胞。

夠聖母,夠雙標。

---------------------------------------------------------------

新中國都成立那麼多年了,怎麼還活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時代呢?

說惋惜聖母院的就是忘記歷史的,你自己又知道多少歷史?分得清自己仇家有多少麼?

總有人閱讀理解不到位,關評。


火,不是我放的。

聖母院的藝術,我理解不了。

法國,我認識不多。

記憶裏,除了香水,就是圓明園事件。

所以我想用聖母院失火來噁心法國。

我有錯嗎?

我錯在,沒有跟著文化人,有素質的人一起呼喊【聖母院失火了人類文明的損失】

一個個平時就聽過個名字的人,跟著文化人一起喊天喊地,彷彿跟著喊兩嗓子就有文化了,文明瞭,高大上了。

【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法國是外國。你喜歡法國文化,你知道聖母院的藝術價值,別人不一定知道,也不想知道。】

一個人根據自己現有的認知做出反應,有什麼錯?

真拿自己當法蘭西貴族了?

快點去朋友圈發文【天佑法蘭西,今夜,我們都是聖母院敲鐘的!】

看看圓明園多美吧

看看圓明園多美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