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非常想問 | 人類的本質」。你也不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的問題,歡迎關注~

比如說抖腳,真的就很舒服阿,為什麼反而是壞習慣呢?

人不是趨利性的嗎?那不是應該怎麼舒服怎麼來嗎?為什麼令人難受的纔是好習慣呢?


習慣一旦真正養成,不論好壞,都不太容易改變,可以說,我們生活的日常程序就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習慣構成的。每天早上一睜眼,先刷牙洗臉,不假思索地,這就是習慣。實際上不僅壞習慣讓人慾罷不能,好習慣同樣難以改變。比如,習慣了每天長跑的人,一天不跑略有不適,三天不跑就覺得要生病了。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雖然知道跑步有益,但卻因為跑起來太痛苦而不想跑,不跑步纔是習慣,才比較舒服,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人會有壞習慣?這要從習慣的成因和形成過程說起。

所有的習慣,不論好壞,都有存在的理由。好壞習慣都能滿足你的某種慾望(desire),這對大腦來說就是獲益。區別在於,好習慣能為人提供長期或短期的獲益,且一般無害;而壞習慣至多隻能滿足眼前的衝動/短期獲益,但長期一定有害。

根據James Clear(2018), 習慣的養成分四步:提示(cue),渴望(craving),反應(response),獎賞(reward)。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這四步拆分開來講:

第一步,提示。它通常是一些能夠使大腦對獎賞產生預期的信息,能夠激發大腦指揮你採取行動。對史前人類來說,最能引起注意的提示通常和基本生存需求聯繫在一起,包括水源、食物和性。而對現代社會裡的人來說,基本需求被滿足一般是常態,注意力更多的轉向了與高級層次需求相關的提示上,如名利,權位,讚賞,愛和友誼,或自我實現感。當然,滿足這些需求同樣會提升人的生存繁衍機會。畢竟,生存和繁殖是人類一切行為背後的最深層動機。大腦無時不刻分析著身體內部和外部的環境,不放過每一處有關獎賞的提示。一旦提示讓大腦發現有獎賞存在的跡象,就會產生渴望。

第二步,渴望。它是所有習慣形成的動力,人如果沒有對借改變來獲得獎賞的渴望,就沒有行動的動機。但我們所渴望的並不是習慣本身,而是習慣滿足慾望後的解脫(relief),即舒適感。比如,習慣吸煙的人實際上不是渴望香煙,而是渴望吸煙時尼古丁刺激神經帶來的快感,所以用尼古丁貼片可以代替吸煙。再比如,睡前必刷牙的人,他的動機不是刷牙本身,而是獲得口腔清爽健康的舒適感。考試前的你也並不是想點開微信朋友圈,而是渴望與他人、與精神世界相連接的樂趣,以暫時擺脫焦慮和無聊。可以說,人的任何慾望都指向一種對改變的內在渴望。

而且,不同個體的渴望各不相同。理論上,只要出現提示,大腦的渴望就會被激發,但實際上,同一種提示對不同人來說能激發行動的力度各不相同。對一個重度賭徒來說,賭場喫角子機發出的聲音充滿魅力,一聽就想下注,而對於極少賭博的人來說,那不過是喧鬧賭場裏的噪音。這是因為,提示信號只有在被大腦解讀加工賦予意義之後才能引發渴望,這個解讀加工過程會涉及想法(thoughts)、感覺(feelings)和情緒(emotion)。賭博成癮者的大腦會把喫角子機的聲音和想像中下注獲利後的興奮快感聯繫在一起,不常賭博的人的大腦則沒有建立這種聯繫。

第三步,反應。其實這一步纔是我們平常說的習慣,它可以是行為,也可以是想法。而且它既可以是行動,也可以是不行動,取決於動機的強度和所需付出的努力的多少。如果你選擇一種反應(採取行動)時所需要耗費的努力(包括腦力、體力和承擔的風險)遠遠大過了你所樂意付出的量級,你就不太可能如此反應。而且,反應不反應也取決於能力的大小。比如從不運動的人想變瘦,反應就得是進行長跑等有氧運動,但由於體能不足,運動起來很累很喫力,這個反應就很可能不了了之。而訓練有素的跑者體能好,慢跑四十分鐘對他來說毫不費力,每當大腦渴望跑步後分泌多巴胺帶來的欣快感時,他的反應自然是行動——去跑步。換句話說,只有那些被大腦認為是力所能及的事,纔有可能成為習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培養健身習慣對一貫不運動的的人來說很困難——健身要付出努力,且對體能體質有一定要求,之前不運動的人肯定不能馬上達到要求,除非有特彆強的動機,身體就會很誠實地維持現狀且選擇不行動。習慣會使身體的能力或狀態長期保持與其相匹配,這就是舒適區,所以改變長期習慣得離開舒適區,這通常需要付出很多體力或腦力,特別消耗意志力,於是大腦就傾向於不改變,連壞習慣也不想改當大腦認為主人身心能力達不到或客觀條件不允許時,即認為不會有獎賞,採取的反應就是不行動,這就是常說的「習得性無助」。

好習慣的養成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它往往需要我們延遲滿足,經過努力或等待,才能看到遠期獲益;壞習慣之所以容易習得且難以改變,則是因為它通常毫不費力,且鑽了大腦傾向於選擇立即滿足的空子,儘管它會帶來副作用。

第四步,達成獎賞。獎賞是所有習慣的最終目標,從習慣形成的第一步開始,一切就指向獎賞:提示是注意力識別出獎賞,渴望是因為想要獎賞,反應是追求獎賞。獎賞如此重要的原因有二:1)滿足需求以及2)獲得經驗。

獎賞的第一個作用是滿足渴望。如前所說,它代表某種獲益——食物和水能維持生命,升職會帶來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地位,健身使你更健康、更容易受異性青睞等等。但是與那些長期努力才能獲得的益處比起來,大腦總是渴望能更快得到滿足,確保落袋為安,於是往往會優先追求短期的、眼前的獲益,比如跑步完餓了,一聞到路上的烤串兒香就會特別想解饞:畢竟喫了可以馬上過癮獲益,不喫卻不能馬上看到體型變化,不能馬上獲益的行為就容易被拋到腦後。

獎賞的第二個作用是教人明白哪些行為可以獲益,值得形成記憶並強化,能在類似的場景自動重複。大腦就像一臺獎賞探測儀,感官神經系統一刻不停地監控著那些能夠滿足需要(need)或能帶來愉悅感的行為。愉悅vs.失望,這兩種感覺分別教會了大腦判別行為是有用還是無用。獲得獎賞能促使大腦更加註意類似的提示,產生渴望以指導行動。習慣是後天形成的,並不是本能,但在獎賞機制的作用下,經過強化的習慣可以成為不假思索的自動化行為,就像是本能。

如果行動或想法的前後缺少了以上四個步驟中的任何一步,它就不會成為習慣。壞習慣的形成一定滿足以上四個步驟,因而難以改變。 習慣不是本能。但由於很多壞習慣是基於大腦的「獎賞」機制,所以能帶來舒服的滿足感,經常讓人把它誤認為是本能。

瞭解習慣的養成機制,我們就可以從這四個步驟著手,科學地改掉壞的習慣或養成好的習慣。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轉移或吸引注意力,減少或增加提示來改變習慣。比如想改掉在放學路上總是順道買奶茶的習慣,就要避開奶茶店這個提示,不妨經常換一條沒有奶茶店的路線回家。如果想養成每天起牀後多喝水的好習慣,那麼可以睡前把一大保溫杯水放在牀頭,或其它一睜眼就能看見且觸手可及地方。

而且,我們可以讓壞習慣的體驗變糟,或者改善培養好習慣過程中的體驗。國外的數據顯示,自從把香煙的包裝變成能引起人生理不適的相關病例圖片後,銷量明顯下降了。另外,我們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好習慣,在開始時降低目標難度,或者把長期目標分解成為階段性的小目標。比如有的人不習慣跑步,不喜歡跑得一身是汗又熱又累且枯燥,那麼可以先在室內跑步機上訓練, 把室溫調到不冷不熱的舒適體感,再播點自己喜歡的音樂MV或是視頻,邊看邊跑。初次練習時跑程可以很短,十分鐘就好,然後每天增加幾分鐘,一個月後你就會感覺每次半小時的跑步時間不再痛苦。這時你值得獲得一個小的獎勵,然後向半程馬拉松進軍。

然後是控制獎賞(反饋)。心理治療中的厭惡療法就是通過馬上製造負面反饋,消除獎賞來改掉壞的行為習慣;如果想養成好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拆分為小步驟,每完成一個階段性目標就及時給自己鼓勵獎賞。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能夠改掉壞習慣,在改掉壞習慣時不要太執著於改掉壞習慣。這有點繞口,也可以理解為,不要想著可以把壞習慣的相關行為趕盡殺絕,否則容易受挫,也容易反覆。畢竟這些毛病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的自然需求,只要不太過分,沒有嚴重後果,小小的滿足也是聊勝於無。比如現在國際上新的戒酒訓練,並不要求大家完全滴酒不沾,而是負責任的、有控制的飲酒,在合適的時候可以喝一點。如果一個人事事奉行完美主義,對細節或成就要求頗高,反而容易產生拖延、強迫行為等壞習慣。習慣就像腸道里的菌羣一樣,益生菌總是與雜菌共生,你不可能把不想要的菌全部殺死,只要它們不過度繁殖,就能夠維持人體內的平衡和健康。


因為相對好習慣,壞習慣不需要/需要很少的自我控制資源損耗,所以我們感到更舒服~

具體來說,自我控制是指個體自己有意地改變其反應的過程。這些所謂的標準是指對於某些事情應該是怎樣或不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期望,它們包括目標、規範、價值觀、倫理、法律、期望和他人或自己在過去的相應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抑制衝動、抵抗誘惑、克服自身固有的行為反應模式,使自己的情緒、思維和行為模式更符合社會期望和自我標準,而這一調控過程中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資源」(Baumeister et al., 1998)。

而「好習慣」往往需要自我控制資源的消耗,這會使得個體產生一種「自我損耗」的狀態 (Hagger, et al., 2010) 。這種狀態與疲勞具有顯著的相關,也會導致對後面的任務興趣不足、表現不佳,也就是所說的「不舒服」的狀態。

參考文獻: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52?1265.

Hagger, M. S., Wood, C., Stiff, C., Chatzisarantis, N. L. (2010). Ego depletion and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4), 495?525.


我從「最原始」的角度:費羅伊德「人格理論」中的「本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我(id)

「本我」是這3個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中最早出現的,你出生它就誕生了,它是人最原始的、無意識的本能和慾望。

「本我」以「當下快樂」為原則的,希望能立即被滿足,如果不能立即被滿足,就會產生不快或緊張

想想當你飢腸轆轆、食慾滿滿但就是沒喫的時,或者SEX慾望爆棚而缺partner時,那種不能被滿足的感覺會「摧毀」一個人的。

而且關鍵的是「本我」永遠不會長大

在我們一生中,「本我」一直是個幼稚的存在;作為一個慾望的、本能的人格,它從不考慮現實。所以它必然也是不合邏輯的、非理性的和自私的。可以把「本我」看成是個小惡魔。

再想一下被我們公認的壞習慣:抽煙、喝酒、嚼檳榔;貪喫、貪睡,不運動;懶惰、拖沓、不負責 ;說謊、罵人、脾氣大......

哪一個不是會讓人當下有種 任性爽 感覺?而且這種感覺是會控制不住反覆去做的。


題主在問題描述裏說得很對!人是趨利性的,但是不一定是趨「舒服」性的。

「利」是相對而說的,100塊錢比起10塊錢來說,就是「利」;3級的疼痛相對10級的疼痛,也可以是「利」。

所有的「壞」習慣,都是有它們獨特的意義的。就好像夢一樣,有時候是在提醒我們要翻個身了,或者要上廁所了。有時候是在告訴們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這些信息。可以參考下面兩個關於「夢」和「沙盤遊戲」的解讀,「壞」習慣也可以是一個「夢」或者「沙盤遊戲」中的一個沙具,都有著其重要的意義。

有時候夢會不會是在給你暗示??

www.zhihu.com圖標有人可以幫我分析一下我的沙盤嗎??

www.zhihu.com圖標

拿抖腿為例,下次我們抖腿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我們什麼時候會抖腿?當我們抖腿的時候,心理是什麼感覺呢?我的感覺是,當我比較焦慮,或者在想東西的時候而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地抖腿。而腿一抖,好像這種焦慮感就降低了一點,或者心理的焦慮轉移到腿上了。也就是說,抖腿這個行為,其實是我們把焦慮的能量宣洩出去的一個渠道。只是這種渠道會讓我們的焦慮傳染給別人,讓別人覺得「你抖腿抖得我心煩!」是因為這個,抖腿纔是一個「壞」習慣。

我對另一個問題的回答,其實也跟這個問題類似,晚睡也是一個壞習慣,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會樂此不疲地晚睡呢?

為什麼晚睡對大腦有害,卻有那麼多人晚睡??

www.zhihu.com圖標

其實,很多時候,這些壞習慣都是有它的功能的。比如晚睡,是「幫」我們麻痹自己的情緒,也讓我們有了那麼一點「自控感」(Sense of control/agency),我想晚睡就晚睡。但是這種「幫」和「自控感」都是短暫的,甚至是虛假的。

再拿吸煙這個例子來說,煙盒上都寫著「吸煙有害健康」,人們也知道吸煙對身體不好。但是,要麼為了社交、要麼為了扮酷、又或者是人們要經常「抽根煙冷靜一下」。所以,除了煙草的物理成癮之外,還有這些心理成癮的因素,使得人們還是會繼續這些「壞習慣」。

所以說,「壞習慣」令人「更舒服」,其實並不是真的舒服,很有可能是相對面對著焦慮、孤獨這些負面情緒來說,這些「壞習慣」沒那麼痛苦。那麼要改變這些「壞習慣」,一方面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動機去推動我們做出改變,另一方面,還需要我們去學習新的應對方式,新的「好習慣」,去替換這些壞習慣。


一般好的習慣都是文明行為都是人類後天逐步建立的反動物性的,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延遲滿足、需要積累等很辛苦的活動。壞習慣一般都是動物性的行為,即時滿足反饋,不需要過多的理解力和思考,跟著本能走,當然會感覺更舒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