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淮海戰役,如果傅作義孤注一擲,放棄北京和天津,留部分兵力阻止四野,其他兵力全部南下進入淮海戰場,進行決戰,戰爭走勢會被改變嗎?


只要細細縷過一遍三大戰役的時間表就會發現這事根本不可能,中央為什麼讓四野在遼瀋戰役後沒有得到充分休整的情況下提前入關?不就是為了拖住傅作義集團么。

10月15日,錦州解放;

10月28日,廖耀湘9兵團覆滅;

10月31日,程子華率東野4縱,11縱組成先遣兵團,從錦州出發入關;

11月2日,瀋陽解放,遼瀋戰役結束。

11.6淮海戰役開始;

11.11黃百韜兵團碾庄被圍;

11.14,程子華兵團到達薊縣、玉田,距平津均不到100公里

11.15中野攻陷宿縣,切斷津浦線,形成決戰態勢;

11.18中央電令東野提前入關;

11.22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

11.23東野主力啟程入關;

11.25黃維兵團被圍;

11.29華北野戰軍第3兵團包進攻張家口,平津戰役前哨戰發起;

11.30杜聿明率第2、13、16兵團放棄徐州南撤;

12.4杜聿明集團於陳官莊被包圍;

12.5程子華兵團攻克密雲;傅作義令35軍由張家口東撤;

12.7東野總部到達薊縣;

12.10東野4縱攻克通縣,10縱抵達廊坊;

12.12對黃維兵團總攻發起,到12.15覆滅;

12.17東野3縱攻克北平南苑機場

……

再看傅作義集團的情況,遼瀋戰役結束後,東野入關和華北野戰軍夾擊傅作義集團的態勢已很明了。過去傅集團在面對華北野戰軍時總體佔優(不詳述了),東野80萬主力一旦入關,誰頂得住?所以傅作義有三個選擇,

1.整體南撤

遼瀋戰役結束後,蔣的第一意向很明顯,就是華北集團整體南撤。當初東北集團就在撤與不撤之間徘徊不定,加之現在雙方力量差距更大,南撤加強徐州集團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但傅作義有顧慮,果黨表面統一全國,實際還是軍閥遍地,傅的根基在察哈爾和綏遠,在華北他是大戰略區司令,60萬大軍在握,一旦南撤如同無根之木,分分鐘被架空,部隊被吞併,所以南撤是不可能南撤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南撤,只有靠近察綏才能維持大軍頭的威勢這樣子。

2.西歸綏遠

綏遠是傅作義起家壯大的地方,並且傅長期治政頗有功德,局勢不利撤回老家是首選,在自己的根據地一來容易充分動員力量對抗,二來形勢不利也能充分統一內部意見進行談判。加之tg為了防止傅下決心南撤,對大同,歸綏圍而不打,給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3.固守平津

上面已經說了,東野加華北野戰軍,主力就過百萬,遠勝傅集團,失守是早晚的事。但是果黨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武器叫「等待國際局勢變化」,果黨判斷,美蘇意識形態對抗,三戰很快就要開打,一旦美軍在中國登陸打擊gcd軍隊,啥都不叫事兒了(一如二戰後期坐等勝利的心態)。這樣一來,固守平津對「國際觀瞻」「政治大局」就顯得比較重要了。遼瀋戰役後東野出於迷惑敵人的考慮大規模地進行慶祝活動,蔣傅判斷大戰之後的東野至少要休整三五個月才能入關。於是傅撤守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外圍據點,加強整訓補充力量,作出固守平津的架勢。

再看淮海戰場,9月底華野攻克濟南,司令王耀武以下十萬守軍全部報銷,戰役結束後,粟裕立即開始策劃淮海戰役。與此同時,徐州剿總「常務副司令」杜聿明開始策劃對山東共軍的反攻,爭取捕捉共軍主力並消滅,原計劃10月15日發起進攻,然而10.15東北錦州失守,杜被調去東北救火,此後21天直到11.6淮海戰役發起,整個徐州剿總在豬頭劉司令的帶領下處於死機狀態。10月30日,東北廖耀湘兵團崩潰,同時徐州發現正面的華野調動頻繁,有進攻徐州的跡象,蔣下令徐州剿總制定防守徐州的作戰計劃,杜身在東北的杜表示同意,由徐州方面作先期準備工作。11月6日淮海戰役發動,11月8日杜安排完東北收尾工作飛往北平,9日和傅作義宴會,席間傅向杜通報何基灃張克俠「叛變」,並表示對徐州詳細情況不甚了解。9日下午飛南京,10日杜開完軍事會議,11日飛抵徐州。此時黃百韜被圍,徐州方面亂作一團。

以上還是形勢變化和決策問題,最沒有可能的是撤退的操作,傅作義部60萬人沿幾百公里長的鐵路線以固守平津為目標布防,這樣一個戰略集團,根本沒有可能在短期內完成收攏,轉向,撤退的動作。強行撤退的結果可能是被東野主力繞過據點,追著屁股一路南下,有多少人能跑到黃河都是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誰走誰留?留下來的擺明了是要送了。華北部隊的布防很有意思,以北平畫條軸線,蔣系部隊在東邊,傅系部隊在西邊。要南撤,老蔣肯定希望自己的嫡系多撤一點,最好傅的人留下來當炮灰,而東邊一撤不是直接放東野主力進來么。西邊張家口的35軍是傅作義的心頭肉,傅會捨得扔掉南撤當孤家寡人嗎?臨時換人上去當炮灰?來得及嗎。

綜上所述,傅作義既沒有撤退的主動預期,也沒有可能在淮海戰場局勢變化之後,在蔣傅之間迅速形成南撤的決策。即使真的形成了決策,也沒有可能迅速完成南撤的動作。


軍事上的事情各位大佬都說了,我說點別的,近代史但凡提到解放戰爭,必定提到的一點就是「國統區經濟崩潰」,可能很多人對這個「經濟崩潰」沒有直觀的概念,好像無非就是印法幣金圓券,用麻袋裝錢之類的,事實上遠非如此,這個崩潰是全方位的,從貨幣到糧食,從稅收到財政,一潰千里。在大家傳統印象上,解放戰爭時期似乎是國民政府方更強大,兵力多,裝備好,地盤大,共軍方面是「以弱勝強」,但有一個關鍵點,財政收入,由於國統區惡性通貨膨脹,財稅體系幾近解體,加之極為落後低效的地主-佃農生產模式和失敗的土地改革,導致農業稅幾乎可以說沒有,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國統區財政收入實際上是遠不如解放區的。

至1947年底,解放區財政收入折算糧食,已經近兩倍於國統區,這是國民政府1946年全面進攻,窮兵黷武的惡果。打仗打的是什麼?是槍炮彈藥?這些當然有,但更多的打的是經濟,打的是資源,打的是錢,這也是為什麼國民政府從46年全面進攻轉向47年重點進攻,再收縮到防守,說白了就是打沒錢了,國庫空了,之後隨著解放區土地改革初見成效,到了1949年,解放區財政收入已是國統區十倍以上,國府再也無力回天。

所以我認為,至多遲至1947年底-1948年初,國民政府敗局已定,濫發貨幣導致不可逆轉的惡性通貨膨脹,軟弱無力僅存在於宣傳層面的國統區土地改革,使得國府民心喪盡,經濟崩潰,財政坍塌,最終的戰略失敗已無可避免,再強大的武備,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因此,無論是傅作義也好,胡宗南也罷,不論他們怎麼操作,最多在戰術戰役層面上發生一些變化,但想要改變戰爭的總體形勢和最終結局,絕無可能。三大戰役,本質上不是「敗局已定」的原因,而是「敗局已定」的結果,是雙方綜合實力此消彼長的一次集中軍事體現,是水到渠成的戰略決戰,大勢所趨,不是一個人,一個兵團能拯救的。

國民政府想要翻盤,得從27年,37年開始,到了47年,這個衰朽沒落到極點的集團,神仙也難救了。


傅作義手下的部隊分為他自己的綏遠部隊和蔣系的中央部隊,這兩撥人一塊兒行動,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分分鐘大難臨頭各自飛,要完整地打穿華北、華東的解放區去摻和徐蚌戰場,不太現實。

就算兩軍精誠團結鐵板一塊,參照35軍去新保安郊遊的結局,走陸路南下,結局也是懸,數百公里的征途,解放軍地方部隊完全可以避開你的戰鬥部隊,直接去干後勤線。比較靠譜的方案是走海路,從塘沽裝船南下上海登陸。。。可問題是三四十萬人的海運行動,不可能瞞過共產黨的情報網,那解放軍會幹等著嗎?怕是你海運部隊尚未在上海整頓完畢,東野就提前大兵壓境直撲淮海了。

而且題主說的「放棄北京和天津,留部分兵力阻止四野」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首先兵力上,傅作義釘在平津,東野部隊尚且完成了平津戰役,那麼抽走主力部隊,只留部分兵力阻擊的話,東野怕是大水崩沙直撲淮海了。

而從地理上,阻擋四野,就必須防守北京;放棄北京,就無法阻擋四野。北京之所以能作為封建王朝的首都,就是因為它處於北方軍隊南下的交通要道上。北京西面北面群山環抱,北方軍隊南下有若干個關口可以選擇。如果防守方「放棄北京」,那麼這若干個關口就是唯一可以依託的阻擊陣地。防守方必須分兵防守,且關口間很難直接相互支援,但攻擊方可以集中兵力打一點,所以這樣是萬萬防不住的。比較科學的方法是把主力集中在北京周圍組建強大的機動預備隊,而關口只留一部分守軍防守,預備隊可以按照戰役情況(對方具體從哪個關口突破),依託北京及周邊的交通網或臨時增援某處加強防禦,或對打進來的敵軍進行反衝擊。防守的要點在於建立防禦縱深和依託交通線機動部署,而不是全部壓上一線搞人牆。何況北京本身有城牆,周邊有若干小城鎮,且有若干河流穿過,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防禦工事群。所以我認為不存在放棄北平天津而能阻擊四野的軍事方案。


看圖上這三個黑圈的位置。

傅作義軍團要是有這個能力的話,於其把大軍調往淮海戰場,先去把卧榻之側的西柏坡給打下來不好嗎。


我覺得傅作義此時心裡想的並不是全國的戰局,而是他自己的安危。

華北軍區部隊,第一兵團在山西和閻錫山摔跤,直接和傅作義對戰的只有第二兵團和第三兵團的13萬人,面對13萬大軍,傅作義還是有把握的。

但是東北被拿下,傅作義直接心頭一緊,東北野戰軍可是整整百萬人馬,一線部隊就73萬人,而且得益於遠征軍系的繳獲和自己的生產力,東野的裝備比起他傅作義來說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蔣介石建議他把60萬大軍帶到江南,就算不增援徐州,在長江邊加固防線也是可以的。但是傅作義此時還是有點猶豫,就是怕自己落得張學良的下場,於是他取了中,把部隊沿著北平排開,西面是傅作義的嫡系部隊,東面是蔣介石的部隊,這就是他的方案,一旦有變,傅作義可以帶隊西撤到綏遠地區,而蔣介石的部隊,估計就讓李文帶走去江南了,這樣既保全了自己,也不得罪蔣介石。

但是傅作義最後的僥倖佔了上風,首先他覺得東野入關最少得到了1949年2月份了,而自己就可以加固防線,擴充部隊,到了他的預想決戰期,手上就有了80-100萬的大軍,加上堅固防線,足夠和解放軍抗衡了。

其次就是解放軍的戰略佯動,對於歸綏(今呼和浩特)、大同和太原的暫停攻擊,都告訴你,我現在打不過你,你安心的駐紮吧。

傅作義還是抱著試試看,拚死一搏的態度留了下來。以至於華北軍區2 3兵團在張家口和新保安之間的行動,都被傅作義認為是一次普通行動。

一直到了密雲發現了狗皮帽子,傅作義才知道這事終於不是這麼簡單的了,趕忙下令35軍回來再說。

他想到了東北野戰軍已經來了,但是他沒想到東野為了此次作戰,整整帶了12個軍及其直屬部隊80萬人。

更沒想到的是傅作義成了一個試驗田:平津戰役是解放軍第一次投入100萬兵力舉行的大型戰役。(遼瀋戰役雖然當時東北野戰軍已經有了103萬部隊,但是有30萬是二線補充兵團,是後備,所以是73萬人馬參加了遼瀋戰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