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文作者認為,穿越回去之後,可以退到江南,把北方之地封給李自成、張獻忠等等,讓他們跟關外的後金互掐,自己躲在南方開海禁、徵商稅、練新軍……等到北方打得差不多了,在回去收拾亂局。這樣的思路,放在當時真的可行嗎?


太多的人,把歷史當成了三國志遊戲,感覺用好幾個四維高的人的就行了,但是遊戲裏沒有黨爭,沒有大奸似忠的朝臣,沒有消耗國家財政的藩王,沒有空佔京營兵額的勛貴世家,沒有土地兼併,沒有流民遍地,沒有推諉扯皮,沒有貪污受賄,沒有喫空餉喝兵血,沒有士兵嘩變。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些都是導致帝國最終崩潰的原因所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面對軍餉不足的問題,盧象升提出「因糧」加派,簡單說就是給交稅多的富人加稅,這樣可以避免窮人的負擔進一步加重,而最終呢,卻是按照楊嗣昌的方案根據土地平均攤牌,實際上這個時候窮人已經被壓榨的差不多了,因此所謂的平均攤派對於富人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但是對於窮人來說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以說,平均攤牌的這個結果盧象升已經預料到了,那些朝廷裏的官員也未必預料不到。

那為什麼朝廷不同意盧象升的方案呢?

很簡單,佔田最多的就是這幫官僚士紳,你們能指望他們支持盧象升嗎?

之前孫傳庭在陝西屯田的時候,也是讓士紳地主補稅、退田,因此屯田效果顯著,但是也因此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最終孫傳庭的兵敗,與其說是軍事問題,倒不如說是朝廷裏有人成心坑他。

因此,無論是黃仁宇的《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還是顧誠先生的《南明史》,都認為明朝滅亡幾乎是必然的。

最後,我真心覺得,所有想救大明的,大可以穿回去做個老百姓接受官僚士紳盤剝幾天試試。


首先南逃就是作死,崇禎元年是1627年啊,1627年的局勢好的不能在好,北方主要省份(直隸,山西,山東)都在大明王朝控制下,滿清連主力進入關內搶劫都做不到,不說張獻忠,李自成了。連高迎祥都沒反,你告訴我要難逃,跑什麼跑啊。

那麼1627年大明的問題有哪些呢,1. 閹黨魏忠賢勢力禍國殃民,涉嫌架空君權(實際上魏忠賢勢力極度依賴皇帝,幹掉他並不困難)2. 明朝文官集團結陣自保,善地自肥。(這個還真解決不了,不過可以利用齊,楚,浙黨和東林黨的矛盾來限制文官集團,首輔就上溫體仁或水太涼)3. 通貨緊縮導致財政困難(這個和明朝廢除巾帛貨幣和不鑄銅幣有關,重新鑄造銅幣或發行巾帛貨幣就可以在緩一會兒)4. 遼東軍備導致的財政困難,廢除驛站後導致的西北民亂(不打仗,不花錢,不廢除驛站,反正怎麼省錢怎麼來,大不了遼東不要了)5. 西南土司叛亂(給錢,給官安撫,怎麼花錢少怎麼來)

所以開局幹魏忠賢,保住驛站,重發貨幣,保持文官集團的互相對立,對清被動防守。遼東在排個孫承宗去守著,順便挖出盧象昇,陳奇俞這種猛人大明就亡不了了。


我個人認為是不行的。明末的政治環境不是你一個人去了就能改變的。不對,政治場你鑽都鑽不進去,先背幾年八股文再說吧。


沒有,積重難返,體制在那裡,還有皇帝老兒那種性格,誰回去都沒用,滅亡是註定的。


不能說沒有可能 但難度係數太大了 以古代來說 國家政權離不開的幾個方面有政治 經濟 軍事 當然還有思想文化 崇禎元年時期 政治方面基本已經坍塌 要說在天啟初期東林黨把浙黨 楚黨按在地上爆錘的時候還多少有點政治信仰和愛國熱情的話 那麼經過和閹黨整合各方資源的實力鬥爭之後則徹底淪為只為排除異己的權利鬥爭 而浙黨 楚黨要說之前還有點風骨和操守的話 那麼在經過被閹黨整合之後則徹底拉低了自己的下限和品德標準約束力 政治上各方勢力早已不在把國事當回事了 軍事上 早一批能徵善戰的將才大多已不負存在了 戚繼光 李成梁 李如松 俞大猷 雖然依然有孫承宗 袁崇煥等一批人才 但當時的兵源素質已不能和之前相比 關寧鐵騎太少 而且私有化太厲害 戚家軍和俞家軍在朝鮮戰場上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又沒有頂尖的人才再重新訓練出一批兵來 (在這裡強調一下兵員素質的重要性 大家只用想想以戚繼光的強悍程度 在最初沒有用義烏人訓出戚家軍之前的心酸歷程就知道了)而且軍事很多依賴經濟 當時的經濟也幾近崩潰 所以綜合來講 很難


鄭重告訴你,機會太多了,即便到南明時期也有很多機會。如果你穿越為崇禎,幹好幾件事就足以滅掉滿清和流賊了。一廢除西北地區的田賦加派,千萬不要在陝西和河南推行三餉,索性將陝西以及河南的田賦都給免除。二是不要啟用東林黨和復社,堅決予以肉體消滅。三是廢除軍戶、匠戶制度,從而贏得軍心民心,武器質量也會大大提高。四是滅掉晉商,斷絕後金的武器糧食來源。五關於軍事方面,建立參謀制度,從世家子弟裏找識字的人當參謀,逐步建立完善的軍令系統,從中央到地方軍隊裏建立參謀制度,從京營到地方鎮兵裏逐步廢除家丁,這一點非常重要,參謀制度的建立和家丁的廢除加強了對軍權的掌控。六徵收商稅海稅,誰敢不服,立馬砍了!七官員生員等人不得免除農業稅,誰敢不服,砍了他!在屠刀面前,那幫膿包文人立馬尿了!


如果是崇禎帝的話還能裱糊一下,如果是個普通人,就趕緊打聽打聽海南那邊什麼情況!


該喫喫,該睡睡,沒事到後宮搞搞第三產業。該搞得祭祀,朝會什麼的按時參加,不要偷懶,留人把柄。內閣交上來的奏摺一律批准。

不要沒事整天想著什麼五年平遼,不要胡亂對官員搞火箭提拔,不要隨便對犯了錯誤的官員一擼到底,不要沒事整天換內閣首輔和兵部尚書玩。

一句話,不折騰,大明起碼能活得比十七年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